地瓜永远是对的(285)

作者:安尼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没多久,他的疑问就得到了解答。范晓星通过人脉搭线,把俞家宝推荐到了烘培协会。他们被告知,协会即将举办一场甄选会,通过了甄选,才会被推荐参加国际比赛。

俞家宝摩拳擦掌,雄心大起,这是他头一回用自己的名字参赛,一定要对得住多年的修行和辛苦,好好地展现才能!

作者有话说:

面包是有国际大赛的,而且不止一个。查了查,法国的世界面包大赛(Mondial du Pain)应该算比较权威的一个,每两年举办一次,2019年中国队拿第六。

这些权当背景。这篇文写的比赛是杜撰的,世界排名什么的也是跟着行文逻辑,不是真实的。最近因为奥运,爱国的情绪高涨,大家都为运动员出色的成绩感到自豪。这是很正面很鼓舞人心的。

不过呢,先做个心理铺垫,这文不会太强调国家荣誉,核心还是作为面包师的努力和成长。希望读者不要寄望于热血的为国争光,我写不来这种,硬写会很悬浮。

第139章 参赛

甄选会在一家老牌的五星酒店里进行。此前面包师必须确定做什么面包,再到现场制作。

在后厨,范晓星说,“协会要求每个面包师准备三种产品,什么面包都行,唯一的条件是这些面包是可以上市的产品,在店里销售过的,不能说弄个啥法国松露和牛卷、海胆加飞天茅台这一类针对比赛做的花把式。甄选会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好面包师,竞争肯定激烈,但不用担心,家宝绝对是他们里头拔尖儿的。”

俞家宝:“当场做的话,酸面包只能做好酵头带过去,另外两种做什么呢?”

“可颂也是我们家招牌,用的范老师的黄油,一定输不了。”

清水同意:“既然是现场比赛,食材最重要,好的材料等于赢了一大半。”

他们的黄油酥皮产品很有口碑,受欢迎程度比酸面包要高得多。只是俞家宝的经营重点一直放在很难推广的酸面包,可颂便成了默默奉献的基层台柱。参加比赛的话,可颂确实拿得出手。

俞家宝道:“嗯,我们的可颂很好。那最后一种用咸面包?子安大厨给我们设计的墨鱼面包怎样?”

面包师阿哲说:“市场有太多花式面包,显不出我们的实力,我认为既然要去法国,那我们就做他们的国民面包。”

“法棍?”

后厨登时静了下来。俞家宝瞥了一眼店里供奉的祖师爷法棍,认为阿哲的提议是异想天开。他在这上面栽过跟斗,深知法棍要做好有多难,跟法国人更是天差地远。正要开口,就听清水说:“那必然是失败。志夫在的时候,法棍做得还不错,现在水准差了,出品比起市场上的法棍没有优势。市场上的法棍都很差,各位要知道,在差里面我们都不算比较好的。”

这串绕口的话,把大家打击得不轻。俞家宝见阿哲很是沮丧,心想,不能影响士气,比赛输了就罢了,人的自信要输了,可不容易复原。

于是他拍了拍阿哲的肩膀,开始了一番中二发言:“我支持阿哲。法棍是基础面包,做得好才能显出我们的实力。法国人没什么好怕的!我们还有时间慢慢改进,有决心的话,一定会做出让法国人爆衣的好法棍。”

清水叹道:“俞桑先得到中国人的认同再说……”

岂知范晓星比这些年轻人更热血:“家宝说得很对,我对各位很有信心,中国人当然能做出好法棍,不会输给吃面包长大的民族!”

这事就在慷慨激昂的情绪里确定下来。清水认为很是不妥,食物便是食物,别说民族,同一屋檐下的人都有不同的偏好呢,哪里可以把食物好坏随便捆绑在任何集体里?参杂了别的东西,势必会走歪道。

可他一外国人不适合多言,便决定静观其变,一个比赛而已,输赢并无所谓。

俞家宝有了明确目标,倒是每日都精神振奋,跟面包师钻研细节,不停地修改配方和发酵方式,把面包做得更精细。加上繁重的工作,他几乎没时间回公寓,累了往厨房角落的行军床上一躺,立即睡着了。

今日一觉醒来,在行军床坐起身。后厨已经下班了,亮堂堂的灯光下,空无一人。俞家宝四周看了看,寂寞感猛然袭来,恍神之间,他突然就感到生活凄清无比,连窑炉的光都无法暖和他。

结果还是自己一个呢。从葫芦餐厅的狭隘厨房到北京的面包店,他依然形单影只地抵抗着骤降的气温和玻璃膜一样的安静。

他拿出手机,忍不住,打电话给阿佑。阿佑很快就接电话了。接通了,俞家宝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阿佑轻声道:“怎么不说话了?不舒服?”“没有,想听听你的声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