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霄恒说罢,便以头触地,重重地叩拜了下去。
靖轩帝看着赵霄恒俯下的背脊,一时心情复杂,两人之间明明只隔了一丈多远,却好似一条永远也无法跨越的鸿沟。
靖轩帝无力地闭上眼,幽声道:“滚出去,别再让朕见到你。”
午后的阳光格外刺眼。
赵霄恒走出福宁殿时,整个人都有些摇晃,福生担心地走上来,想扶赵霄恒,却被他抬手制止。
赵霄恒苍白着脸,心不在焉地走下台阶,忽然听得一声熟悉的呼唤——“殿下!”
他慢慢抬起眼帘,却见宁晚晴立在台阶之下等他。
宁晚晴见赵霄恒面色难看,便拾阶而上,很快走到了他的面前,“殿下,你没事吧?”
宁晚晴见赵霄恒不说话,眼眶也有些发红,不禁秀眉微蹙。
赵霄恒静静看着宁晚晴,半晌,才声音沙哑地开了口,“晴晴,如果孤失败了,他们可会怪我?”
这一刻,赵霄恒不仅是靖国太子,还是宋家后人,有那么多枉死的人,都在等着他翻案,等着他让真相大白于天下,可他……终究没能做到。
宁晚晴鼻子微酸,声音也有几分哽咽,“不会的,殿下已经尽力了。”
赵霄恒虚弱地笑了下,还未开口,便倒了下去。
第103章 不负相遇
东宫。
宁晚晴凝视着赵霄恒沉睡的面庞, 问道:“殿下如何?”
太医连忙答道:“太子妃,殿下之前遇刺受伤,本来就没有彻底痊愈, 又连着忙碌了多日,情绪起伏之下,这才晕倒了……微臣开两副安神的药,殿下只要喝了,好好休息两日,便能痊愈。”
宁晚晴微微颔首,道:“有劳。”
太医便安静地退下。
宁晚晴伸出手来, 轻轻抚上赵霄恒的面庞。
刚刚认识他时,他总是笑得温和无害, 当她嫁入东宫之后,才发现, 真实的赵霄恒, 因为背负得太多,是很少能轻松笑出来的, 他待人接物,总有种看破一切的通透感,与内心深处的宁晚晴,是极像的。
“元姑姑。”
元姑姑应声而来, “太子妃有何吩咐?”
宁晚晴沉吟了片刻,道:“本宫记得,钟禧宫的木匣里, 还放着一把油纸伞?”
元姑姑回忆了一瞬, 答道:“不错,那是一把特制的油纸伞, 相较于寻常的伞更大,够两个人并肩而行,是珍妃娘娘曾经常用的。”
宁晚晴轻轻“嗯”了一声,道:“将这把伞,给父皇送去。”
元姑姑愣住了,忙道:“太子妃,可是官家对娘娘的死心有芥蒂,已经多年不踏足钟禧宫了,当真要将娘娘的伞送去么?”
宁晚晴认真点头,道:“也许,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
-
赵霄恒走后,靖轩帝在福宁殿枯坐了许久,才缓缓起身,回到了御书房。
御书房中的折子堆积如山,但靖轩帝却没有多少心思批阅,好半天才盖上了一本折子。
李延寿见靖轩帝有些疲累,便道:“官家,不若先传膳,顺便休息一会儿吧?”
靖轩帝摇了摇头,冷着脸道:“不必了。”
李延寿见状,也不好再劝,只得继续地守在一旁。
片刻之后,李玮叩门通报,“官家,太子妃送来一个匣子,说是献给官家的。”
靖轩帝听罢,不禁有些疑惑,“匣子里放的是什么?”
李玮道:“小人不知。”
靖轩帝思量了一会儿,道:“罢了,呈上来罢。”
于是,李玮便将匣子送到了靖轩帝面前,李延寿走上前去,抬手将匣子打开,一柄天青色的油纸伞,便展露在眼前。
靖轩帝看清了这柄油纸伞,顿时微微一怔,他下意识将伞拿了起来,这伞已经有些年头了,伞衣上的图案虽然有些褪色,但整体却依然保存得完好无损。
靖轩帝手指触到油纸伞,不禁陷入了回忆当中……
那一年,他与宋楚珍新婚不久。
那个春日的雨水,格外频繁,靖轩帝有时去御书房议政没有带伞,不想叨扰旁人,便会在先帝的御书房外,多待一时半刻,待雨小了再回去。
有一回,他被细雨淋湿,患上了风寒,她便心疼不已地照料了好几日,后来,每逢下雨,她便会主动为他送伞。
即便靖轩帝舍不得她多跑一趟,她也不肯听劝,只道:“在民间,若丈夫外出谋生之时,逢雨难归,妻子便会打伞去接。夫妻二人,一起踏雨而归,不也是一件乐事么?”
后来,只要下了雨,即便身旁伺候的宫人备了伞,他也会立在廊上,多等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