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许双年猜想的没差,这次周氏过来一段时间才回来,端着的鱼丸没有了,反而抱了一筐菜。
面对大女儿疑惑的目光,周氏笑得:“李婶子知道我们要走了,说刚进村子要忙着安置,再加上人生地不熟的,肯定来不及买菜,就给我们送了一点,这些菜一天两天的放不坏。”
那筐菜里大多是黄瓜、茄子、红薯、白菜之类的,葱和大蒜还给了许多。
“李婶子有心了。”
周氏叹口气,也有些舍不得,“可不是么,这种好邻居可是很难遇到的。”
周氏坐在厨房门口继续剥蒜,许双年把油罐里的油全部倒出来,足足有大半锅,烧火加热。
周氏以前放油都是小心翼翼的,每次看大女儿做饭,她都感觉很肉疼。但是又不能说,自家现在多吃点油好像也没什么事吧。
自我安慰着,周氏转过头去不再看,剥蒜的速度又加快了些。
陶舒窈坐在那里看小东和小溪写字,小东写字还算方正,认得字也多,小溪还有些歪歪扭扭的,不过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已经挺不错了。
“你们的字都是你们大姐教的?”
“对,我们大姐刚开始一天教我们四个字,后来发现我学得很快后,就一天教给我八个字,妹妹一天最多只能学六个字。”许小东骄傲的挺起小身板。
小溪撇撇嘴,“有什么好得意的,大姐说我可乖了呢,是最乖的小孩儿。”
“哼,可我已经是个小大人了。”
陶舒窈看两小只拌嘴感觉好有趣,她笑眯眯的坐那里看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一人帮腔两句。
“小东很聪明呀,一天居然能记得八个字呢,我那个不中用的庶兄刚启蒙的时候,一天五个字都记不住。”
“小溪很乖呀,听你姐姐说每天你都是自己洗脸穿衣服的哦?我那个没用的庶姐像小溪这么大的时候,还天天在哭鼻子呢。”
小东和小溪一起感叹,“陶小姐,你是真的很讨厌你的哥哥和姐姐呀。”
陶舒窈笑眯眯的,“哎呀,这都被你们发现啦?”
她拉过两小只,一胳膊圈一个,“你们是兄妹,是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大姐以外,最亲近的人了,平时要相亲互爱,互相帮助知道吗?人都会有不擅长做的东西,比如让你们去拎水桶,你们能提得动吗?”
小溪摇摇头,“不会。”
小东疑惑,“可我们还是小孩子呀,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可以提动小一些的水桶。”
“那如果让你们去做饭,你们会做的有你们大姐烧的好吃吗?”
小溪想了想,还是摇摇头:“大姐烧饭很厉害的,娘烧的都没有大姐烧的好吃。”
小东道:“那是因为大姐特别聪明,她有做菜的天赋。我们就算学习很长时间,也不一定会有大姐烧的好吃。我们没必要拿自己不会的东西去和大姐很厉害的东西去比的。”
陶舒窈笑弯了眼,“可是你们大姐最厉害的不是做菜啊,而是赚钱,她赚钱特别厉害你们知道吗?”
两小只互相对视一眼,摇摇头,“不知道,大姐没在家里说过。”
“你们大姐和我见了一共四面,从我这里赚到了一百五十两银子。你们知道一百五十两银子是多少钱吗?”
两小只懵懂的摇摇头,他们这个年纪,还对钱没什么概念。
“一个四口之家每天假设有两人出去做工挣钱,男子做力活一天能赚一百文,女子做些缝补浆洗的零碎活计,就按照多的来说,一天也算一百文,假设他们家里只有两个孩子,女子挣得钱勉强够一家人一天的饭食钱,这种标准是不吃肉、炒菜不敢放油、天天吃硬茬子面,把男子赚的日钱全部攒下来,一年能得约四十贯,也就是四十两银子。”
两小只被陶舒窈的这番话惊到了,小东喃喃道:“我们以前在村子里,娘每天出去给人帮忙做活,好像并没有一百文那么多。”
许小东不认识具体的一百文是多少,但是他看到过周氏把赚来的铜钱,在油灯下一枚一枚的穿成一串,说这是一百文。
以往周氏打零活回来,除了运气好能额外得到两枚鸡蛋,余下的就是少量的铜板,一个掌心就能抓过来。
陶舒窈点头,“这一百文,是在府城这种比较繁华的地方才能得到的,如果偏僻点的,收入要减少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