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嫣微微一怔,她望着谢静熹不再年轻的眼神,只是轻声说道:“杀伐固然造孽,可杀伐并非无端,当今乱世,山河难定,唯有以杀止杀。”
谢静熹听着她坚定却又柔和的声音,轻轻笑了笑。她握着桓嫣的手,另一只手揉了揉桓圣嘉毛绒绒的脑袋。
“嫣嫣,阿爹阿娘老了。”她有些遗憾,“从舒城一路走来,再入这建邺城。我才突然发现,我心底再无少时打马城中过的少年意气,我才切实感受到,岁月倥偬,年华不再。”
桓圣嘉不太懂,只紧紧抱着谢静熹的胳膊不愿松开。
桓嫣想要开口宽慰几句,只是谢静熹望着她温柔地摇了摇头。
“这并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生老病死,不过是众生态。”
桓嫣一时间说不出什么“阿娘尚还年轻”这般哄人的话,纵然此刻桓潮生、谢静熹已经做到了南楚的至尊之位,可是不可能挣脱生死的法则。
桓嫣也不能,这世上所有人都不能。
然而于他们而言,最是无力地便是清晰地感受着身体中的生命的力量渐渐流逝,而自己明知道却无能为力。
谢洵进到宫殿时,恰好听到谢静熹的话,他心底微微颤着,刺痛着却又无力着。
谢静熹见他走来,她抬手挥退了殿中伺候的宫婢。
她笑问道:“今日可是又去礼部转了一圈?”
桓嫣同谢洵的婚事无需他们自己操心,一切皆有礼部官员主理。
只是谢洵唯恐礼部官员哪儿有纰漏,便时常前去转一转,像是监工一般,礼部尚书的脸色便没好看过。
谢洵不禁有些心虚:“就去看了一会儿。我便去奉天殿帮陛下看了会儿折子。”
谢静熹不禁挑了挑眉:“是吗?少见你能有安心在陛下身边待着的时候。往后你与嫣嫣成婚后,也需常常回宫来看看。”
谢洵坐在桓嫣身侧,难得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娘娘放心,我与嫣嫣会时常回来。”
桓嫣忍不住问:“你老往礼部跑做什么?你又不懂成婚之事。”
谢洵在她耳边轻声说着:“不懂我也得看看,他若敷衍了事我找谁说理去。”
桓嫣轻轻拍了拍他的胳膊:“好好说话。礼部的人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在此事上敷衍?”
帝后赐婚,皇家嫁女,郡王娶亲,礼部怎敢敷衍?只怕此刻他们头疼规制还来不及。
“我得看着,这是你我的婚礼,我从头到尾都得看着。”
他望着她满是诚炽,桓嫣微微一怔,目光不自然地与他错开。
谢静熹在一旁听着二人说话,心中的淡淡感慨散去,嘴角不觉微微上扬,她起身理了理裙摆。
“今日春和宫中的折子便由你二人看罢。”她笑道,“我去奉天殿陪一陪陛下。”
桓圣嘉撅了噘嘴,她有些不开心道:“阿娘,那我呢?”
她虽然喜欢同桓嫣待在一起,但最近一点儿也不像和桓嫣、谢洵二人在同一屋檐下相处。
谢静熹望着桓圣嘉,她抬手轻轻抚了抚她的小脸:“你可以去奉天殿陪我与你阿爹,可以跟着你姐姐与姐夫,可以去柔仪宫看女官处理公务,还可以去懿文殿与先生读书、回自己的寝殿休息。”
她与桓潮生只能陪她走很短的一段路,桓嫣与谢洵或许能陪她走得久一点,但是往后更长的路却还是要让她自己走的。
桓圣嘉抿了抿唇,她道:“那我还是去柔仪宫看简简姐姐他们处理公务吧!”
她带着奶娘和身边伺候的宫婢,昂着脑袋离开了春和宫。
谢静熹微微晃神,她轻轻一笑,便也带着宫婢离开了。
看着先后离开的二人,桓嫣微微失神。
“谢元石,我从前曾想,人生本是苦旅,许多时候都是踽踽独行。但后来我发现,这世上真的有能身心相守、共赴白头的两人。阿爹与阿娘便是这样的人。”
这世间夫妻或能共赴白头,但少有能身心相守者,多的却是同床异梦、是心有两意。
谢洵轻声道:“愿你我亦能身心相守,共赴白头。”
第108章
建武元年周楚两国于中秋之日签下议和书。
时日, 辅国公主与江夏郡王大婚。
天还微亮,桓嫣便宫婢从被窝中拉了起来,身边的老妪见她依旧是寻常睡眼朦胧的惺忪模样, 半点没有大婚的紧张与娇羞,不禁掩唇轻笑地望着。
老妪是谢静熹少时便跟在她身边照料的,隆昌宫变侥幸的活,此后便一直在宫中此后,直到桓家军入京,她又回到了谢静熹身边。当日送嫁谢静熹,今日又送嫁桓嫣, 是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