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酿见着这玉,瞬间心如死灰。若没有真凭实据,无论他怎么说,只要她打死不认账,谁又能奈她何?
可现在铁证如山,她就是再长十张嘴,也说不清。
“你想怎么样?”
松酿如霜打的茄子,认命地看向楚槐卿,一副任君处置的模样。
楚槐卿抚着下巴,眼波流转,立在太阳下,神采风扬。
“你答应我一个要求,我便将这半块玉佩还给你。”
松酿见还有商量的余地,立即点头道:“好呀好呀,什么要求?”
楚槐卿颠了颠手中的玉佩,挑了挑眉,笑得狡黠。
“暂时还没想到,所以这玉佩就先放在我这里保管,等我什么想到了再找你,你若是帮我完成,自当完璧归赵。”
松酿气结,狠狠瞪了楚槐卿一眼,奈何把柄在他手,不得不低头。
“那这期间你不会去告发我吧?”
“告发你对我有什么好处?”
松酿苦着个脸,纵然心中百般不愿,可还是嘴里还是蹦出了个“行”字。
反正现在她也没有别的选择!
第46章
另一边,鹿叔来到包厢找赵佶。
赵佶见他伤势已无大碍,彻底放下心,不等他开口,鹿叔便问:“王爷,找我有何要事相商?”
赵佶一愣:“谁和你说的?”
鹿叔反应过来,如实答道:“槐卿兄刚刚过来,说您找我。”
赵佶无语摇头,不好意思直接拆穿楚某人,只好顺着鹿叔的话继续往下说。
“先坐,这些日子确实发生了一些事,之前担心你的身体,所以便没同你讲。”
鹿叔依言在侧面的楠木椅子上落座,暗自揣测端王的神色,心想要发生的事情应该不容小觑!
“我要娶妻了。”
悄然无声的屋内忽的响起赵佶缥缈的声音,明明是件喜事,却被他说的稀松平常,至少让人感受不到丝毫的喜悦。
鹿叔静静地打量着赵佶,神色黯然,因他知道,他娶的必定不是心仪之人。
被迫娶一个自己不爱之人,任谁都高兴不起来。
然而,他还是挂起笑脸,打趣道:“是谁家姑娘如此幸运,能入得了王爷的青眼?”
赵佶乜他一眼,淡淡道:“户部尚书之嫡长女——楚柔。”
户部尚书四个大字缀在楚柔的名字前,足以说明对于赵佶而言,这名女子的身份远大于她本人。
鹿叔微微一惊,楚家人!竟是楚柔!就算他没见过这位楚家千金,也时常从槐卿兄的口中听到她的名字。
“王爷可想清楚了,若是成了亲,您便是槐卿的姐夫,想必您也知道这位姐姐在他心中的位置,若您到时候......”
鹿叔点到即止,不再多言。聪明如赵佶,自然知晓其中的利害关系。
赵佶握着茶盏的手指渐渐收紧,眼中锋芒毕漏。
“我自然会给她最尊重的地位,可至于别的,我也无法自主。如今走到这步,已然没有回头路。所以这楚柔,我不得不娶!”
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皇权不负卿!
鹿叔点点头,认为此举确是眼下最佳的策略。
娶了楚柔,一来可以拉拢楚家,楚见久居户部尚书一职,对国库了如指掌。最重要的,他是向太后一手提拔起来的大臣,对太后忠心耿耿。
虽然目前太后明面上在支持端王,可私底下也并未彻底与简王闹掰。
端王与楚家联姻,无疑可以打消向太后对赵佶的顾虑,在这场夺位之争中更加出力。
再次,楚见在朝中耕耘已久,与很多大臣都有交情,同时也安插了不少眼线在皇宫,时刻掌握着宫中动向。
若得到他的支持,无异于如虎添翼!
可诸多益处,也无法成为他高兴的理由。因为一旦他娶了楚柔,他与李师师便再无可能。
李师师是多么心高气傲的女子,她怎会甘愿给人当妾侍?即便那人是王爷。
“既然王爷心意已决,那我自当支持。只愿王爷日后不要后悔今日的决定,有什么需要鹿叔做的,只管吩咐。”
赵佶闭了闭眼,将眼底的情绪悉数压制。
“你代我好好照顾师师,替我瞒着她这件事,直到瞒不住的那日......”
他当然知道,这件事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可仍心存希冀,不愿那个刚刚让他靠近的女子又转身离去,只留下一道决绝的背影。
若真到了那日,他该怎么办?他们又该怎么办?
近几日,端王频繁出入樊楼,以至于李师师都觉得有些反常。
以往他都是隔个三五日才露一次面,如今却日日流连于此,似乎之前该忙的事情都忙完了,如今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地偷懒。
“王爷,这几日不忙?”
端王抚着她的纤纤玉指,细细摩挲,指腹处有薄薄的一层茧,是多年弹琴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