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523)

“姑母…”李淑低下头。

孝真公主看着李淑,“陛下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如今登基为帝,连姑母的话,都不愿听了吗?”

李淑连忙摇头否认,随后跪伏下叩首,对于孝真公主,李淑依赖至极,也不愿意失去这份情,“淑儿不敢,淑儿自幼丧母,是姑母含辛茹苦将淑儿养大,在淑儿的心中,姑母就如母亲一般。”

如今的李淑,在李忱的帮助下,受朝臣与万民拥戴,逐渐脱离了自己的掌控,孝真公主明白,此刻还不能与新帝反目,于是便加以利用新帝对自己的依赖,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小淑,你是姑母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姑母希望你能一直站在姑母这边。”

李淑听到孝真公主的话,“淑儿的心,从未变过,但有一点,淑儿身为李家子孙,不愿将屠刀伸向无辜之人,包括宗亲。”

“父亲与皇祖父的事,淑儿都没有干预,这些因果也该了结了。”李淑又道,“其余宗室,都是无辜之人,如果姑母执意这样,这天下又将陷入动荡,域外胡人虎视眈眈,稍有不慎便有灭亡亡族之灾,这是淑儿所不愿见到的。”

“户部今年呈上来的人口,长安之乱,短短几年,国朝就减少了四千万人,光是战争,就死了三千万人。”李淑看着孝真公主道,“三千万人呐,姑母。”

“现在的大唐,人口不足两千万,再也经不起任何波折了,无休止的战争只会让国家衰落直至灭亡。”李淑又道,“如果姑母真的血洗了李家,这天下,就会变成炼狱。”

面对李淑的质问,孝真公主很是不快,脱离掌控的棋子,也让她越发心疑,她似被逼疯一般的拽起李淑,瞪着阴狠的双眼,“是不是李忱告诉你的?”

作者有话说:

孝真和武皇不一样,孝真不光是想要权力,还想杀光宗室。(就是复仇,被灭族,然后灭仇人族这样。)

如果孝真赢了,无论李忱是男还是女,都会死,而且是第一个死。

李忱和李淑心里,民族大义多一点,历史上,安史之乱过后,唐朝就一直陷入动荡与藩镇割据,混战让汉民族走下坡路,以至于有元朝的出现。

第233章 风定长安(七)

“一定是李忱, 不然今日他为何进宫。”孝真公主又道,“他在挑拨我与你的关系,你明白吗?”

“他如果真的没有野心, 就不会让苏荷继续拥兵朔方。”孝真公主猜疑道。

“姑母。”李淑埋着头喊道, “这样的生活不好吗?”

“天下太平,再也不用受人压迫, 为何还要挑起争端呢。”

孝真公主冷静了下来,她觉得, 现在的李淑与自己隔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而今朝廷,以自己为首,加上林辅国的依附, 与塞外边军形成了制衡。

孝真公主想要打破这平衡, 实现□□,而李淑却在极力的维持着平衡, 又因为都城凝聚着人心,又有天子所在,所以有着绝对的优势, 故而李淑的心, 更偏向朔方军。

更何况, 塞北还有一个强大的突厥汗国,回纥虎视眈眈。

“帝王, 不能心慈手软。”孝真公主提醒道, “不管有没有野心,但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淑儿知道。”李淑点头, “我会提防小心河朔, 但现在新继位的回纥可汗, 极有野心, 朔方军不能够动摇,姑母要向我保证,不会动她们。”

孝真公主轻叹了一口气,她并不想与李淑闹僵,于是选择了表面上的妥协,“好。”

孝真公主离开紫宸殿后,得知李忱今日要随苏荷前往朔方,她知道自己无论如何劝说,李淑都不会对这二人下手。

——绫绮殿——

虽然答应了李淑不会动李忱与苏荷,但孝真公主对于二人的忌惮心之强,注定了她不会就此罢手。

“老奴见过大长公主。”林辅国踏入绫绮殿叉手道。

“李忱要随苏荷回朔方了。”孝真公主说道。

“老奴明白。”林辅国再次叉手,“他们一定无法活着回到朔方。”

“记住,这并不是吾的意思,吾也从来没有差遣你做什么。”孝真公主又道。

“这些都是老奴一人所为,与大长公主无关。”林辅国笑眯眯的回道。

“去吧。”孝真公主挥手,“别让吾失望。”

“喏。”

就在林辅国离开绫绮殿准备出宫时,却被内廷的宫人叫住。

“见过林监。”宫人福身道,“皇后殿下有请。”

“皇后殿下?”林辅国愣住,带着疑惑来到了内廷宫苑,天子后妃皆居住于光顺门内的宫殿中。

皇后崔氏居于明义殿中,林辅国刚一踏入,便察觉到了不对劲。

因为真正召见他的,不是皇后,而是皇帝李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