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于殿陛下的金锤禁军将名次由内向外逐一传出,“进士一甲第一人,闻喜裴宁。”
最后由大殿外的禁军高声喊出,“进士一甲第一人,闻喜裴宁。”
在一众考生羡慕的眼光中,一名白面书生从队列走出,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朝宣政殿登阶而上。
苏荷带着内宫中的女眷坐在日华门的阁楼上观望院中的士子。
“龙飞榜的状元出来了。”李钰站在城楼上说道,她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登阶而上的状元,“阿爷选出来的状元,好生漂亮。”
“闻喜裴宁,模样倒是不错,看着年岁,应是弱冠之年。”崔瑾舟看着裴宁的身影说道。
但很快就因为地名,而在考生们中引发了议论,“河东闻喜县,那可是河东裴氏啊。”
“今年的状元,竟仍是士族。”
状元的籍贯也引来了朝中的热议,“河东闻喜,乃河东裴氏。”于是遂有人将目光撇向了以门萌入仕,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的宰相。
“裴相,圣人头榜的状元,可是闻喜人士。”
发须全白的宰相听后不为所动,淡然回道:“今年未曾听东眷房有应试弟子者,或许是他房。”
“但不管怎么说,都是裴氏,是世家子弟,没有了门萌,论学识也不是一些白丁可比的。”一些世家出身的大臣高傲道。
“进士一甲第二人,奉天赵寅。”
“进士一甲第三人,谯郡夏侯攸。”
“这第二人虽不如状元模样俊秀,但也还不错,至于第三人嘛,就差了些。”
“圣人在为朝廷招贤纳士,我等却在这儿议论起容貌来了。”苏荷与崔瑾舟等人捂着嘴笑道。
只见李钰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状元裴宁,一直到入殿消失不见,嘴里还在喃喃着,“裴宁。”
一甲进士及第者三人,同时登殿入谒,裴宁入帐换上绿袍公服,入殿时裴姓宰相还特意认真的打量了她一眼,的确是不知名的生面孔。
三人穿着公服,手持笏板,按照宦官所教,至御前搢笏跪拜,“臣闻喜裴宁。”
“奉天赵寅。”
“谯郡夏侯攸。”
“叩见陛下,陛下万年。”
李忱端坐在御座上,招手道:“平身吧,抬起头来说话。”
三人同时抬头,李忱的目光最后落在了裴宁身上,并问道:“你是河东闻喜人?”
裴宁叉手,“回陛下,学生祖籍闻喜,祖上虽与河东裴氏有所渊源,但并非河东裴氏五房出身,父祖躬耕于济源,只得裴姓而已。”
“这个裴宁,竟是白丁出身。”群臣惊讶道。
“朕有一问,不知卿可有解?”李忱拿着裴宁的题卷问道。
“学生尽力而为。”裴宁谦虚道。
“子曰大同之道,天下为公,究竟何为大同,何为公?”李忱问道。
作者有话说:
其实世家在唐中后期,依然十分活跃,就单单一个河东裴氏,都出了十七个宰相。
可以去看,唐朝皇帝的宰相,大多都是世家出身,或者是宗室。
其实孔子的大同,有点道德绑架,在我看来,那不是真正的大同,而是他作为男性,构想出来的理想社会。
不喜欢儒家,也不喜欢孔子,他不是真正的平等者,所以也不觉得是什么圣人。
因为他骨子里有偏见,而且是很大的偏见,尤其是在男女之上。
可怜的是,男性由女人孕育而出,却极少有真正真正发自于内尊重女性的,尤其是在性上,处处都是优越感。
在两性之上,作者菌非理性主义者,因为我不认同男女会有真正的共情,所以我也只会站在女性的角度去看问题。
后续的改革会一笔带过啦,之前有一本书写的比较详细一点,但那都是作者菌所构想的一个新世界,因为在封建社会下,这样的改革是注定不会成功的,主要还是女性是弱势群体,不过社会怎么发展,都永远改变不了体能上的差异。
所以呢,这只是一个明知不可能,却还是想要写出来的构想。
不管怎么样,希望今后会越来越好吧~
第250章 风定长安(二十四)
裴宁抬起头, 而后叉手回道:“大同以天下为公,天下平等是公,人人平等是公, 然此人人, 是指天下,无分阴阳乾坤。”
从裴宁的口中, 李忱得到了想要且满意的答案,但她的想要与满意, 却并不是因为裴宁的答案,而是裴宁这个人。
他似乎揣摩出了圣意,知道了天心所想, 也知道天子即将搅动朝中的风云, 开启新政。
此前从未见过的君臣二人,在对于新政上, 似乎有着同样的默契。
这让李忱既意外又高兴,意外的是,自己执政刚满一年, 便寻得了自己所期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