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种田记(59)

作者:解大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无比肉疼的杨宇离开柜坊,又去裁缝铺送布料,定做棉被和冬装。下了定钱后,他又想起什么,看四下无人,便跟掌柜悄悄地说道。

“掌柜,贵店能否定做亵裤?”

掌柜把脸一沉,不悦道:“这位小郎君,我们这可是正经铺子,莫要消遣于我!”

“抱歉抱歉。”杨宇抬手告饶,灰溜溜道:“是我唐突了,您当我没说。”

裁缝铺不给做,杨宇不会针线活,就只能拜托高宝儿了。杨宇把内裤的形状和作用给高宝儿一说,高宝儿脸蛋红红的,勉强答应下来,说先量尺寸,试着做做看。

繁星初上,两人提着大包小包,终于回村了。此刻村中家家户户都亮起灯火,燃起炊烟,路过的人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一切都显得那么质朴且祥和。

置身此情此景之中,杨宇忽然想家了,非常非常想。

他小的时候,每每放学回家走到巷口时,入目的便是那星点万家灯火,不时有熟悉的邻里下班从他身旁骑车路过,都会热情地问候一句;而巷口那盏暖黄色的路灯下,永远都有父亲来接自己放学的身影,但当问起他等了多久时,回答永远是:没多久。哪怕他夏日被雨水湿了肩膀,冬日被雪花染了白头。

进入家门,扑面而来的永远都是母亲烹饪的饭菜香味,熟悉到只需深吸一口气,就能猜出今晚的菜色是什么,是否有自己钟爱的油泼辣子面,以及心心念念许久的回民街酱牛肉。

不大却温馨的屋子里,充斥着妈妈炒菜的声音、爸爸翻看报纸的声音,以及姐姐听流行歌时的哼唱声,有些吵闹,却也十分富足。

“阿郎,你怎得哭了?”

看着高宝儿担心的神情,杨宇呵呵一笑,用力擦掉脸上的水痕,笑道。

“没事……走吧,我们回家!”

两人加快脚步,很快便看见了属于他们的房子。

旺财正趴在房檐下酣睡,屋内点着灯,暖色灯光勾勒出一个人影来。

他静静地站在院门前,一双鹰目正向这边眺望着,在看见自己时,眸光骤然闪烁起来。

杨宇的世界随着这点闪烁,顿时变得明亮了起来,五彩缤纷,斑斓锦绣,而这炫目光源的中心,是自己现在的家,是等待他们归来的,他的心上人,李瑁。

杨宇鼻子一酸,又想哭了,他用力揉揉眼角,快步向前走去。

李瑁背着手,问道:“怎得去了这般久?”

杨宇抬首一笑,倾国倾城,天地骤然失色。

“办了很多事,也给家里买了很多东西。”

我在大唐,也有家了,家中还有你在等待我归来。

“哦。”李瑁点点头:“进来更衣,准备用晚饭罢。”

杨宇嗯了一声,轻轻地牵起李瑁的衣袖。高宝儿跟在后面,见状抿嘴笑了起来。

人世如此,何尝不快?

--------------------

第35章 酒后吐真言

中秋月全团圆时。

这杨宇穿越后的第一个节日,因此他格外重视。有道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时空还是时间,月亮始终是那个月亮,他可以通过赏月来一解对家人的相思之情。

中秋夜宴要在晚上举办,女子们祭拜月亮,未婚女子尤为虔诚,希望月神可以保佑她们找个好丈夫。男子则三五好友齐聚一堂,品酒赏月,吟诗作对,在贵族与文人中间十分流行。

吃到一半,李瑁提议玩行酒令。唐朝常见的酒令,有“律令”、“骰盘令”和“抛打令”,李瑁出自宫廷,偏爱风雅稳重的律令,而律令又分为很多种,最时髦的当属作诗。

杨宇的文学水平不行,这可是诗词鼎盛的唐代,他还是不要出来丢人现眼了。

“我不喝酒,我也就不玩了吧?”

李瑁问道:“今日仲秋,你一盅也不吃?”

他们喝的是一种淡绿色的米酒,正常来说,米酒应该是乳白或微黄色的,绿色的米酒说明此时的酿酒技术还不过关,酿制发酵的过程中,跑进其他微生物去了。杨宇不敢喝这种酒,生怕拉肚子,如果那两人不幸跑茅厕,他还能帮忙递一递厕筹。

高宝儿现如今面对李瑁,也不像之前那样畏手畏脚的了。两人无需席纠,面对面坐下,开始宣令。看着他们你一句我一句,杨宇只能在旁边傻笑。

李瑁身为受宠的皇子,教养学识自不必说,令杨宇感到惊讶的是,高宝儿虽是内侍,却也能说出对仗工整,辞藻华丽的诗句来。李瑁抿了口酒,挑眉笑道。

“你的学问很好。”

高宝儿谦虚道:“十八郎过誉了。我曾有幸伺候过李翰林几日,得到过几句他的点拨。”

杨宇惊讶道:“难道是诗仙李太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