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松了一口气时,身后跑来一个兵卒:“报!将军不好了,城门快要被攻破了!”
卫潇潇瞳孔一缩,飞身而下。
玉门关东侧也有护城河,只不过早已被尸体填埋,水已经蒸发干净,正与我军放的火打的不可开交。
羌国军队竟是直接踏着尸体撞城门,如今高大厚重的城门确实开始颤抖,随着对方的撞击一下比一下猛烈。
卫潇潇回身,看着将士们泥泞而洒满鲜血的脸。
“弓箭手准备!”她决不放弃!
她仿佛看到了羌王哈哈大笑的嘲弄表情,眼睛里是极寒极冷的藐视:“卫潇潇,就凭你?”
她不能放弃!!
城门被撞开的那一刻,箭雨落下。卫潇潇从侧面冲进敌军先锋队,与他们颤抖在一处。
两日奋战了,就在她用最后的力气划破敌军喉管的时候,头顶传来一声大喊:
“援军来了!!!”
卫潇潇临走前给吴镇留下计谋,如果她两日未归,便攻阳关。
吴镇知道她是想自己被集火,引蛇出洞,从而大周能够一举攻下阳关,心情变得有些复杂。此事若败了,卫潇潇死无葬身之地。此事若成了,卫潇潇在大周历史上都会名流千古。
而她确实做到了。
吴镇率领的二十万援军势如破竹,打羌国军队一个措手不及。如今他们尚未占领玉门关城楼,大周的军队便赶到,进退维谷,腹背受敌,如同笼中之鸟而已。
羌王等一干将领见局势瞬间翻转,携上数千心腹迅速撤退。
卫潇潇眼睁睁地看着羌王一队逃远,可她已实在没气力再去追了。
羌王,我们来日方长。
……
经此一役,大周大胜,首要功劳非安和公主莫属。
安和公主在军中地位飞越至极点,尤其是那些和她一起守城门等待援军的将士们,对安和公主奉若神明,“战神”的名号在西北地区传开了,甚至传到京城。
“报!”
朝堂之下,一名风尘仆仆的驿官冲进来跪倒:“陛下,西北前线发来战报。”
楚云阔不耐烦地挥挥手,示意身侧的宦官念。
“……我军大破羌国,接连攻下阳关、玉门关二城,收复失地,皆因安和公主用兵如神,骁勇善战。镇不敢揽其功,望上明鉴。”
楚云阔听到前面捷报时脸上终于露出点笑容来,正要说话,便听得后面的“安和公主”,面色陡然阴沉下去。
见他无话,底下的老臣们纷纷开口。
“陛下,我大周武科凋敝,正值用人之际,安和公主连破两城,英勇善战,可堪大用!”
“陛下,羌国杀了我大周皇室血脉,此仇不可不报,安和公主便是如今最好的人选!”
“陛下!臣请奏封安和公主为云麾大将军!”
“臣附议!”
“臣附议!”
楚云阔竟不知道这朝中竟然有如此多安和公主的支持者,不能不给大臣几分薄面,心下烦躁不已,只得说:“安和公主于江山社稷有功,封忠武将军,为西北军主帅,攻打羌国。”
忠武将军从正四品上,云麾大将军足足有正三品,楚云阔断不可能给她如此高的官职。
即便如此,大臣们好像也十分满意:“谢陛下。”
楚云阔听着大臣们继续对西北战事的解读,面上愈发阴沉。
朝中仿佛有另外一股势力,可他尚未立后,又没有皇子,上官越也死了,哪来的另外势力呢?
想到立后一事,不禁又想到顾霜染,心口一痛。
他不知她竟如此烈性,被他打发到江浙一带思过而已,竟然抹脖自尽!
他想到当初听到这个消息的自己颤抖地摔了杯子,苦涩地笑了。
她临走时那么深情而哀婉,自己竟是瞎了眼,没有挽留她,如此狠心地将她派远了。
也不知这世上还有没有如此烈性而纯洁的女子了。
楚云阔不知怎的又想到安和公主,可惜安和公主恐怕视他如死敌。
他不动声色地叹气一声,心思又慢慢悠悠地回到朝堂上。
安和公主获封忠武将军的诏书到了,卫潇潇刚谢完恩,军中便响起一片高呼。
“恭喜将军!”
“战神将军!”
卫潇潇对上自己身后战友们亮闪闪的双眼,面容似有松动。
这时吴镇上前笑着说:“恭喜忠武将军,今后这帅印终于能名正言顺地给你了。”
他身边的副将赵延凑过来:“忠武将军,属下不才,给将军筹办了个庆祝宴,也算庆贺我军此战大捷,重伤羌国,鼓舞一下我军的士气嘛!”
他说着说着发现卫潇潇的面色突然又冷硬起来,不禁越说越小声。
卫潇潇提起设宴,眼中如有血色闪过,她慢慢地说:“甚好。便让全军参加,除值守将士外,都解酒禁一次。晚上的宴……我会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