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送君戍故烟(79)

他站队吗?他不屑于站队,也是之前江御口中所说的自成一脉罢。

他最不缺的就是想追随他的人。

林析沉大可把乖张的名头做实,比如在萧鸿云的长令传抄时就把他捕了,连同谱曲的周少卿也扣个名头,再来一个查封乐府,人人自危。

他可以这么做,但他没有。

“扰我兴致啊。”林析沉郁郁寡欢,垂首看他。

林析沉喜欢听曲,年少爱玩大多是怂恿他哥带他去听曲子,那时候戏台子搭在湖中,众星拱月的曲台踩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他总趴在桥边的围栏上听曲。

当年曲子的曲调跟这首长令的曲调很像。

他已经十几年没再听了。

“自荐?”

林析沉盯着面前跪的笔直的人,纠结他的遣词造句,反问道:“岷北的官不算官吗?”

岷北的官哪能算官。

而让他去岷北却是林析沉钦定下的。

萧鸿云不敢抬头。

岷北地处西北腹地,常年战火,硝烟四起,近来又闹出什么匪情,拨调官员下去跟流放有什么区别?

而他,会试高中,还未看尽长安花,风流京都,平白发配远疆,任谁都是咽不下这口气的。

他本仕途坦荡 若给他十年,他到底能不能以一个寒门背景官至如林析沉一样的地位还得另当别论。

而今,是死守岷北?

倒不如说自生自灭!

林析沉仍眉眼弯弯,微微上挑的眼尾镀上了层淡淡的暖黄色,柔和闲适:“既已给了你履历,你也称了我老师,谈什么自荐,谈什么架势。”

“我看过你的策论。”林析沉想着什么,思吟良久:“我很不喜欢。”

“你应是还未就职岷北,连一介微末小官都算不上。”林析沉坏笑道。

没人敢用他。

他是如何越过重重程序跪到林析沉跟前的?

谁在给他撑腰。

林析沉插手拟定的次位,谁敢为了一个寒门学子惹他的眼,驳他的理,他如今弃武从文对外需要的是于政务上完全无条件的服从。

谁指手画脚,就是打他的脸。

“身着白衣,心有锦缎。”林析沉歇的差不多了,没有刻意刁难,抬脚掠过萧鸿云,道:“我在给你机会,请你用另一只方法让我对你刮目相看,而不是苍白无力的自荐。”

作者有话说:

岷字提到多指现今中国四川省北部,绵延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的地方。

本文架空,对于跟现在重合的地点名词多做解释!

本文岷北指西北腹地

第47章 横扫大漠

分明是晌午,天色却翻滚着乌云,不一会儿,阴沉的天空飘起细密的雨点,林析沉在街边瞧见卖斗笠的铺子,他着装轻便简单,但身上物什,绸缎面料之类的比起寻常百姓算是非常上乘。

那老贩同其他摆摊的民众要撤,见生意来了也不急着收摊,乐呵呵的要推荐最好的一款。

林析沉却伸手拿了材质差劲,做工粗糙的,他觉得很像张海阳的做工,熟悉的边角毛刺永远也塞不进去。

林析沉没问价格随手抛了些碎银,老贩忙点头道谢,喜色不言于表。远处传来一声刺耳的嚷叫:“恁多规矩!打着他正经军户出身,就差呼风唤雨了,贱种!”

老贩大惊,躲雨都没那般灵活,推着小摊子要走,林析沉还在看他手中的斗笠。

老贩边推板车边劝道:“霍家的小子,整天厮混,不讲道理。公子快些走吧,待会儿雨下大了,可惜这一身行头。”

林析沉和颜一笑,他的心思全在斗笠上,它有着宽宽的边沿,由夹油纸和竹篾编织而成,想来已经很久没有逛过京城的闹市了,上一次逛还是小时候趴在老爹肩膀上赏花灯。

叫嚷声逼近,林析沉低头玩弄斗笠,与那群汉子擦身时腰上挂的银袋子轻轻地给顺走了。

手法非常娴熟,一般人很难察觉到,林析沉在他手掏回之际掐着他的掌骨强行让他的手张开。

汉子疼地手一松,林析沉将钱袋子接过系了回去,全程动作流畅,丝毫不影响他把玩斗笠。

汉子脚步停下,见他闲云野鹤的做派不由得大怒,三五个混混围了上来,为首的一把夺过斗笠踩在脚底,桔梗染满了污泥。

林析沉紧紧攥着拳头,眸光泛着寒意,却迟迟没有下一步动作。

仿佛耳畔有个声音在不停地问他:你究竟够资格吗?

你究竟够资格吗?

他去西北却上不了战场。

从宫变那一刻就注定了他再也拿不起兵器,披不上甲胄,或许连奔波千里都是负荷,谁都能将他踩在脚底,到底够资格吗?

林析沉后退几步,霍家小子以为是个软柿子,活动着指节,弄得咔咔响,“这片地头给爷认清楚,他那狗屁的军户也配在我跟前叫嚣,见爷跪地上认个好啊!”

上一篇:徒弟他始乱终弃下一篇:天地逆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