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渣过的侍卫成了敌国战神(23)

他回过头去看从玉,正望见霍丞霄攀着从玉肩膀,亲热地耳语,伸手指点夜空的碎星。漫天烟火之下,从玉被他逗得发笑,像朵不染尘泥的白昙花。

显然不是他这等身份配得上的。

“你说,老天爷是不是很不公平,”琴清的嗓音轻轻的,须臾消散在烟火中,“要是我们也有好出身,兴许就能堂堂正正在他们身边了。”

--------------------

求求收藏呜呜呜呜qwq

第12章 心愿

下雪了。

今冬的第一场大雪,纷纷扬扬,来势汹汹。琉璃瓦顶上,嶙峋的梅枝上,覆着厚厚一层白。

惯例,十月末的时候,三省六部的高官挑一天上内阁议事,主要便是述职,向皇帝禀告今年的政绩。

李从玉坐在龙案后,底下左右两排交椅,坐满紫袍红袍的官员。这些官员不仅身居高位,把握朝政命脉,更是大殷几大显赫世家的首领。

从他右手边过去,依次是二舅霍子璋,中书令赵栩,尚书左仆射杨言霆,尚书右仆射萧徵。

这四位,官拜宰相,都是权倾朝野的大人物。光是坐着,便叫人大气都不敢出。跟他们比起来,左边那排穿红袍的六部尚书,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李从玉畏寒,手里捧着热滚滚的茶水,脚下正有小太监添置上好的金丝火炭。他咽了一口茶汤,驱散几分寒意,懒洋洋地开口:“今日小朝,诸位爱卿不必拘束。大雪天寒,有话早些开说,也好早早出宫。”

登基三年来,每次年末小朝不过是走个过场。李从玉没有实权,大事小事由不得他做主,三省六部在这一天拣些重要的跟他说一说,他听着约略没有毛病,就算过了。

彩暄捧着一摞奏本到龙案跟前,李从玉捡了皮面上的拿来看,底下的中书令赵栩便开口了。

“陛下,今晨玢州传报,州域暴雪肆虐,已有死伤,请朝廷速速施援。”

李从玉翻看赵栩的折子,眉头拧起:“玢州的雪灾二十天前不就上报了吗,朕叫户部赈灾了,怎么又报?”

户部尚书抖抖索索站起身:“臣启禀陛下,此次赈灾我部划拨白银三百万两,赈济饥民上百万。奈何关中暴雪不绝,加上天寒路冻,无异于杯水车薪。久而久之,那些灾民……”

说到这里,内阁陷入诡异的寂静。李从玉抬起头,扫过神色各异的高官,催促道:“说呀?”

此时,兵部尚书硬着头皮道:“灾民们揭竿而起,四处叛乱了。”

李从玉一怔,面颊浮出恼火的神色,挥手摔下奏本:“这么大的事,今天才告诉朕?玢州不传报,你们就打算一直瞒着了?”

赵栩道:“陛下息怒!臣等并非有意隐瞒,方才严尚书已经说过,正是大雪封路,玢州的信报传不到明都,才致使如此啊!”

李从玉压下翻卷的怒潮,头一回在大寒天里,觉着脚下的炭盆燎得他浑身难受,挥一挥手,让人把炭火撤下去。

他站起身,负手踱了几步,先前的倦怠之色一扫而空,恼意上头,染得耳颊通红,额头间突突胀痛。

“现在说这些有用吗?一是雪灾,二是叛军,赶快给朕想主意!”

寂然无声。殿外寒风呼呼吹过,在他心头不断乱搅。玢州不知多少黎民正在挨冻受饿。

左仆射杨言霆道:“陛下稍安勿躁。今岁的税银已尽数纳入国库,这几日大雪有所松动,派人再去赈灾便是。”

李从玉指向户部尚书:“你来说!”

户部专管库银,尚书严勤不敢怠慢,忙摸出折子来念。

“启禀陛下,今岁举国上下五百三十二州,国库共岁入赋税白银五千七百万两,减去去岁支出,盈余两千三百万两。”

李从玉捂着额角:“去年干了什么,减去一多半?”

这就轮不到户部尚书管辖了,他放下奏本,眼神轻飘飘移向身边几位。

剩下五位尚书推辞一番,工部的率先被挤出来,埋头低声道:“去岁,工部修建通往五岭的直道,划拨钱款修缮江南运河,维护岷水河堤。”

修建工程,向来耗费的不是小数目。直道、运河、堤坝都是必不可少的支出,李从玉怒意稍减,轻哼道:“这也要用几千万?”

“这几样工程支出不过一千万两……剩下的臣一概不知啊。”

礼部尚书从容不迫:“去岁接待南昭王子,开科春闱,共计两百万两。”

兵部满头大汗:“陛下,北昭狼子野心,屡次有犯边之举,襄王世子率军北伐。那剩下的不到三千万不仅要供世子出征,还得供养镇北、雪凛二军几十万人……”

李从玉冷声:“够了,朕知道了。”

打仗养兵,比修宫殿造运河更加耗钱。大殷四边邻国环绕,自从他登基以来,北昭便不安分。

上一篇:娇花龙傲天惹人怜下一篇:随风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