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记点点头,“小姜说的有道理。”
姜音第一次念的时候林书记就觉得这合风险太大了。
但是木仓打出头鸟,护士机械厂的人都没说呢,他一个县城的插什么嘴。
既然现在姜音开了这个头,他立马顺势说出自己的顾虑。
沪市那边的人沉吟了一会,说:“这件事我需要跟领导讨论一下,小姜同志,麻烦你们跟托马斯先生说一下。”
“好的。”
等何主任走后,赵寅想再去看看他们带来的机器。
上面操作面板都是英文,姜音便和他一起走过去,告诉他每个部位都是什么。
赵寅过目不忘,空间立体感好。
姜音说了一遍,他就已经在脑海里将机器的内部构造、如何运转演示了一遍。
想明白后,赵寅皱眉,这机器根本不如拿什么托马斯吹的那么厉害。
不多时,何主任带着沪市机械厂副书记过来了。
副书记黄广仁看了一圈,然后朝姜音招招手,“这位同志,你是翻译对吧?”
“是的。”
“老何,原合同给我看看。”
这位书记也会外语,不过是哑巴英语,听说能力一般,读书能力还是不错的。
第一遍看的时候,他都没发现姜音提出来的问题。
又回过去看了一遍,发现这里真是大坑啊。
“同志,你把你的提议跟托马斯先生说一遍,看他们能不能接受。”
“好的。”
姜音翻译了一遍,原本还优雅懒散的几人瞬间跳脚,表情夸张,叽里咕噜说了一堆。
翻来覆去就是说他们竟然不信任他们。
还说他们公司不管和哪家公司合作,签订的合同都是这样的。
说完还列举了几个在国际上都很有名的大公司。
最后放下一句狠话:“我在你们身上没有看到合作的诚意,如果不是有意合作,我们也没有聊下去的必要。”
大家一听那些公司的名字,再被他们一威胁,又动摇了。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第84章 回娘家
这么大的事情副书记也不能做主,最后又请示正书记。
沪市机械厂书记就指望这次引进外国设备提高产能、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刷刷成绩,好在退休前再往上挪挪位置。
权衡一番后,想着这次也不是就他们沪市机械厂在跟这家公司合作。
要是真出问题了,大家一起合起伙来找他们,还怕找不到人?
“行了,就这样,签吧,最好在年前让他们把货送到。”
这就是他今年的成绩。
说完又继续回去开会了。
一把手都拍板了,其他人也没什么好说的。
“老林,这是你们的合同。”
林书记接过,又把姜音翻译的中文版本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越看越觉得问题很大。
这次可把他们厂老本都掏出来了,要是出什么问题,他们厂子可就完了!
林书记深吸一口气,问:“赵寅,刚才你研究机器研究了那么久,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赵寅微怔,随即快速把自己的结论说了一遍。
机器根本没有之前宣传的那么先进,他们现在的设备改进一下,能达到同等效果。
高寒虽然平时跳脱了一点。
但人有真本事。
刚才赵寅研究的时候,他也跟着一起在观察。
“我和赵寅想法一样。”
“嗯。”
林书记应了声,看着那台擦到反光的设备,没说话。
他是干技术的,看着县城机械厂一点点起来。
比起成绩,他更在乎的是他们自己的厂子。
那边又在催,林书记扬起笑,把合同递了回去,“不好意思啊老黄,我们这次就不订了。”
黄书记早就料到了,“不好意思啥,不订就不订吧,就是你们白跑了一趟。”
刘安康:“是啊,从那么远的地方坐车过来都要一天吧,正好趁这次机会看看沪市,以后说不定都没机会了。”
现在出门去哪里都要介绍信。
多少普通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特么是他们县城乡镇。
说这话时,刘安康带着浓浓的优越感。
乡下人就是乡下人,没有见过世面、上不了台面。
真以为引进国外机器是件容易事,这次就不订了,以后还能订到?
差距就是这么拉大的。
还有那叫赵寅的,真以为自己是天才了,看一遍就能把他们县城机械厂那些老旧的机器升级到跟国外一样的水平?
牛皮也不怕吹破!
林书记笑笑,没说话。
既然不订,他们也不想继续在沪市机械厂待着。
说了一声后就走了。
“赵寅赶紧的。”
一出机械厂的大门,原本端着的林书记立马变脸,急促道:“刚才的示意图你记下了吗,还有小姜,你刚才翻译了那么多遍,都记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