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卷王十四爷(290)

作者:蒹葭是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自从朝廷筹建了军工厂,从军用的连发火.箭.炮、机.关.枪……到民用的水泥、大块玻璃……再到军民都可以使用的蒸汽轮船等等,每年密集出爆款,国库早已不再空虚。

再加上老九的海贸船队,仅靠向世界各国兜售朝廷淘汰不用的积压货,足以支撑起朝廷的所有开销。

还有国有商号的兴起,几乎所有事关民生的大宗货物都由国有商号控制,朝廷赚得盆满钵满。

朝廷不缺银子,朝臣们的年俸也大幅提高,三阿哥自己都跟着沾了光,守皇陵每年的俸禄都比他在户部当差时翻了十几倍不止。

朝廷通过国有商号掌握了民生经济,再不怕豪商崛起左右政权,政策也从抑商变成了鼓励商业发展。

虽然朝廷仍旧不许官员经商,可对官员亲属并未阻止。据三阿哥所知,许多朝臣的亲属或多或少都在九阿哥的外贸船队入了股,银子少的也有在九九鸭脖店或九十蛋糕店入股的。

朝臣们一个个腰缠万贯,之前欠国库的那点银子对他们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从前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如今钱对他们来说只是账本上的一串数字。

说还便还上了。

听说老四都没露面,只派十三去户部说了一声,让户部安排人上门催要,几天便凑齐了。

对外宣称一个半月,完全是在拖延时间,彰显差事的不容易,和自己的兢兢业业。

三阿哥越想越气,连着吐了好几口血,不久后郁郁而终,身后连个继承香火的人都没有。

荣妃听说三阿哥病逝,心中没了指望当场发疯,不但咒骂康熙,还将当年如何毒杀六阿哥的事也嚷了出来。

合宫震惊,只有康熙一脸冷漠,赐下三尺白绫送荣妃归了西,并不许葬入妃陵。

就在众人都以为这事过去了的时候,荣妃母家忽然被牵扯进一桩大案,全家斩监候,族人流放。

腥风血雨刮过之后,康熙下旨晋封雍郡王为亲王,另外赏了一处院子作为亲王府别院,晋封英郡王为亲王,却没赏院子,而是赏了南边的一个……岛。

同时晋封大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和十三阿哥为郡王,其余小一些的封贝勒或贝子。

母凭子贵,德妃从四妃之中脱颖而出晋封贵妃,却没要协理六宫之权,仍是由惠妃和宜妃代管。

这样的安排,委实匪夷所思。

这些年各项事业百花齐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可以说日新月异。从前康熙只觉得自己儿子多,如今却后悔没多生几个,多管齐下之后皇子们都有些不够用了。

大清朝飞速发展,作为掌舵人的康熙也在飞快老去,五十二岁的年纪看起来比七十岁的面相还老。

“皇上,八爷和十爷从蒙古回来了,递了牌子进来想向您当面述职。”梁九功比康熙还大几岁,前几年就累趴下了,梁向接了他干爹的班。

坐上大内总管第一把交椅之后,梁向就想娶完颜熙来着,可完颜熙临时改了主意。

若她嫁给梁向,英亲王便与梁向成了连襟,毕竟梁向身份特殊,生怕皇上猜忌,给英亲王和完颜照带来麻烦。

完颜熙把这一层顾虑直言不讳地告诉了梁向,梁向表示理解,于是只用一顶小轿,将完颜熙接进了购置好的新府邸。

完颜熙出嫁后,完颜燕也嫁了人,嫁给了一个官宦人家的嫡次子,姑爷人老实,婆家也厚道,还不用管家,生活富足而悠闲。

长房嗣子也很争气,去年刚刚中了举,中举之后由十福晋牵线,娶了钮祜禄家的姑娘。

消息传到广州,二房气了好几年也没了脾气。等完颜照嫁给英亲王,他们还想走她的关系,求英亲王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把完颜罗察调回京城呢。

广州是个好地方,富得流油,特别是海贸扩大之后。可这地方太卷了,完颜罗察正赶上朝廷大力扩大海贸那几年,把身体都熬坏了。

如今百病缠身,只盼着能落叶归根回京城养老。

无独有偶,不想被卷死,想提前退休养老的,可不止完颜罗察一人。

譬如,比他还要大几岁的康熙早有了退休的念头。

只不过他太想退休了,提前把大部分政事压在太子身上,奈何太子能力不够,身体早被酒色掏空,才三十几岁便累到咳血,没累死也半残了,不得不含泪辞去储君之位。

康熙含泪送太子出宫,封了个亲王给他,又含泪叫来其他儿子,打算商量一下新的储君人选。

结果情况并不乐观。

三阿哥在盛京吃土,九阿哥人在大洋彼岸,八阿哥和十阿哥在蒙古办差,能来的只有大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十二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