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于她来说,这平安镇倒像是家乡一样亲切。
孟锦绣出了一会儿神,才收回思绪,转头朝里正说道:“儿这次回来,想去阿娘坟上拜祭一下。”
里正点点头,说明日便是清明节,料想她多半要回来,已经提前备好了烛纸。
孟锦绣不料里正想的如此周到,心下感动之余,又从嘴上谢过,而后就带着东西去了阿娘的坟茔上。
坟茔处在一座平缓的小山上,山坡上面青草已经冒出头,显出几分星星点点的绿意来,这里是后山,除了两旁的荒草之外,沿路还生长着几棵柳树,柳枝轻微摇晃着,更显出四周几分宁静来。
孟锦绣特意提早来了一天,原本料想着一年未曾回来,坟茔上必然生了许多杂草,如今一看竟还算齐整,想是里正来帮忙照看过。
孟锦绣心下感激,她蹲下来平视着这座孤零零的坟茔,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只安静的看着守了一会儿。
许久之后,孟锦绣才重新起身,用铲子为坟茔培了几培新土,在上面浇了几杯薄酒,又撒纸钱,从一旁的柳树上折了一条柳枝,插在坟上,最后瞧着这一座孤坟,到底是红了眼睛。
孟锦绣哽咽一声:“阿娘,如今阿锦过的很好,你且放心。”
山顶有风吹过来,孟锦绣紧了紧身上的羊皮袄子,又想起去岁阿娘替她做的那件寒衣来。她虽非原主,但母女感情却很是深厚,因着自己上一世没有父母,所以这一世格外贪恋这短暂的母女亲情,虽然只有短暂的三个月,每每想起来的时候,心里只觉得温暖。
当孟锦绣从后山上下来,眼眶便红红的,情绪不是很好。
遥遥的,见到里正的娘子正站在不远处等待,一见到孟锦绣从山上下来,连忙走了过来。
孟锦绣亦走上前,勉强露出来个笑容:“阿婆怎得出来了,这山底下风大,当心吹着了。”
里正娘子慈祥的笑笑,见孟锦绣眼睛红红的,安慰的拍了拍她的手,然后说道:“今日寒食节,担心你初回来寻不到吃的,所以邀你去家中吃晚饭。”
孟锦绣知道里正一家子担心自己,冲她感激地一笑,点点头答应下来。
待又一次回了里正家中,老夫妻二人让孟锦绣坐着,转身去厨房中忙活。因着今日寒食节,家家不能动火,所以片刻之后,里正夫妻端着一大碗饧粥并些蒸饼走了回来。
孟锦绣吃一口那饧粥,感觉那大麦的醇香和杏仁的苦味混合在一起,自口中扩散开来,味道简单却纯粹。
这饧粥虽然叫做粥,但其实是半固体,是将大麦熬煮成浆之后,加入切碎的杏仁和麦芽糖,待冷凝之后切食。蒸饼就是普通的糕饼,上面加了枣子。
孟锦绣刚拜祭了阿娘,所以情绪不高,但是怕里正夫妻担心自己,仍是多吃了几口,吃过之后朝里正夫妻二人笑笑:“阿锦吃饱了,多谢。”
里正娘子慈祥的说道:“待今日寒食过了,厨房里就能开火,明日一早,再给你做好吃的。”
里正点点头,又补充道:“咱们镇上的风景虽比不上长安城,但今年杏花开了一大片,遥遥望过去仿若云霞似的,漂亮极了。阿锦难得回来一趟,明日就多出去逛逛,心情便也好些。”
里正娘子用胳膊轻碰了一下里正,埋怨的看他一眼。里正连忙闭上嘴,讪讪的朝孟锦绣笑笑。
孟锦绣见状倒是笑了,她不愿拂了两位老人的好意,连忙点点头应下来。这一晚,孟锦绣也是歇在里正家中。
同时,大理寺中。
大理寺卿正吃着面前那盘铁板煎羊肉,一副津津有味的模样。
待将一整块羊肉吃下肚里,他才满足的摸了一把胡子,眯起眼睛说道:“这铁板煎肉的味道着实不错,砚之,这也是那位孟小娘子食肆中的吃食?”
江洵坐在下首,闻言笑着点了一下头:“是,去岁开始推出的,如今倒是已经在城中流行了一段时间。”
大理寺卿一听说果然是,忍不住唏嘘起来:“只可惜,咱们大理寺距离永崇坊实在太远了些。这么好吃的东西,某竟然现在才吃到,真是遗憾、太遗憾了。”
江洵看着崔公摇头叹气的模样,笑笑补充道:“老师今日吃的是放凉了的,若是在那食肆中,可以现场挑选,而后会有伙计立马煎好端上来,滋味才称得上极为妙绝。”
大理寺卿连忙眨眨眼睛,听江洵这样一形容,想着那现煎现吃的场面,口水忍不住涌出来。他连忙低头吃了一口煎菌子,满足的长叹出一口气,转而又想到那现煎出来的美妙滋味,再次遗憾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