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240)

苏荷从榻上爬起,舒展了一下腰身,随后走到李忱坐前,而后俯下身勾起她的下颚,邪魅笑道:“哦,是嘛?”

李忱伸手将苏荷拽入怀中,让其坐在了自己的腿上,“难道不是吗?”

苏荷坐在李忱的怀中,双手勾着她的脖颈,随后腾出一只手从她耳后轻轻划过白皙的脖颈至柔软的胸前,“十三郎不让我练剑,”随后直腰,凑到李忱耳侧,“那我也不让你看书,这叫礼尚往来。”

李忱搂着苏荷,刚要说什么时,书房的门忽然响了。

咚咚!——

“郎君,娘子,酉时到了。”是十一娘前来提醒二人。

听到时辰,苏荷有些惊讶,“酉时了?”

遂从李忱身上离开,拾起地上掉落的衣物,“我记得是午时入的书房,怎就过去了两个时辰之久。”

李忱揉着酸涩的肩膀,“两个时辰对七娘而言,也算久吗?”

苏荷忽然脸红了起来,她走到李忱身上,轻轻揪住她的耳朵,“再这样,你就自己一个人去吧。”

“别。”李忱当即认怂,“我错了,娘子。”推着轮车跟在苏荷的面前好声好气道,“此次家宴,是在你我新婚大喜之后所设,不用想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苏荷拿起榻上的贴身衣物,又将李忱的公服捡起,丢到她的怀中,“快些穿上吧,误了开宴的时辰,我可不管。”

“喵~”

苏荷刚穿好衣服,小白便又跳了出来,嘴角的胡须还亮着油光,它瞪着李忱,连坐姿都变得十分乖巧。

李忱向小白摇手,“没了。”

见主人不给鱼干,小白又走到苏荷身旁,在她的脚上蹭了蹭。

“什么没了?”苏荷问道李忱,“你给小白吃什么了?”

“舅父送的海物,鱼干。”李忱说道,“它饿了,一直嗷嗷叫的,咱们这样,总不能出去给它找食吧,我就想起来书房里还有一盒鱼干。”

“嗷嗷叫?”苏荷愣住,“我说十三大王,您养的可是猫诶。”

作者有话说:

海错:海鲜

李淑跟瑾舟没有辈分差,因为崔家只是雍王的舅家,只是雍王的亲戚,跟东宫没关系。

贵妃也是妾室,除了皇后其余的都是妾,庶母的身份不可能压过亲王。

东宫现在被压的很惨,能用的人几乎都被李甫弄死了,崔裕代表整个清河崔氏,大世家,但是崔裕这个人的性格有点死板,也是正直之人,所以就被划到东宫了。

皇帝不会换太子,因为都没什么人可以换了,那些没成年的会主少国疑。

第105章 长恨歌(五十九)

——大明宫·清晖阁——

天圣十一年夏, 帝宴于清晖阁。

清晖阁在蓬莱殿西,近太液池,盛夏时能听见蝉鸣与夜里的蛙声。

阁中有六尚局宫人以及宦官正在陈设桌具坐褥, 烟火从尚食局的厨房内缓缓飘出, 被风吹散于夕阳中。

今日家宴,除了皇帝的儿孙, 还有内廷的妃子也会出来,太子生母卢贤妃, 吴王生母刘淑妃,余下昭仪、婕妤、才人数十,皆为诞育过皇子、女的妃嫔。

家宴尚未开始, 妃嫔们从内宫中出来, 聚集在太液池畔喂鱼赏荷。

今年的夏荷长势极好,“快看哪儿。”妃嫔指着太液池, 鱼儿跃出水面,咬下一瓣荷花。

太液池畔传来许多孩童玩闹的声音,未成年的皇子与公主都会留在内宫与自己的生母居住在一起, 等到成年后加冠, 受封离宫。

太液池的上空忽然多了许多风筝, 风筝底下有十几个的孩童,各个年龄段的都有, 她们扎着垂髫或总角, 由宫人与宦官在一旁照看。

沿着池畔,一对母女领着几个宫人朝人群走来, 但人群里皆是异样的眼光与非议。

“看, 是杜美人, 还有万春公主。”

“这样的场合, 杜美人也敢带着万春公主过来?”

“汉人与汉人怎会生下如此怀胎,连圣人都说她是番邦进贡来的洋乖囡,说不定是杜美人…”

“快别说了,圣人一向袒护她们母女。”

“谁让圣人喜欢万春公主呢,也不在乎流言。”

之所以妃嫔们如此议论,是因万春公主的样貌与池畔的所有后妃以及皇女都不同,尤其是在眼睛与鼻梁上,非汉人女子圆润的模样,而是五官立体,鼻子十分挺翘,颜色也有些迥异,若非是后宫妃子所生,谁也不会将她与皇女的身份联系在一起,于是内宫之中,对于杜美人与万春公主的议论,从未停止过。

然而作为父亲的皇帝,却不在乎这些流言蜚语,反而十分宠溺与喜爱这个才貌双全,能歌善舞的女儿,以至早已过双十年华都不让她出宫嫁人。

“贵妃娘子到。”宦官的声音传入太液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