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锦绣心虚的咳了一声,才道:“那时候反倒不好。”
江洵抬起头来笑笑,看出孟锦绣眼中的心虚,却不戳破。
他说道:“这些花定期有花匠打理,洵却对此一道也不怎么在行。阿锦你若担心,便每隔十日让他们来照料一次,想必今年这花能开的极好。”
孟锦绣想了想:“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了?”
江洵摇摇头:“怎会麻烦?何况,看着花圃面积不小,日后必定还要移栽些其它花草,也一并让花匠们照料了。”
孟锦绣这样一想,觉得实在是个不错的主意,索性点点头答应下来。
江洵见她高兴,便也随她一起笑了起来,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江洵才依依不舍的告别。
院子里面,孟锦绣等江洵离开,才想起了厨房里面那青团,同去年的艾草糕差不多口味,江洵必定是爱吃的。
孟锦绣犹豫了一下,看一眼面前这几盆喜人的花骨朵,又想到那花匠,还是叫来阿风,让他给江洵送一些过去。
阿萝凑过来,小声朝孟锦绣道:“江少卿对小娘子这样细心周到,小娘子就别自个儿从心里别扭了吧?”
孟锦绣原本正在看花,此时听阿萝这样一说,自己倒是怔愣了下来。
莫非,就如阿萝所说的,是自己在心里跟自己较着劲,所以这段时间才患得患失,面对江洵时那样拧巴?
孟锦绣想了一会儿,又摇了摇头,将这些想法压了下去。即使江洵心悦自己,自己也喜欢他,那又如何?
撇开他皇亲的身份不提,如今自己仅有三年寿命是真的,若是下一位特殊顾客迟迟不出现,那么三年之后又该当如何?
孟锦绣摇了摇头,对上阿萝不解的目光,却不知该怎么跟她解释。
孟锦绣说道:“这些等日后再说吧。”
待到了寒食节那日,孟锦绣收拾了东西,让阿风替她雇车,打算独自一人出趟门。
初听说孟锦绣要独自一人出门,阿风和阿萝皆面带担忧。
阿萝问道:“小娘子要去哪里,不如我陪小娘子一起去。”
孟锦绣摇摇头:“我要去平安镇一趟,左右不过一两日就回来了,你和阿风好好留下看店。”
阿萝知小娘子的阿娘过世,明日就是清明节了,遂不敢再多问,点点头答应下来。
江府中,花匠听完侍从传达的话,心里面忐忑。不明白好端端的,自己为何被派去食肆中打理花草。
侍从知道阿郎心悦孟小娘子,笑的朝花匠安慰道:“你不必多想,那开食肆的小娘子同阿郎是好友,阿郎刚送了几盆花过去,所以让你每隔十日去照料一下,没有别的事情。”
花匠听如此,这才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他依言去了食肆一趟,不料,那位孟小娘子却不在食肆中。
第72章 饧粥、平安镇
花匠回来后, 向江洵回禀说:“阿郎送的那些花倒是照料好了,不过却未见食肆主人。听食肆里的伙计说,那位孟小娘子出门了, 要明日才回来。”
江洵怔愣了一下,看向花匠:“可有问去了哪里?”
花匠摇摇头, 见阿郎面色冷肃,心下不由得有些惴惴。
江洵手指摩挲一下桌沿, 低头看向桌上那盘圆润翠绿的青团, 用手拿起一只, 轻声说了句知道了, 朝花匠摆了摆手。
等花匠离开之后,江洵将那只青团送入口中, 想到几日前孟锦绣说起自己有事, 回绝了他的杏园邀约。
江洵嚼着那绵密可口的红豆馅, 任凭清甜滋味在嘴里化开, 无声凝眉思索起来。
平安镇位于长安城南边, 距离并不是很远。
孟锦绣到了平安镇, 先去了一趟里正家中。
里正见孟锦绣带着满满当当的东西,其中还有好几样长安时兴的糕点,心里面高兴的同时, 连忙将孟锦绣让进小院中。
这处小院子并不很大,院中堆放了些农具和稻草,拾掇的却非常干净,同平安镇一样,处处都透出一股质朴和宁静, 让人不自觉就放松下来。
孟锦绣将那些东西拎进屋子里,又指了指那些糕点, 笑着说道:“这几样糕都是长安城时兴的,儿尝过觉得味道十分不错,故买来让里正和阿婆尝尝。”
里正头发和胡子皆有些白了,精神却很矍铄,他慈祥的朝孟锦绣笑笑,感叹道:“阿锦这一年看来过的不错,某料想着,若秋娘泉下有知,也必能安心了。”
孟锦绣听里正提起自己阿娘,眼睛有些湿润。自从同阿耶失散之后,原主和阿娘就一直生活在平安镇上,颇受里正一家人照拂。直到后来她穿越过来,阿娘染病去世,她才离了这宁静的小镇,依照阿娘的遗言,去了长安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