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她试图从回忆的汪洋中打捞起一点东西,坚固的沙雕堡垒就会坍塌一角。她手持鱼竿,以为大鱼上钩,使劲一拉,出水的却是一只九十年代的老电视。她的面容不断变化,时而是十六岁青葱少女,时而是眼歪嘴斜的老妪。无穷尽的可能性、无穷尽的世界在她面貌上交叠变迁,时间只是一个维度,可以是粘牙的牛轧糖,也可以是无限拉伸的橡皮筋。
诸如此类,将一个痴呆症患者的所思所想以新奇而不失压迫感的奇观展现。
浅水湾日落以抒情入血,辅以一虚一实两条千变万化的线。
实线是焦急奔走的罗书贤,他是影片的骨架。他身处现实中的港岛,与现实中的市民打交道,时刻向观众反映女主角与时间的客观状态。
虚线是无名女主角,亦是以她的角度呈现的视觉奇观所支撑的影片之皮囊。她的思维和她的姓名一样,如大雾消弭,行将崩塌。
双线交织,既动情,也揪心。
最后一个镜头又是夕阳。大雁成群结队,开头那眺望海面的女子却杳无踪影。
音乐奏至顶峰,弦乐与管乐同时奏响最强音,下一刹,戛然而止。
巨幕黑屏。
接着,舒缓的协奏曲出现,屏幕开始滚动演职人员名单。
起初是一片寂静。接着,掌声一波强于一波,整个影厅都在起立鼓掌。气氛沸腾,近全数观众都在拭泪,扯着沙哑的嗓音为剧组喝彩。
轰动一时的试映会圆满结束。
*
一直到车里,陈亦岑仍在落泪。
于她而言,这是她和顾苒苒长久以来的梦想。若没有表演,她根本活不到今天。
也就无法目睹美梦成真的一刻。
熟悉的淡雪松在车内浮动,陈亦岑艰难地平复着呼吸,驾驶座上的宋涯便一言不发,静静陪着她熬。
《浅水湾日落》哪怕对他这种难以感知情绪的谱系障碍人群来说,都称得上尽善尽美的佳作。
仿佛是对前段时间他们在“奇观”与“情感”上的争论的回应,这部电影的成片,使宋涯对陈亦岑本就极高的专业评价更进了一步。
他不得不承认柏森工作室作为新起之秀的实力。
梁家以实力论胜负,他也不例外。
暮霭沉沉,车内只亮着米黄的顶灯。朦胧光线下,陈亦岑的泪珠沿着脸颊往下滑,腮帮子湿漉漉的,仿佛裙角那些碎钻洒在了脸上。
梨花带雨的她着实少见,使他心头一阵一阵地抽紧,与她同痛,又带着未知的欣喜。
这种安逸的氛围使心底所有晦涩不明、难以辨识的情绪慢慢涨起来,如月球影响潮汛,使他那颗冷硬不近人情的心愈发酸软。
她对他有着如此致命的吸引力。
然而他又为何对爱之一词如此熟稔,仿佛已在心里念过千万次?
宋涯静静看着陈亦岑,思绪翻涌。
也许是今夜月色太好,她又戳中了他的所有软肋,使被死死压抑的暗流越涨越高,涨过他的喉咙,就要涌上舌尖。
离合约结束只剩四个月。
他不能放她走。
于是,在一切暧昧缱绻,旖旎思潮中,宋涯轻轻牵住陈亦岑的尾指,眸色如夜雾流淌。
他说:“Je t'aime.”
语毕,又怕不稳妥,换磁哑粤语:“我爱你。”
一时间,车内寂静无声,只听得见宋涯比平日更深的呼吸声。
他看见陈亦岑一怔,木木地抬起头,一时连哭都忘了。
她试了几次,终于翘起嘴角。
“你再说一遍。”还带着闷闷的鼻音。
宋涯几乎没听见——他的心脏狂跳,喧嚣到耳边全是那擂鼓似的声音。
没有烟花,没有周密的计划。他却凝视着她,要把胸膛剖开,给她看里面鲜红的物什。
那是属于她的。
“我说爱你。”
陈亦岑庆幸今天眼妆防水,不会被哭花。事到如今,她不希望给他留下狼狈癫狂的印象。
接着,她扬起清冷笑容,一字一顿:“好。”
“——我们到此为止。”
作者有话说:
小宋的刀片新鲜出炉。
第34章
“什么?”
宋涯下意识一发力, 将手中那截秀气的尾指骨掐得生疼。
陈亦岑心里痛骂他,脸上依旧是泪光涔涔的清冷:“我说,我们到此为止。”
“我要和你离婚。”
这句话在封闭的车内回响, 不给他任何装聋作哑余地。
宋涯只觉得全身的血都凉了。
他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 却没发出声音。
也许是看他那张口结舌的样子太可怜,陈亦岑轻声说:“离我们当初约定好的期限还有四个月,现在提出离婚,算我违约。威海的损失有多大?我也许力有不逮, 但一定尽心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