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包天!这些人居然敢用一个来历不明的人混淆皇家血脉!简直罪该万死。”
他仔细回忆了一番找到太子的过程,一环扣一环,就是设了一个局让他往里面跳。
他闭上眼睛,声音中带着颤抖,“也就是说,从殷玉莲说出狸猫换太子这件事开始,就是个圈套。”
“此人十几年前便开始布局,绝非寻常人等。”
“既白,你说这母后主使是谁?是殷怀...还是我们的好大哥。”@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李彻沉思片刻,“臣弟暂时还不能确定,这件事定然同殷家脱不了干系。”
“只是殷家的人皆已伏诛,只剩下一个疯疯癫癫还瞎了眼的殷氏。”
“既白,过几年等你成家立业了,朕便将这皇位交给你。”
李彻听到这话罕见的露出惊慌的神情,“皇兄!”
仁丰帝抬手制止了他的话,“朕潜邸之时便醉心书画无心政事,这些年若不是你小小年纪便帮着朕肃清朝廷,恐怕朕早就没命了。近几年朕的身体每况愈下,太医都说要好好休养,你就当朕怕死想多活几年想早早甩开肩上的担子。即便是找到朕的亲生儿子,这江山也只有交到你手上朕才放心。”
一番话说得推心置腹,李彻心中却升起一种被托付的难过,比起掌握权力他更希望他的兄长好好活着。
仁丰帝身体不好,这么多年殚精竭虑身体更差,太医多次劝说他不要思虑过重,但是大楚内忧外患他如何能放得下,如今边境安稳,朝廷稳定,待彻底解决了康王他也就能彻底放下担子了。
“皇兄,臣弟一定会帮你守护好大楚江山。”
“朕只相信你。”
“只是皇兄,臣弟有一个请求。”
仁丰帝还是在六年前他请旨前往封地之后第一次听到他对他提要求,不由得有些好奇,“你说。”
“臣弟想请皇兄答应,将来臣弟不论想要娶什么样的女子,皇兄和皇嫂都能支持臣弟。”
“你的眼光一向高,能被你看上的女子一定很优秀,只是身家清白这一点还是底线,毕竟关乎皇家脸面,不得胡来。”
“皇兄放心,臣弟心中有数。”
仁丰帝对他一向是放心的,自然不会过多的操心。
殿试的卷子是经过几位大臣商议之后选出几份呈给仁丰帝过目,定下前三甲的人选,仁丰帝问过李彻的意见之后将纪何点为状元。
纪何披红簪花、跨马游街时,大街上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许多胆大的姑娘竟是直接将自己的手帕香囊等物往他身上扔去。
他只能一边避开,一边对着百姓作揖。
最繁华的街道上,一座酒楼的二楼雅间,李襄宜正陪着一个美妇人透过窗户看纪何。
“这状元郎当真是一表人才。”
李襄宜语气中透着无奈,“母后~您若是想看状元是何模样,直接宣他觐见便是,何必跑到这酒楼来看呢,人多手杂若是不小心冒犯了您怎么办?”
那美妇人正是微服出宫的皇后,“宣他觐见哪有看他跨马游街有意思。”她倚在窗边乐呵呵地看着楼下的姑娘们往纪何身上扔手帕。
“这状元郎生得这般英俊,街上的姑娘们都很喜欢他呢。”
皇后打趣李襄宜,“若是给你做驸马也不错,就是不知道品行如何,哪日得叫卢相来问问。”
李襄宜羞涩地跺跺脚,“母后~您别听表哥瞎说,儿臣同纪公子只是知己。”
“两个人若是谈得来更好。”
“母后~”
就在李襄宜和皇后撒娇之时,屋外传来侍卫的声音,“夫人,王爷求见。”
“进来吧。”
门推开,是李彻英挺的身影,日子渐暖他今日穿了一身靛色圆领袍,头戴金冠,衬得整个人面如冠玉、贵气逼人。
这是李襄宜自从年后第一次见到他,他一进屋便用一种十分具有侵略性的眼神看她,李襄宜只能扭过头假装没看他。
皇后看到他有些意外,“既白怎么在这里?”
李彻收回视线对着皇后行礼,“臣弟方才在隔壁雅间会客,听说皇嫂在这里,特地来接您和襄儿一起回宫。”
“出宫来散散心看完状元郎是该回去了,既然既白你要回宫那便一起吧。”
皇后看看时辰出来也有一阵子了,的确该回宫了,便答应了下来。
“皇嫂请,臣弟的马车就在外面。”
“走吧。”
李襄宜沉默着跟在皇后身后,李彻故意落后一步走到她身边,借着袖子的遮掩便将李襄宜的手攥在手中。
李襄宜做贼心虚般地看了看皇后,用力地想将手抽回来,但是李彻攥得紧,她根本就抽不出来,反倒是动静一大惊动了前面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