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宁抿了抿嘴。
为什么呢?她被问过很多次这个问题。包括在新白马面试的时候。
事实上,她作为一个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申请伦敦大学建筑史硕士时,必须要在个人陈述中阐明这个问题。另外,为了佐证她的申请目的与跨学科学习能力,她附加了详细的专业研究方向提纲作为申请材料。
“我父亲盖过很多楼。而我母亲……她目前人生中仅有的三个月工作经历,也是研究跟盖楼有关的事。在这样一个家庭长大,很难不对盖楼有所了解和兴趣。”钱宁慢慢讲道。
从G大毕业以后,她不想马上结束学生生涯,可她也不想继续读经济管理方面的了,至于重新开始读建筑,当一名建筑师,那也不是钱宁想做的。
“……我想不如就去了解一下人类盖楼的历史。所以,现在我就在这儿了。”钱宁说完耸了耸肩。她知道亨利不会是因为她这么实用主义又懒散的理由。她知道亨利从小就想当建筑师。
狄兰似乎听的很认真,至少看上去如此。
钱宁没有问狄兰为什么学建筑。
如果他想告诉她,他会的。不过,更重要的原因是,她能想到,他与亨利应该都是一样的理由。
为什么不学呢?
如果你很早就知道你擅长画画、设计,你喜欢真实的构建,你有能力把你脑中最美妙神奇的建筑真正创造出来,屹立百年千年。
盖房子,盖坚固的房子,盖坚固而漂亮的房子。从第一个可以说是人类的本能,到第三个则是神赐予一部分人类的礼物。
“我其实应该去AA。”狄兰这时道。
钱宁扑哧笑了出来。
她刚讲她应该去剑桥,狄兰就讲他应该去伦敦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简称AA)。
她正要开个玩笑。
被狄兰抢先了。“是的,听上去就像我很不想跟你待在同一个城市。”他嘴角微弯,看向她的目光少见的有青少年的意气。
钱宁展露笑颜,想了想,讲道:“我觉得你很适合AA。”
伦敦建筑联盟学院1847年由两个年轻的“反叛”建筑师创立,其中一个创立者当时只有十九岁。一个多世纪以后,AA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培养了诸多大师。钱宁非常欣赏喜欢的几位著名建筑师就来自这个学院。他们的校训也很酷。
“Design with Beauty, Build in Truth.(设计以美,建造以真)”狄兰把它说了出来,“我把这当作褒奖。谢谢。”狄兰显得郑重其事。但他的郑重其事更多来源于他高级的口音和语调,实际还是在开玩笑。
“不客气。但你为什么没去?”钱宁蹙了点眉,含笑问。
车速在减缓。
狄兰注意窗外,让司机靠边停车。四十多分钟的车程,从泰晤士河北岸到南岸,从伦敦西边到东边,他们到了。
车停下来。
“下次告诉你。”狄兰看向她。
“没事,如果你不想……”钱宁无意强迫别人回答不想回答的问题,而且她没有那么好奇。
“因为一个浅薄的原因,下次你可以嘲笑我。”狄兰打断了她的话,下了车。
钱宁迫不及待从另外一边下车。
她两眼闪光望向远处,隔着车身,问狄兰,“我的确喜欢这个地方,但你怎么想到来这里的?”
路过他们的人频频回头。
漂亮灵动的东方姑娘和年轻英俊的金发少年分列名车两边,一个穿着滑稽的大羽绒服,一个穿着冬日的绅士套装,他们仿佛也成了这个著名景点的风景线。
坐落于东南伦敦,泰晤士河畔的皇家格林尼治公园包含非常广阔的一片区域。它最为著名的一部分是格林尼治天文台。自1884年华盛顿经度会议以后,这里的那条铜质子午线就成为了本初子午线,也就是0°经线。GMT的缩写正是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的意思。
因着这个,哪怕是在寒冷的冬季下午,这里也不乏游客。
但格林尼治公园的迷人之处远不止这个著名的天文台。
率先吸引钱宁目光的是公园对面,对称的皇家园林建筑。它是文艺复兴的,也是巴洛克的。
以建筑史学论,英国巴洛克风格的发展与伦敦大火密不可分。17-18世纪,英国著名建筑师也是英国巴洛克风格的起源,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以及尼古拉斯.霍克斯穆尔一同铸就了这一杰作。前者更广为人知、留存于世的作品是伦敦地标圣保罗大教堂,正是出自伦敦大火后。
因此,钱宁看到的这两个对称的宫殿式建筑都有圣保罗大教堂式的宏伟圆顶。
巴洛克艺术强调雍容华贵,强调强烈的表现力,强调热烈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