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永远是对的(258)

作者:安尼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阿哲拿起那张公文,晃了晃说,“各位先别那么激动。二环内烧炉火,规定严着呢,按标准每立方不能超过5毫克的浓度。他们考察过我们的炉子,确定排放没问题,但这里周围全是餐厅,排放量肯定是高的。”

阿佑明白他说的什么意思:“这次检测过了,算是我们走运,我们千万要跟邻居们和客人和平共处,不要惹事,不要被人举报,一举报又要走一遍程序。到时不管超标不超标,很可能行的都会变成不行。”

俞家宝心一凛,严肃道:“没错,准证是好消息,也是咱头上的刀,大家以后一定要多小心。”随即欢快地笑起来,“但以后的事嘛,以后再烦,我们先把火点起来!”

他像个过年等着放花儿的大孩子一样,兴高采烈地走进厨房。

窑炉终于可以开张了。它是厨房里最贵重的一件炊具,看起来却简朴得像一千年前的文物。整个北方,没有一家店会用窑炉烤面包,这还是面包师们第一次见识到烧柴的玩意儿。

有人直接问了出来:“用炉火烤的面包会特别好吃吗?为什么京城那么多店,没人做这个呢?”

俞家宝打开炉腔,转身说:“好不好吃不一定,不用炉火,是因为太麻烦了。”

窑炉不止长得像古董,操作起来也跟农村煮大锅饭差不多,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看,都距离城市人太远了。只见俞家宝在炉腔里塞了木柴,点着了火种,火苗慢慢侵蚀木材。他一边干活一边说:“炉火要烧八个小时以上,然后还得稍微降温,且折腾呢。”

八个小时!大家伙都愣住了。八个小时都够飞去澳大利亚了!阿哲摸了摸窑壁内,冰凉凉的,一丝丝温度都没有,这不得烧到三更半夜?他还担心的是另一件事,“这炉怎样调温,没有温度调整的设置啊。”

“不用调温,”俞家宝看着他们忧心的脸,解释道:“炉火不是烤箱,一旦烧起来了,会很稳定,温度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用久了你们就会知道,再好的烤箱都会出错,窑炉不会,最靠谱了。”

他们各自忙去了,炉火在升温,久不久就有人好奇地看一眼,烧了许久,火焰依然很吃力贴在木材边缘,慢热得很。

熬到所有人都下班了,只有俞家宝和志夫留下来看顾窑炉。志夫怀念地吸着炉火的气味,“好久没闻到这个味道,土地的味道,光看着火燃烧,心情就会平静下来呢。”

可俞家宝心里可一点都不平静,定定地看着炉腔,神魂已经没入了火焰里。火炉和火炉之间,大概都有个秘密通道吧,穿过橙黄色的颅腔、往昏黑的里头爬过去,另一边的出口就是古庙了。两边终于连接上了!俞家宝霎时明白,一直以来没来由的担忧和忐忑,正是因为没找到这个接口。

100元说:“我们在这里守夜吗?”

阿佑和志夫一起开口——只是志夫说的是日语,100元根本没认真听,只听阿佑说:“你别熬夜了,我送你回去。”

志夫尴尬地望向炉火,就像这炉反而会听日语似的。

俞家宝看在眼里,简直不知道怎么好了,叹道:“你俩赶紧滚蛋吧,马上大堵车了。”100元摆摆手:“不用!阿佑是来接你的,我自己走。”

俞家宝:“我一大老爷们,接个屁。都走都走!志夫酱你也跟着他们回家吧,今晚我在这里睡了。”

三人面面相觑,俞家宝这语气挺强硬的,谁惹着他了?

阿佑也不多话,把两人都领走了。

人一走,厨房空洞洞的,一下大了许多。俞家宝孤独地站在台面边,开始做酸面团。烦恼也好,快乐也好,全都在手上动作里消融,光润面团吸收了一切,变得又软又韧,欲断难断。

有人走进了店面。俞家宝心想,那几个货走的时候没关门。擦擦手探看店面,没看见人影。

走出厨房,面包店灯火通明,无声无息。架子上的面包,没卖完的,全都处理掉了,整个店空得像刚装修好的房子。哪里有人?

俞家宝提高了警惕,顺手抄起祖师爷的法棍,慢慢走到门口。洞开的大门外,小径黑得跟泼了墨似的。园区这一片人少冷清,又靠着杂木林,商店都关门得早,一到晚上,只有拐口处的路灯亮着。今天路灯也不亮了,俞家宝心里骂了一句,这破灯不是第一次坏了,不摔死人物业根本不当回事。

俞家宝在小径上走了几步。竖耳倾听,隐隐能听见前面店铺的音乐和交谈声。转身,黑暗里只有黑暗,什么都没有。俞家宝大惑不解,他的感觉不会错,肯定有人进店铺来了。那人是要借厕所吗?尿急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干嘛要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