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记知道赵寅的记忆力有多变态。
所以赵寅一说那机器他们自己都可以升级到那样的水平,林书记心里就已经有了决定。
“记下来了。”
赵寅和姜音异口同声道。
两人对视一眼,都浮起浅浅笑意。
一旁的高寒等人:“......”
这小年轻,咋在大街上都能眉来眼去呢?
正事要紧,大家也不着急去吃饭,先让赵寅姜音回去把那设备图画出来。
高寒也在一旁看着。
林书记黄主任和乔主任在另一间房,几人面色都很凝重。
虽然林书记刚才那么说了,但是大家心里都没底。
特别是黄主任,赵寅和姜音可是他推荐的人啊。
万一沪市机械厂引进的设备没问题,他们这边设备复制不出来,那不是闹了大笑话?
黄主任已经开始在心里求神拜佛了。
一求赵寅他们靠谱。
二求......咳咳,沪市机械厂引进设备不要太顺利。
赵寅不仅将说明书上的图原原本本画了下来。
还按照什么托马斯先生演示的机器运转程序,把内部构造也都画了下来。
足足画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
等拿给林书记他们看时,几位老领导都饿的开始啃馒头了。
“辛苦了辛苦了,我看看。”
林书记接过笔记本,将手里的馒头放回饭盒里,戴着老花镜,细细研究。
看完之后,林书记脑海中浮现出两个大字——就这?
他自己也是干技术出身的,赵寅的构造图画的很清楚,一眼就能看出来。
虽然有两个位置他不太懂,但运行原理和老毛子之前留下来的书里写的一样啊!
这下,原本只有百分之三十的把握,现在已经有百分之五十了!
林书记连连点头,“咱们明天就回去,这件事就交给赵寅高寒你们组,一个月的时间够不够?”
高寒赵寅对视一眼,“够。”
“那就行,去吃饭吧。”
饿死他们了。
“林书记。”
赵寅看了姜音一眼,说道:“姜音父母在这边,她去我们那插队半年了,好不容易来一次,我们想去看看她父母。”
“那是应该的。”
林书记点头:“快去吧,小赵这是你们结婚后第一次去老丈人家,别空手去。”
“哈哈哈哈哈哈”
他们都是当长辈的,孩子一离开就是大半年,肯定想孩子。
“谢谢林书记!”
姜音眉眼弯弯,眼眸灿若星辰,看的林书记都想自家闺女了。
姜母在高中当老师,姜父在运输厂。
学校的房子紧俏的很,不仅难分到,而且还小。
相比之下,运输厂分的房子就好多了。
当年分房的时候两口子只有一个指标,比较过后,一致决定选运输厂那边的房子。
房子在三楼,两房一厅,前面没有遮挡,采光也好。
赵寅去的时候都感慨,不愧是效益最好的运输厂。
环境比县城机械厂家属院好了不少。
他还要更努力,给姜音住上更好的房子。
家属院里都是熟人。
姜音刚和赵寅走进去,就有人看到他们了。
“这不是老姜家的小音么?”
“唉哟,还真是!小音回来了!”
“还带了个人啊!”
“哎呦,小音带了丈夫回来!”
姜音顺着原主的记忆一一叫人,大家笑着寒暄,心里是大大的疑惑。
这小音,咋去乡里待了半年,还变标志了?
还有旁边的男人也是,这外形条件,一点都不像乡下的泥腿子啊!
第85章 父亲还是那么听母亲的话
姜音在来之前就给姜母发了电报。
姜母知道他们今天过来,一早就去菜店买了菜,还买了一条鲈鱼。
两口子今天都调休了,坐在家里等姜音赵寅他们过来,过一会就走到走廊处往外张望,看他们来没有。
姜母看一会就叹口气:“怎么还没来啊,是不是被什么事情耽搁了。”
姜父在围裙上擦了下手:“说了来肯定会来,赵寅他们来是有工作,肯定工作忙完了再来。”
这也是。
但知道是知道,心里还是着急啊。
走的比较近的同事邻居都知道姜音他们今天回来。
做饭的时候也一直往里瞄呢。
这下乡当知青了,还没到过年就自己回沪市、还是因为工作回沪市,真的太少太少了。
一百个里都找不出一个来。
大家都等着看呢。
临近一点,姜父又给鲈鱼换了盆水,下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姜母眼皮子一跳,连忙跑出去往下看。
真是姜音他们来了!
“快快,小音他们来了,赶紧把鲈鱼和虾都蒸上!”
姜父也不禁露出笑,“知道了,我现在就去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