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潮生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你才在军中历练几日,邓县这般要隘,桓家军中,唯有入行伍三年以上,比拼中得甲等的将士,才有这资格前去。”
换言之,因邓县对周齐战事的重要性,驻守邓县的将士是整个桓家军精锐中的精锐。
桓嫣沉着气,冲着桓潮生郑重其事地单膝跪道:“大将军,末将请求同往。”
桓潮生看着满是坚定的桓嫣,许久方才舒了一口气:“那便去罢。”
鹰隼既然已经学会了飞,老鹰哪有阻拦的道理。
第67章
暮春时令, 融融暖意笼罩着整个庐江。
将军府中,桓嫣同桓潮生、谢静熹用过晚膳后,三人便在花园的亭子中烹茶闲话。
“嫣嫣早便想去邓县, 我去岁还与她说,待她通过教考,便能虽将军去邓县。”谢静熹笑道,“却不想将军后来只让她在舒城城郊的大营中。”她目光落在桓潮生身上。
在府上的桓潮生没有了在军中时刻紧绷的状态,他半倚在圈椅上,轻笑道:“桓家军中,但凡是有些雄心的将士, 哪个不想去邓县?嫣嫣才在军中多久, 若她未得到军中将士认可便去了邓县, 只怕在军中更难以服众。”
谢静熹看向桓嫣,她正乖巧地坐在谢静熹身旁,捧着一碗酥酪, 尝着甜腻腻的味道,眼眸弯弯便似月牙一般。她不禁抬手揉了揉桓嫣的脑袋。
“既是如此,将军怎么这回愿意带着嫣嫣同往了?”谢静熹笑问道。
桓潮生道:“此去邓县, 嫣嫣只作我亲随同往。况且此去只为布防,
“虽是布防, 将军亦不可掉以轻心。”她温声提醒道。
桓潮生道:“陆寒川对战北狄虽势不可挡,但他想北边战事已结束便调转兵马与齐国开战, 多少是有些异想天开了。”
桓嫣道:“可若陆珩打邓县是为父亲报仇呢?”她蓦然开口引得桓潮生与谢静熹双双侧目。
桓嫣拧着眉, 即便她有前世的记忆, 但关于陆珩与桓潮生邓县之战的事宜, 她只知晓最终战果,这当中陆珩究竟是以何法攻下邓县?邓县之战时, 桓潮生究竟是在城中抵挡中战死,还是在带兵驰援时为陆珩所杀?
这一切桓嫣都并不清楚。但她几乎可以肯定,陆珩或许有着上一世的记忆,他攻打北狄出奇的顺利,今生的陆珩只怕对邓县、对桓潮生的首级,更加视之为囊中之物了。
“嫣嫣何出此言呢?”桓潮生道,“陆寒川虽是镇北军之主帅,可自主对北狄作战。但他若想调军南下,周国皇帝未见得同意,也未见得放心。”
桓嫣不禁微翕着唇却不知该如何开口。听闻前世陆珩便是在打退北狄之后,带着半数镇北军未听调令,直接由北境南下,打得邓县措手不及。
谢静熹望着一脸担忧的桓嫣,抿了抿唇,开口说道:“嫣嫣所忧之事,也不无道理。陆寒川虽用兵老道,可其年岁与元石相仿,他便是再少年老成,亦有冲动之时。而往往这样的冲动是最难预料的。”
“这些年来,陆珩从未忘记镇北王是死在阿爹手上。”桓嫣轻声说道,“这些年来,他一刻都不曾忘记与桓家军的仇恨。”
谢静熹凝眉不知在深思什么,桓潮生轻叹着,面上露出一丝怅然。
桓潮生考量了一番,郑重道:“如此,便只能让北边的暗探盯紧些了。”
谢静熹颔了颔首,只是她担忧道:“自古以来,守城一方总是被动。且那镇北军剽悍之名响彻天下。将军可是想好了应对之法?”
桓潮生轻叹道:“守城已是下下之策。上策还得是在镇北军过寿城关后,奇袭将之打退。”
寿城关乃是北周在周齐边境的门户,这些年来一直为靖远军所把持。
桓嫣闻言想起了十六年前,她尚未出生时,桓潮生与老镇北王那一战。
“是否便如十六年前老镇北王的应对之策?”
十六年前老镇北王攻下邓县后,本想南下一举攻入建邺,桓潮生带着桓家军及时赶到,老镇北王为免被围城,便欲在桓家军集结之前予以痛击,从而打击桓家军之锐气。
桓潮生想起这番往事,眼中浮现了几分笑意,他点了点头。
桓嫣凝眉道:“只是十六年前,镇北军的奇袭能最终为桓家军所破。”
谢静熹道:“当年,在镇北军攻下邓县之前,城中桓家军便将粮草一把火烧了。镇北军本是疲劳之师,又无粮草补给,虽是奇袭,初时虽给桓家军造就了几分困扰,但你阿爹帐下苏将军临危不乱,未多时便平定了镇北军之奇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