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永远是对的(234)

作者:安尼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听到范晓星的名字,俞家宝的喜悦霎时消失无踪,神情暗淡下来:“清水桑,我不想要范晓星的钱。”

“诶?为什么?”清水非常诧异。难道俞桑还记恨视频的事?他可不是心胸狭隘的人啊。

俞家宝万般为难,挠挠头说:“事关重大,我们以后再讨论,现在先解决这顿晚餐的问题。”

清水只好把疑惑放一边,“俞桑不想要范桑的钱,那么他家的产品,愿意用?”

不用一个小时,黄油就送过来了。新西兰奶源好,但黄油制作需要手艺,这家公司找了法国匠人来传授技术,制作出来的成品不腥不腻,余味有发酵的乳酸香气。酥皮快要烤好时,整栋破楼都是浓郁奶脂香,引得人一波波人跑进来围观。

雾霾已散,天空晴朗,仿佛只要放眼望去,就能看到壮阔的海。可窗外只有堆成山的石砖和钢筋、干枯的花园,以及拼命制造着繁华假象的饭席。在石堆上站着阿佑。阿佑即使已经成年了,少年时期的孤独已经深入骨髓,每当一个人的时候,总有无法渗透的疏离感。

俞家宝快愁死了。身后是香气浓烈的面包,黄油品质确实卓越,是他用过最好的食材之一;眼前是最亲密的阿佑。两者该如何拿捏分寸?

范晓星愿意出钱,他应当感恩戴德,可一想到这公司的大股东是杜家,杜纪石是背后的大boss,他便不能坦然接受。他咬紧牙恨和阿佑分开一年半,不就为了不拿杜纪石的钱吗?结果兜兜转转,他还是逃不出杜家金砖砌成的五指山。

他走到花园,爬上了石堆。月季花开得灿烂,他摘了一朵白色的月季,举到阿佑面前。

“少年,一个人在看什么呢?”

阿佑接过花,笑笑不语。

作者有话说:

黄油品牌投资面包店有实例,东京的网红店Echire,每天都大排长龙,价格也很贵。这个黄油在淘宝的价格大概是50克100块钱,是其他法国进口黄油的10倍以上,保质期短,真好奇到底能好吃到什么程度。

第115章 赴汤蹈火

第二天一大早,俞家宝和清水一起去了新店。

白色瓷砖贴满了整面墙,干净明亮。通常面包店的厨房都很紧凑,面包师背靠着背,螺蛳壳里做道场,这厨房却有三十来平米。

俞家宝和清水扫视装修图纸,厨房大是大,但设备占据了三分二,操作台空间逼仄。法国方的负责人说:“我们都用冷冻面团,很省地儿,台面你们优先使用。这里会开个大玻璃窗,让消费者看到怎样现场制作面包,多好的噱头!”

俞家宝想,敢情我们是来表演杂耍的?卖冷冻面包的店开这么一扇玻璃窗,活脱脱的诈骗。

清水:“我跟你提出过,要做个石炉子,没有在装修计划里?”

“抱歉清水先生,窑炉肯定是不行的,你看这瓷砖多白多漂亮,弄个农村的那种炉子,岂不肮脏?而且烧柴火太多安全隐患,这种噱头,北京很多餐厅玩过,大部分没做两年就倒闭了。”

俞家宝反驳:“这不是噱头!我们在日本的店,厨房比这小一半,半面墙砌了窑炉。是我们最重要的工具。”

那人温和一笑,眼神却掩不住轻蔑:“日本人愿意为这种传说买单,但咱中国人嘛,讲究实际,窑炉被历史淘汰是有原因的,现在没有人会为怀旧付额外的钱,这叫智商税。清水桑知道这个词不?”

俞家宝好不容易才忍住不骂街。炉火均匀的高温对面包的膨胀度、口感、湿润度、表皮的褐变和香气都有影响,并非什么怀旧噱头,他不客气道:“智商税就是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一棒子打死,显得自己有脑子。”

那人又笑:“面包师先生脾气不小。谁有决定权,谁就可以定义智商,炉子是不可能了,要不您在院子做个烧烤架?”

俞家宝满肚子怒火,打架他不怕,怕的是这种笑面虎,不跟人直接冲突,可每一句话都绵里藏针。

他恨恨地回到了废墟。

昨晚的饭局无惊无险地渡过去了,他们得到了不少关注,交换来一沓沓的名片。虽然辛苦,这一席可是大有斩获。俞家宝不想浪费掉酸面团,因此天未亮就来升炉子,等炉火烧起,他跟清水去探看新店,回到废墟时炉火已达最佳温度。

没想到两大厨和侍酒师还在。

“良辰哥、子安哥、阿达哥哥,你们还没收拾完?”

“收拾完了,”子安指了指炉子,“看炉子升起来了,就猜到你要回来。”

俞家宝摸着脑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你们都在等我烤面包?”

阿达:“70多个小时发酵的面包,当然要试试啦。”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