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知晓的,谢静熹可是严令禁止桓潮生碰酒,便是中秋团圆的好日子,她也只让桓潮生小酌一杯,绝不能多。便是桓潮生有心多饮,谢静熹一个眼神,也能叫他乖乖放下酒杯。
酒窖之中忽而洒进天光,桓潮生与谢洵亦是在一片醉意朦胧中挣开了眸子。
桓潮生神思尚未归位,他挣扎起身拍着身旁的谢洵:“石奴,你我在饮一坛!”
“还要喝?”谢静熹冷不丁出声,她动了动手腕,手上竹条发出声响。
桓潮生猛然清醒:“公主。”他懊恼地看着身前的谢静熹。
谢静熹手上的竹条已经毫不留情朝着桓潮生招呼过去了。
桓潮生口中讨饶着:“公主莫打,我往后再不喝了。”
谢静熹冷笑一声:“你猜我可信你?”
桓潮生躲藏着逃出了酒窖,谢静熹提着裙摆攥着竹条在后边追着。
谢洵坐在酒窖的地上,呆愣愣地看着眼前这一幕。
桓嫣上前扶起谢洵,她满是揶揄道:“兄长和阿爹胆子可真大,只怕阿爹这回可不好在阿娘那儿过关。”
谢洵就着桓嫣的手起身,他缓过神来嘴角带着笑意。
他看着桓嫣脱口而出道:“父亲可是说,在这家中,他才是一家之主。”
桓嫣闻言眸子霎时亮晶晶的,望着谢洵反应过来后不自在的模样,姝丽的笑靥便像是骤然绽开的花。
第50章
又是一年上元佳节, 舒城虽位于周齐之边疆,可上元热闹的气氛却半点没有少。
舒城的城门早早关上,城内灯会佳节好不热闹, 而城门口戍卫的将士却依旧警惕着。
将军府中亦是喜意盈盈。桓嫣喜着红衣,谢静熹亦是,今日母女二人像是约好了一般,穿得皆是谢洵送来的那几匹银朱色浣花锦制成的直裾。
桓嫣不曾见过舒城的上元佳节,谢洵亦然,桓潮生与谢静熹便有意带着两个小的出府去逛一逛灯会。
谢静熹拉着桓嫣笑道:“一年过去,我们嫣嫣竟长高了这么多。”
同初到南齐时桓嫣细瘦伶仃的模样相比, 她如今却是圆润高挑了许多。一袭丹朱衣裙, 衬得她灼而不妖, 面若桃花。
谢洵正同桓潮生言说着什么,听到谢静熹与桓嫣说笑着从里间出来,回眸便看见灼灼红裳、似若晓露芙蓉的桓嫣, 他从北周带回来的小姑娘如今愈发明媚了。
谢洵心漏了半拍,他耳垂微红,下意识目光瞥向别处。
桓潮生面带笑意上前牵过谢静熹的手, 自谢静熹出来, 他眼中便只有她, 便也不曾注意到谢洵那微乎其微的异样。
谢静熹淡淡睨了一眼谢洵,意味深长, 只是她不曾说什么。
-
那金黄如圆镜的月亮便低低地嵌在夜幕中央, 各式各样的灯笼照映得满城皆是一片光亮, 那些灯笼虽不及洛京的灯笼精美, 却也别有一番意趣。
舒城之中不少人都认得驻守此境二十多年的大将军,但今日桓潮生穿着寻常的武袍, 亦是低调出行,故而便是有人认出了他,亦不曾上前打扰,倒是有不少人对与他同行的谢洵与桓嫣多有好奇。
谢洵生得俊俏,舒城民风有淳朴开放,他们一路行来,已有不少未婚的姑娘朝着他暗松秋波。虽然他紧绷着一张脸,冷地堪比数九寒冬的天,但依旧还有胆大的姑娘,上前往他怀中丢荷包帕子。
桓嫣走在他身旁,笑看着他的窘状,便是跟在他二人身后的悠闲逛着的桓潮生与谢静熹见了都不住轻笑。
谢洵被扰得不胜其烦,只得带上了彩绘的面具。
桓嫣调笑道:“兄长在舒城这般受欢迎,更该大大方方把脸露出来才是,说不定我那未来嫂嫂便在这些胆大而不忸怩的姑娘中。”
谢洵隔着面具瞪了满是揶揄的小姑娘一眼。
可谁知桓潮生闻言亦是说道:“嫣嫣这话说得不错,元石早已过了及冠,也该相看人家了。”
谢静熹眉角微挑,她饶有兴致看着略显紧张局促的谢洵,也不开口,只浅笑看着桓潮生与桓嫣调侃他。
“兄长莫不是害羞得说不出话了?”桓嫣笑道。
桓潮生瞪大了眼睛:“元石,你身为男儿,自该胆大点,怎能如此害羞?”
那彩绘的狼形面具之下,谢洵面色通红,他气恼地瞪了桓潮生一眼,却不敢看向桓嫣。
“行了。元石的终身大事,他自己心中有数,你便莫要在这说道了。”谢静熹轻轻扯了扯桓潮生的衣袖,她对二人道,“我同你阿爹去别处转转,元石你自照看好嫣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