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外传(171)

这个男孩有几分像平清远,但恐怕更多的还是像他的母亲吧。

只是,这个男孩剔透俊秀得如同仙童一般,也冷清无情得有如仙童一般。

平清远不曾伸手抱他,而他也对平清远视而不见——或者说,对所有人视而不见,即使是那名抱他的嬷嬷,也不能让他露出半分表情。

李蕙仙走了一段路,忽而觉得有些不对,略略侧过头,却见伏明伦站在那丛芍药花前,低着头不知在看什么。

她不便太过注意伏明伦,心中虽然诧异,但还是收回了视线。

田御医诊脉之后,无奈地认可了两位莫医官的看法。小世子的确是心疾,或许是悲痛过度,不愿意面对姚夫人已逝的现实,所以封闭了自己的心智。

言外之意,除非姚夫人复生,否则恐怕很难让小世子恢复神智。

李蕙仙却注意到,即使是他们提到姚夫人时,平林也没有任何反应。

她有些困惑不解。如果真是因为姚夫人而神智失常,平林不应该是这样的反应吧?又或者是因为,在平林面前,很少有人用“姚夫人”三字来称呼他的母亲,所以他才不会对姚夫人这一称呼有所反应?

伏明伦一直在仔细打量平林。

直到出了别院,伏明伦才向平清远说道:“小世子骨骼清奇,大有出尘之风。可惜心智闭塞,有如乌云蔽月。医家手段既然都不管用,节帅有无考虑过,延请一二位世外高人来看一看?”

田御医与两位莫医官的脸色都不太好,但也无法反驳伏明伦的这番话。

平清远道:“南华寺法性大师精晓医术,更熟谙驱鬼辟邪之道,曾经亲自前来看诊,只是仍然无能为力。”

南华寺乃是当年六祖慧能弘法传道之处,向来被尊为禅宗南派祖庭。法性大师乃是住持法德的师兄,向来以医术高明、佛法精深传诵于世,,既然请了他来,还无能为力,可见得小世子这病,确是无法可想了。

伏明伦却微笑道:“佛道两门,各有神通。”

平清远沉吟不语。

韶州四镇,因有南华寺在此,向来是禅宗重地,道家各派,自愧不如者知难而退,不屑争斗者绕到而去,鲁莽闯入者铩羽而归。所以平清远委实不曾延请到道门中的奇人异士前来为平林诊治。

大莫医官忽而问道:“岩松子道长必定精通药理吧?药理医理,一脉同源,想必岩松子道长的医术,定然也有独到之妙。”

伏明伦叹道:“若是节帅无意让小世子拜入道门,还是不要请岩松子前来为好。”

平清远微异:“哦?”

伏明伦并不多言,转过了话题。

平清远若有所思,不过也没有接着问下去。

李蕙仙不觉又看了看伏明伦。伏明伦话语之中大有深意,令人深思。

这一次的诊治,虽然确认了伏明伦的丹药并不能对世子平林的心病有所作用,但平清远还是很诚恳地邀请伏明伦入幕。

伏明伦颇为意动,答应在韶州暂留一段时间,帮着平清远招待唐国的送婚使,然后再决定是否成为平清远的幕僚。

五、夜雨闻笛

虽是新婚,平清远下午仍要前往节度使衙门处理军务政务。近年来韶州四镇虽然渐渐平定,但是居安思危,平清远从来没有放松过练兵屯粮、整顿商道、清理盐铁、肃清匪盗以及增长丁口这种种大事。时近端午,台风将至,又逢平清远新婚,韶州城中龙蛇混杂,比平时更要多几分警惕。

如果韶州出现动荡,又或者平清远有个闪失,无论唐还是汉,抑或是楚主,都会很乐意将韶州四镇纳入怀中。

平清远并没有带着李蕙仙去节度使衙门见他的幕僚们。

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李蕙仙可以关注后院中的一切,包括那位病废的世子,但是不能沾染前衙事务。

于嬷嬷愤愤不平地抱怨道,当初姚夫人可是能够参赞一切军务,轮到自家郡主时,连前衙都不能去,未免太过分了。

李蕙仙叹了口气:“嬷嬷,不要总是将我和姚夫人比。我们是不一样的。”

在于嬷嬷她们看来,李蕙仙出身高贵,贤惠美丽,又是平清远派了自家的长史千里迢迢远赴江宁求娶的新娘,无论如何,也不应该站在姚夫人之下。

可是,从小梅关一路行来,李蕙仙已经明白,韶州四镇之中,姚夫人留下的痕迹如此之多,如此之重,恐怕是任何人,甚至于平清远也无法抹去,无法遮盖的,更不用提初来乍到的自己。

她已经习惯了在重重阴影之下小心生存,原以为出嫁之后会是新的天地,却不曾想到,在韶州天空之上,有一片更大的阴影,虽然薄如蝉翼,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上一篇:补天下一篇:国公夫人的骗婚日常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