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分大、中、小考试,小考为幼儿启蒙后所考,合格者升入小学;中考为小学学生所考,合格者升入中学;大考亦是。”
蔡祭酒严肃了起来:“现今考试也分大经、中经、小经,有何不同?”
大夏把《诗》、《书》、《仪礼》等书分为九经,又将这九经分为大经、中经和小经,国子监的学生等级就按照所学的经来划分。
魏琳答道:“大中小学与九经划分相同,但加设乐、体、书、算和实践等科目。”
蔡祭酒不解道:“国子监有书学与算学等科。”
魏琳摇摇头:“若只通九经,而不知庶务,就举个简单的例子,任职户部却看不懂账目,还要从头学起。”
世家大族坚持不懈地给朝廷塞人,她所说的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那实践又作何解?”
“不经过实践,又怎么能了解实事呢?一县县令不知时令,农忙时节征收徭役,也会造成大乱。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蔡祭酒念念有词,两眼放光。
魏琳擦了擦手心的汗,一不小心就嘴瓢了。
陆游先生,对不起!
她想了想,还是给欣喜上头的蔡祭酒泼了一盆冷水,说道:“如此改革学校制度,虽然可以培养通实务的人才,但需要庞大的学生数量。”
现在根本没有那么多读书人。
“确实。”蔡祭酒点点头,摸着自己的长须道,“但可从国子监开始。”
“除增设科目外,你写的这个考试排名的方法,也很好。”
让这群学生狠狠地卷起来!
魏琳想到齐沐,默默叹口气。蔡祭酒看见她如此,误以为她还有话说,便又问了问她。
现在的科举并不那么受人重视,也是因为世家大族垄断着知识来源,世家里藏书丰厚,但平民百姓这辈子都不一定能看到一本书。
书卷基本都是手抄,书价昂贵,百姓们负担不起。
蔡祭酒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他不仅想培养出大才,还想让普通人也能读上书,不然也不会去平民区走访了十几天。
他想让他的门生遍布天下。
“难道有解决生源的办法吗?”
魏琳想了想,点头道:“有。”
“是什么?”
“活字印刷术。”
……
赵博士在门外站了半天,终于看见个子小小的少年走了出来。
“到底怎么回事?”他仍然是那副气呼呼的模样,胡子一抖一抖。
魏琳笑眯眯道:“好事,是好事。”
改革国子监的事情,还要蔡祭酒上表章奏,一时半会儿还解决不了,但魏琳仍然被安排了任务。
她向赵博士解释道,三日后的旬考,她要负责安排考试排名的相关事宜。
不是单单四门学的排名,而是把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拉通,一起排名。
这件事别人没有做过,她要给所有人打个样。
赵博士刚放下心来,又跳起来踹她,气急败坏道:“虽然你得祭酒看重,但是!你上次只考了下等!”
国子监的考试等级分为上、中上、中、中下和下五个等级,她和齐沐抱团,都只考了下等。
魏琳灵活地躲过这一脚,捞起衣摆就跑,边跑边回头喊道:“我下次一定会考的很好的!”
“你最好是!!!”赵博士冲着跑远的少年怒吼。
等到魏琳跑回自己的房间,看见桌面上摆了崭新的一卷纸。
她乐了一会儿,又坐下来,提笔开始写活字印刷术的方法。
活字印刷术她只了解了大概,便写到以铜为原材料,如何用活字进行排版印刷,至于怎么制作出能使用的铜活字,她不知道,那是蔡祭酒和工匠们快来该操心的事。
专业的事就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现在只有雕版印刷术,而且应用得很少,并且耗时耗力,印几次就废掉了。
魏琳写完,捞起纸吹了吹墨迹,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
感谢历史老师给她放的活字印刷视频!
她相信干劲满满的蔡祭酒一定可以做到的!
做完这些事后,已经是日暮时分,魏琳起身去敲隔壁的房门。
“三郎,走,吃饭去!”
齐沐一脸呆滞地走了出来,靠着她的肩膀慢慢往前挪动,像是被吸干了精气一样。
魏琳拍拍他的脑袋,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还不都是因为你!”
齐沐突然弹了起来,“你你你”了半天,又泄下一股气,幽怨地看着魏琳。
他看了整整一下午的书!整整一下午!
他俩身量还没长高,并排着坐在第一排,齐沐心里想,他多看点书,说不定能帮魏琳作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