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老太太走了,她的娘家人本来就该来看看,如今几位叔爷和表叔都不在京城,俞姐姐的外祖母和舅舅也在外地任职,我们便是她们的娘家人。”
“这亲戚扯得这样远,莫不是都要在临安伯府的内事上插上一脚,况且···”
张氏不欲与黛玉这个县主争执,便偏头看向俞灯,冷冷的说着:
“况且大小姐,你可别忘了县主她们迟早是要走的,你如今越是任性不知礼,以后我板正起来就越是为难。”
“须知养儿不教,将来也是害了你,往日老太太对你就是太过宠溺,把你宠得不知道尊敬嫡母,不孝父母。”
“你是哪门子的嫡母!在我母亲面前不过是个执妾礼的,若不是你未婚与我爹搞在一起,我娘也不会气得让我早产,她也不会难产。”
哎呀,原来还是个小三上位的。
黛玉听到这里越发的瞧不上这张氏,就是这封建社会,你一个大家小姐与有夫之妇勾勾缠缠的也是让人诟病的。
“越发的没规矩,长辈的事也是你能随口污蔑的。”
张氏脸上青白一阵,简直挂不住,怒斥了俞灯,然后对那边上的老嬷嬷呵斥:
“还愣着做什么,没见大小姐都被老太太的去世弄的人不清楚了,还不赶紧把人带走。”
“我看谁敢动手!”
黛玉一声令下,银蝶她们就冲上前去和对面的人对峙了起来,她看着面前恼羞成怒的张氏和气愤不已的俞灯,心累的说:
“不管如何等我父亲来了才能作数。”
说完话,又看到俞灯扭着脸默默的流泪,黛玉也是无奈,好在没过多久林如海和临安伯就过来了。
与黛玉想象的不一样,临安伯的年级虽然大了些,可是人还是很风流飘逸的,一把长长的山羊胡子配上一袭青绿的长衫大袖端得是风姿卓越。
就是不做人!
黛玉默默的给这人打了一个叉,把自己那仅存的少女看脸的心给掐灭了。
人不可貌相啊,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帅大叔居然是个渣渣。
“这是做什么,像什么样子。”
临安伯俞仲勤和林如海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几个仆从里的白嬷嬷和穆嬷嬷都看见了这里的情况,赶紧的快步走了过来。
临安伯看着两帮人互相对峙着对张氏呵斥道:
“林兄和侄女难得过来,你还有没有点礼数,还不快让开。”
“伯爷···”
“伯父说得对,和顺正是怕了夫人了,上来就动手着实吓人。”
黛玉立即顺着他的话把张氏给压死了,然后才对银蝶她们招呼了:
“回来吧,如今伯爷来了,再不会不讲理了。”
这话说得临安伯一口气不知道是上来还是下去,最后硬生生的梗了下去,看黛玉的眼神也有点不是滋味:这孩子,难道不该顺着说她也有错?
“俞兄见谅,玉儿自小就谨慎,这样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你这话说的,我临安伯府哪里不安全了。
俞仲勤看了一眼黛玉父女俩,随后才缓和了口气,转头对张氏说:
“我已经和林兄说好了,就让灯儿拜林兄为干爹,以后就让灯儿跟他们过去,听说林家有陛下赏赐的教养嬷嬷,有她们教养也不用你操心了。”
“伯爷,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你就带人回去吧,以后灯儿的事就交给林兄他们就是了。等过了重孝,林兄他们也要出京,到时候正好让灯儿和他们一起南下去看看他外祖母她们。”
张氏忿忿不平,却也不得不在临安伯的眼神下败退,临走的时候狠狠地看了一眼俞灯。
见张氏走了,临安伯也没有在多说什么,只是对俞灯交代了前面这半个月的在家里为老太太守孝,半个月后再去林家,然后就走了,在没一句多余的关心之语。
“父亲,真的办好了。”
黛玉惊喜的看向林如海,好奇的问道:“那宁伯母和姨婆婆留给俞姐姐的东西?”
“都办好了,至于那些东西···”
林如海看了周围紧紧盯着他的白嬷嬷和俞灯她们,找了一个位置坐下后,看向俞灯说道:
“宁表姐的东西都由俞大姑娘带走,姨母的东西只能留十万两,其余的田地铺子都不能带走,不过我极力劝临安伯让你把姨母库房里的其他东西带走,他同意了。”
“真的?”
黛玉高兴的看向俞灯,见对方也是激动的留下了眼泪。边上的白嬷嬷和穆嬷嬷也急忙对林父道谢,直说着:
“不少了,不少了,老太太的库房里能有好多东西呢。先夫人的也不少,加起来光现银就能有十多万两,在不用说还能有那些私库里的东西,足够我们姑娘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