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又没有私下斗殴,国子监祭酒不会连这点小事都要管吧?
赵博士可怜她庶人子出身,家中无余财,又见她勤奋肯学,一向对她很是关照。就是上次考了个倒数第二,也觉得是她家庭原因导致,没有过多的指责。
此刻却蹦蹦跳跳,恨不得一巴掌把魏琳拍到地上。
魏琳大惊:“我什么也不知道!博士救我!”
“救不了你!给我滚进去!”赵博士一脚把她踹进国子学学馆里。
魏琳一脸懵逼地滚进学馆,看见来往学子投来的好奇目光,淡定地拍了拍身上的灰,打算随机抓取一位幸运路人。
“请问,蔡祭酒在何处?”魏琳抓了个最好看的年轻学子,拱手问道。
清俊少年一双凤眼扫过她,并不出声,指了指左前方的一间房。
“多谢。”魏琳拔腿就跑。
在房门前,她复盘了最近干的所有事情,实在记不起来到底闯了什么祸,才伸手敲了敲门。
“请进。”
日光从窗棂透进来,照在身形瘦削的青年人脸上。
蔡祭酒比她想象中年轻,一袭绛红色圆领袍,正端坐在案几前,手上拿着一卷纸,展脚幞头随着动作一晃一晃。
见她来了,蔡祭酒才放下手中的纸张,抬头笑道:“魏琅?坐吧。”
魏琳心里打着鼓,和蔡祭酒相对而坐。
国子监祭酒,掌监学之政,并负责为太子讲经,是三品大员。
这样的一位大人物,找她一个小小的四门学学生干嘛呢?
魏琳满腹疑问,却不敢表露出来。
作者有话说:
架空仿唐,搞搞事业
第2章 考试排名
◎卷!都给我狠狠卷起来!◎
“琅玕似珠者。你出身庶人子,竟能取出这样的名字。”
蔡祭酒摸了摸自己的长须,保持着微笑,看上去一副慈祥的模样,与他年轻的面庞格格不入。
众所周知,民间信奉贱名好养活,一般人取名,不是狗剩就是翠花,再不济也是铁柱素芬之流。
试想一下,你和别人高谈论阔,人家对你一见如故,想结交一二,让你报上名来,然后你一张口:“俺叫魏铁柱。”
怎么想怎么不美。
蔡祭酒了解魏琳的情况,所以才这么感叹。
原本的魏琳是没有名字的,邻里之间都喊她“魏小娘子”,是她到了长安后才给自己取名“魏琳”。
她依着上辈子自己的名字,给自己的哥哥取名叫“魏琅”。
当然现在不能这么说,于是她胡诌道:“幼时阿耶找了算命师傅,给我和妹妹取了名字。”
“你还有妹妹?”蔡祭酒没有了解到这条信息,惊讶道,“叫什么名字?”
对于这种贫困生,他在想要不要帮扶一二。
魏琳笑了笑,道:“是,叫魏琳。”
“已经死了,死在流亡途中。”
蔡祭酒完美的笑容上出现了裂痕,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
魏琳拱手,并不在意,而是问道:“蔡祭酒找我何事?”
“哦哦。”蔡祭酒清了清嗓子,找回自己的人设,保持着和蔼可亲的笑容,“这篇时务策是你做的吧。”
他举起手中的纸张,正是上个月魏琳做的俊士科考试卷子。
前面有提到,魏琳是本届唯一一个,通过俊士科考试,入学国子监的庶人。
俊士科考试,就是国子监面向普通百姓的招生考试,大部分时候是考帖经(默写填空)和试义(原文解释)。
天下初定,国子监招不满人,蔡祭酒也不满这群歪瓜裂枣的学生,大手一挥加了一道时务策。
本意是想提高国子监的生源素质,结果好心办坏事,最后只有魏琳通过了考试。
魏琳想了起来,这道时务策是问她对当前的教育制度有什么看法。
国子监的入学要求是年满十四岁以上,十九岁以下。
一群十几岁的小孩子能说出个什么所以然来?
最终只有她一个人通过了考试。
蔡祭酒对普通百姓还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得知这个结果后大受打击,又去平民区走访了十几日,才惊觉自己有多么天真。
魏琳点点头,他就像看见了金子一样看着她,双眼冒光:“你的时务策!做得很好!”
大浪淘沙,始见真金。现在的魏琳就是蔡祭酒唯一的希望。
他指着卷面上的文字,问道:“你说现在的科目和考试还不够细致,那照你所想,应该如何呢?”
现今官学不显,私学不兴,就算是世家大族的子弟,也更倾向于在族学中学□□为了拉拢贵族,重启了国子监。
蔡祭酒被皇帝拎过来上任,目前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充满了干劲。
听到这个问题,上辈子饱受填鸭式教育的卷王魏琳提起嘴角,露出高深莫测地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