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洛太守李守忠、扶风太守范元辅,因救驾之功,故免擅离职守之罪,除都督一职,不再涉治郡军务,四府折冲都尉降为兵团校尉。
龙武军大将军陈元礼、右羽林军大将军高仙之、右金吾卫大将军李司言、左金吾卫将军马麟、东平郡王陆善等将领救驾有功,皆有封赏。
作者有话说:
第93章 长恨歌(四十七)
天圣十一年春
——宗正寺——
宫中车马停于宗正寺前, 宗正卿、金紫光禄大夫、濮阳郡王李澈得知后,竟亲自走出公廨迎接,“冯翁。”
“濮阳王。”冯力回礼。
濮阳王知其来意, 遂亲自领路, “周王就关押在宗室院的静室。”
“有劳。”冯力道。
濮阳王领着冯力来到关押宗室子弟的庭院,四面高墙皆有重兵把守, 刚靠近时能听见官差与士卒的低声议论,唯不见院中哀嚎, 不免让人生疑。
“近日,周庶人李恬,可有什么动静?”冯力问道。
濮阳王摇头, 他很是奇怪的回答道:“自李恬关押进宗正寺就闭而不语, 没有哭闹也没有大喊大叫。”
冯力叹了一口气,带着左右宦官踏入院中, 而濮阳王等人便留在门口看守并未进入。
左右推开房门,冯力带着圣意走入,只见李恬安静的坐在榻上, 人来了也不睁眼与吱声。
冯力侍奉皇帝多年, 可以说, 皇帝诸子,都是他看着长大的, 每有如此场景, 他都要痛心不已,犹如看着自己的子嗣死去一般。
“十大王。”虽被褫夺爵位, 但冯力依旧恭敬唤道。
李恬睁开眼, 起身相迎, 叉手道:“冯翁。”
“李恬已经不是亲王了。”李恬说道。
“大家赐您周王爵号, 便是有心培养,您为何要如此做呢。”冯力问道。
“再显贵的封号终究不是太子。”李恬回道,“又有什么用呢,如今的局势,阿翁应该比我更清楚。”
“李甫与王珙相继入狱,如今大权都落在了张国忠与陆善手中。”冯力说道。
“阿翁是唯一一个圣人信任,且真正为圣人着想的人了。”李恬看着冯力说道,“李恬今日便要死去,再也无法为祖宗效力,望阿翁能够劝谏圣人,李唐的江山,不能交给乱臣贼子。”
“谁也没有料到会有今日的局面。”冯力说道,“苦心维持的平衡,即将打破,就连我,也没有办法改变了。”
“阿翁觉得,太子能够打破这个局面,又或是坐稳那把椅子么?”李恬问道。
冯力摇头,“太子殿下缺乏果断,但圣人看中的,是长平王,所以才迟迟没有废黜东宫。”
“如果今日坐在此处的是太子,阿翁还会来此么?”李恬又问道。
“皇子犯下任何罪即便是失手杀人都能获免,但唯独觊觎皇权,行谋逆事,无法赦免,不管是谁。”冯力回道,“这是大家的底线,也是老奴,所想。”
李恬闭上眼睛,“阿翁,您忠的,只是圣人,不是大唐。”
“我本官宦出身,名门之后,却因卷入谋逆案而受这非人之刑成为寺人,受女皇陛下赏识入奉左右,后又因小过被鞭打出宫,依附武士得以复入,就这样,我在权力之间游走,战战兢兢,漂泊不定,直到遇见了大家,我才安居下来。”冯力细细说道,“一个阉人,能做到这个位置,除了大家与贵妃娘子外,没有人不尊敬我,巴结我,不管朝臣与天下人怎样评价圣人,在我冯力心中,他就是万世明君。”
听到冯力的话,李恬放声大笑了起来,“是啊,他对阉人尚且念及生死相依的扶持情分,可是对于妻儿,却毫无半分垂怜,他于冯翁而言是万世明君,可对我来说,他根本不配为人君,为人夫,为人父。”
冯力并非是非不分,因此他没有反驳李恬的话,“哎。”冯力长叹一声,“这是老奴最后一次叫您了,十大王。”
李恬明白,眼中并没有畏惧,“我阿娘与外祖都已死在我之前了吧。”
冯力点头,李恬颤笑一声,“下手真快,真不愧是他的作风。”
“我最后,还想知道一件事。”李恬看着冯力。
“是关于雍王的吧。”冯力意会,“经过这件事后,雍王在群臣心中的地位超过了太子,但是雍王不可能成为储君,大家也没有这个打算,只是雍王对于大家而言,的确不一样。”
“为什么?”李恬不明白,“虽是救驾,然无召引兵入京,这与谋反何异,为何他能安然无恙,难道就因为是那个人的儿子?”
冯力摇头,“这个,老奴也不明白,老奴侍奉大家几十年了,唯有雍王,老奴是看不明白的。”
李恬瘫坐在榻上,“我知道他对雍王不一样,但是经过这种事,还能够…确实让我震惊,不过,”李恬闭上眼,“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