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晚谣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她不知道这咒语对小狗是否有用。
她想今后若是自己思念她一次,就写一遍。
若是她的小狗不归家,她就数着纸张的枚数,等她回来了,好好向她讨要。
岑晚谣的休息日再次被打断,程幼宁只好独自继续行程。
程幼宁从稻叶山出发坐电车到境港停留一夜,早晨出发坐汽船去隠岐岛。
隆冬时节遭遇流放,小野篁*曾在此流诗歌一首:
我向茫茫岛上行,生涯从此类浮萍。孤舟一棹成千里,借语渔夫告友朋。*
程幼宁将这次旅途定义为“诗人之流浪”,却在沿途见了许多风景。
她以失意者的心态出发,却见了许多波澜壮阔和柔情爱意。
她想起覃美伶的话:
“我们总会失去一些,才能得到一些。”
所以何必患得患失,焉知所失非福。
程幼宁从隐岐岛归来,心绪开阔了许多。
她在傍晚拜访出云大社。
程幼宁不信奉什么神明佛祖观音,却怀有敬意。
她觉得一切未知的都值得尊敬。
出云,被称为众神之国,而众神聚集之地,便是这出云大社。
背靠八云山,千木入云霄。
她读过古今中外的神明传说,知晓神明间也有高低贵贱,也有得意失意,况且她一介凡人之躯。
尽人事听天命,没什么好丢脸的。
她在神社脚下的旅社里度过一夜,呼吸着这有神明护佑的空气,在晨光薄曦之时起航,去往她旅行的最后一站——新宫町。
程幼宁在出发前,将那本《小仓百人一首》放在车站的长椅上,等下一个有缘人,续写它的生命。
她在新宫渔港乘船去相岛,日本最有名的猫岛。
这座岛上岛民不过约300,却有100多只猫。
可谓是猫奴天堂。
程幼宁爱猫,彭渭却讨厌一切带毛的东西。
他们曾经养了两缸金鱼,程幼宁常常忘记给它们喂食。
比起撒泼傲娇的,她实在不擅长与不声不响的打交道。
五月的海风和阳光正正好。
这里的猫咪一点都不怕人。
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在栈桥上,在礁石旁,在海岸边,在汽车顶上,在屋檐上,在目之所及的一切地方舒展着自己,清理毛发,或者互相打闹,或者交耳亲昵。
程幼宁看每一只猫都像岑晚谣,优雅又骄傲,但是在阳光下也会翻出肚皮,也会在夕阳下跟在你身后扭着小腰甩着尾巴散步。
偶尔也会傻傻地摔了一跤,但翻身起来后,脸上必然装作云淡风轻,好像一切都没发生,又好像错的都是你。
程幼宁抱着一只小白猫直到最后一班船,才离开这座岛。
整整九天。
从东京到福冈,跨越了半个日本本岛,与无数诗人、行人擦肩而过。
她在深夜乘上一只巨大的钢筋铁鸟,流浪诗人的一切留在她记忆和肩上的GoPro录像里。
她要归家了。
*光源氏的故事:光源氏是是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家紫式部的著作《源氏物语》的男主角。小说中光源氏是天皇与一名地位低下的侍女生下的皇子,自幼貌美惊人、才华横溢、光彩照人,因此也被称为“光华公子”。光源氏不仅貌美,还多情,但他的多情并非简单的喜新厌旧,他对自己每一位情人都曾情根深种,其中最甚的要数紫姬。紫姬在八岁那年与光源氏相遇,后嫁给光源氏,是光源氏最爱的一位夫人。紫式部笔下的紫姬才貌双绝、品性气度非凡,几乎是一位堪称完美的女性。而众多夫人中唯一能与之一较高低的便是出身低微但同样聪慧优雅的明石君。明石君和光源氏的相爱带有某种浓郁的宿命色彩。明石君出生于须磨(今兵库县神户市,紧邻明石市)山野,从小被父亲以培养扬州瘦马般的目的养育长大,只盼望她能嫁给权贵。明石君在父亲的逼迫下与光源氏相见,最终嫁给光源氏诞下一女,却不得不为了女儿的前途将其过继给紫姬抚养,自己于僻静处渡过一生。光源氏与明石君相遇时正值遭遇流放须磨,而他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中的紫姬。须磨处于海边偏僻之地,荒野,连夜的暴风雨、电闪雷鸣和火灾混杂着与爱人天各一方的伤痛,使得光源氏几乎想要投海自尽,在此时他梦到自己的父亲指引自己去明石浦寻找一方宁静之地。恰巧风雨之后,明石君的父亲驱船来接他入明石浦,并由此安排他与明石君相见。起初光源氏想到还在京都等待丈夫归来的紫姬,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这一安排。但在日日相处下,他最终被明石君的魅力和教养折服。
*浦岛太郎,日本童话人物,原本是个渔夫,偶然救了龙宫神龟,被邀请访问龙宫,因此得到龙王女儿的款待。临别时龙女赠送给他一个宝盒,告诫他绝对不可以打开。回到家的浦岛太郎发现岸上的时间实际上已经过去了很久,自己认识的人和一切都已然不在,因此心灰意冷,遂打开宝盒,在白烟中化为垂垂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