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曹国公之子程英的死因太过诡异而闹得轰轰烈烈,甚至到了长安城中人尽皆知的地步。
虽说街头巷尾早已将作案手法来自道士韩归真的事儿传的沸沸扬扬,可毕竟事涉高门权贵,那么多说眼睛盯着,衙门总不能真能以「鬼怪作祟」定案。
且不说此种理由实在太过荒诞不羁,要是以后有人心生怨怼之时,再次效仿此案中的做法,连杀数人祭祀,那麻烦可就大了。
所以,案子还是要查,「真凶」还是要抓。
可上头的话虽说的轻松,但下面的捕快查来查去,两条腿都要跑断了,却连一丁半点的头绪都找不到。
正当大家愁眉不展,大理寺卿卢望甚至已经开始动笔写信,催远在益州的裴继衍速速返回之际,不曾想,转机突然出现了。
昨日,这个隐匿极深,手段极为残忍的「凶手」总算是落网了。
更确切的说,其实是他良心难安,主动上门投案自首的。
此案竟然有一个能被关进衙门的「真凶」,这事儿本身已经十分匪夷所思。
更让崔稚晚万万不曾想过的是,这个「穷凶极恶的布阵元凶」,她竟然也认识。
“白乐安?!”崔稚晚听了急匆匆闯进承恩殿的素商的禀报,手中的茶盏险些因拿不稳而倾洒在身上。
“是。”素商眼眶还泛着红,显然是因为瞧见公示的结尾,知晓了她崇拜的「笑丘生」已然死罪难逃。
从心底生出来的错愕让崔稚晚不自觉的喃喃叹道:“怎么会……”
见娘子不信,素商加重语气,继续道:“是真的,我托了人进大理寺里打听了,笑先生说从「程五郎杀子案」开始,便已全都是他为了给公主报仇的设计。”
他的设计?
伴随着从背脊处升起的缕缕寒气,一抹嗤笑终是缓缓爬上了太子妃的唇角。
第61章 圆壹
“那具裴少卿验过的女尸,根本不是平昌公主,而是笑先生为了得到一份所有人都认可的「验尸笔记」,所以寻来的一具身形与贵主相似的无名尸首。”
素商将自己亲眼看到的白乐安在大理寺中的供词里的细节一一说给崔稚晚听:
“只有牵扯出更大的利益,才会有人真的对公主的死感兴趣,所以当初,他便刻意寻了血崩而亡的女尸。
“数月前,晋王归来,在春寂寥捉拿程五郎一传入笑先生的耳朵,他知,那个让他等待已久的机会来了,于是,便立刻携此「证据」前去投靠。
“谁知,晋王的手下人中竟有人怀藏异心,将那最为重要的东西在案子开审之前替换了,以至于最终让那罪大恶极的杀人凶犯程英侥幸逃脱。
“笑先生本以为自己的计算全部落了空,已经再也无计可施。可一日,他在晋王府邸竟偷偷看到大王正在听那道士韩归真说起一个让死者还魂的秘法。
“两人一言一语间已将所有细节说的十分详密,听完之后,笑先生当即心生一计。于是,才有了后面的连环杀人祭祀之事……”
话到这里,崔稚晚已不想将这个故事再听下去。
可她却又知,若要白乐安所说的这番设计勉强成立,最起码他还必须要有一个藏在曹国府内的帮凶。
而那个最合适的人,便是……
太子妃将素商的话截断,当即开口问道:“他是否供出抱书?”
绑架裴继衍的同时让平昌尸身短暂丢失,以及最后在曹国公府内完成杀人,皆是白乐安一人无法完成之事。
且不论抱书有没有办法独立做好这些,可若必选一人成为配合者,作为平昌最为亲近的侍女,她一定是那个最合适的人手。
素商还未说到这个藏在程英身边的内应,不想娘子却先问起了。
她猜娘子应是想通了其中的关巧,于是立刻点了点头,道:
“彻夜严审之下,他的确招供了。
“不过,大理寺前去拿人的时候,抱书早就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闻言,崔稚晚心中复杂的情绪究竟名为什么,但终究还是轻轻叹了口气。
她其实早就猜测过,这案子不会就那样不了了之,「程英之死」必须要有一个用来结案的「替死鬼」。
可她一直在下意识的回避去深究,也实在没有想过,这个人会是……白乐安。
但,他确实涉及此案颇深,本身便仿佛一根可以串起所有因果的线。
所以,好像最后只有由他站出来顶罪,前因后果才能大致说得通顺,才会显得有那么一点可信。
更何况,他还是东宫的属臣,是李暻的手下。
崔稚晚再清楚不过,此件事从头到尾在背后从头到尾运筹帷幄的人,皆是大梁的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