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卷王十四爷(291)

作者:蒹葭是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从前最想当太子的大阿哥,早听说了太子辞任时的惨状。

在御书房连续熬了三天三夜,好不容易把朝政都料理完,还没从椅子上站起来人就昏迷了。

虽然性命无碍,也差点累出痨病来。

迎上康熙殷切的目光,大阿哥搓了搓手上的老茧,苦着脸说:“皇上,儿臣比太子还大两岁呢,实在是心有余力不足,请皇上体谅。”

他今年三十四岁,膝下只有一儿一女,后来再也生不出了。

不是不想生,是根本没时间回家,大福晋盼他都快变成望夫石了。

况且大福晋身体一直不好,管个贝勒府都费劲,让她母仪天下统御六宫,不是要了她的命吗?

大阿哥惜命,也不想大福晋有什么闪失,人在盛世混个贝勒就挺好,知足者常乐。

康熙失望地从大阿哥身上移开目光,怒气不争,随即转向站在大阿哥身边的五阿哥,想捡软柿子捏。

五阿哥垂死病中惊坐起:“皇上,一个国有商号已然要了儿臣半条命,另外半条皇上若想要,便拿去吧。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第84章

什么死不死的,康熙只觉晦气,又看七阿哥。七阿哥当场走了几步,腿脚比从前还跛。

五阿哥病重,他被拉去国有商号总局顶班,还要兼顾连锁店的生意,腿没断全靠运气。

身有残疾很光荣吗?瞧把他能的!

顺着看过来,十二阿哥和十三阿哥年纪太小,十四虽然年纪也小,可他本事大啊。

论年纪和资历,站在十四旁边的老四也不错。

与其他兄弟相比,老四脑子够,身体也好,后院的孩子都比别人多。

想起太子被抬出去时的可怜模样,康熙觉得十四这小身板恐怕扛不住,还是老四耐造。

关键十四身体有隐疾,还没生出嫡子来。

其实老十也行,占了一个出身高贵,可蒙古城市化这事非老十不可,毕竟他是科尔沁部的女婿。

而且这事耗时颇长,没有个十年八年怕是办不成,一想到还要在皇位上熬这么长时间,康熙在心里直接把十阿哥否了。

八阿哥、九阿哥也都身居要职,一时间找不到人替代,想想都麻烦。

就老四吧!

老四没有实职,却陆续挑起了工部和户部的大梁,旁边还有老十二、老十三和老十四帮忙,人手也够。

“皇上春秋正盛,此时立太子为时尚早。”在康熙看向四阿哥的时候,顾倾忽然站出来说。

康熙气得一个倒仰,他都五十二了,怎么就春秋正盛了?

他哪儿盛了?

尊老爱幼懂不懂?

没想到他属意的接班人四阿哥也说:“皇上,按照吏部最新修订的律法,朝臣六十岁告老,皇上还不到年纪。”

居然卡他的年纪?

还把律法搬出来怼他!

这就是他悉心培养出来的好大儿!

“四哥,汗阿玛日理万机,倒也不必卡得那么严格,提前退休几年也不是不行。”到最后,还是十四最贴心。

四阿哥沉吟点头:“减五年,不能再少了。”

康熙为提前退休操碎了心,不让他退他就摆烂,不是他想摆烂,是真的真的卷不动了。

以前有太子分担,他还能勉强支撑。如今太子也倒下了,朝会从辰时开到午时,说的全是干货,想摸个鱼都不行。

匆匆用过午膳,便要去御书房批改奏折,才走到御书房门口,就看见一堆人等在外头。

朝会未尽事宜,和不方便在朝会上公开讨论的,通常单独求见。

一下午就这样过去了,还不一定能说得完,搞不好要拖到晚上。

等到把皇子和朝臣们都打发走,望着御案上摞起来多高的奏折,康熙简直想哭。

忙到三更天,能批完一半就算不错了。

朝廷的新政多,朝臣们干的都是实事,哪怕不炫耀政绩,光是讲事实都能洋洋洒洒写上几个奏折。

朝廷不是没有内阁,可那帮老家伙比他还不中用,才陪他卷了几年,便趁着吏部退休的新政还没颁布,先后告老。

后补上来的大学士倒也勤勉,可重要的事情太多,哪怕经内阁过滤一遍,到康熙这里还是有批不完的奏折。

这会儿康熙才听完九阿哥的述职,耳边刚清净下来,又听梁向说八阿哥和十阿哥求见。

九阿哥管海运这一块,业务相对单纯,可八阿哥和十阿哥联手办的差事,事关蒙古的长治久安,说起来话可就长了。

康熙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肚子很应景地叫了一声,甩手说:“不见!今天朕谁都不见!主意是谁出的,让他们找谁说去!”

梁向:“……”新政几乎都是英亲王的主意。

见梁向没动,康熙哼笑:“别以为朕不知道,你跟老十四是什么关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