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雨停止后,反叛的监门卫拔刀冲入阵内砍杀,“杀!”
陈元礼与长平王只得带着皇帝后撤,李司言手持陌刀,一人挡在阵前便将叛军吓住,“兴庆宫内的叛军更多,且长安城中还有数不清的叛贼,此刻只有冲过去,才有希望。”长平王说道。
陈元礼自然明白,“郡王与下官以及几位将军自然是能够冲过去的,可宫城夹道足有数里,眼下太子殿下又有伤在身,还有圣人与贵妃在,焉能过得去。”
“长安城中虽有叛军,然还有其他十六卫守军,我大唐不止有北衙禁军,还有南衙。”陈元礼又道。
长平王明白,陈元礼是在赌,随后他想起了孝真公主的话,若是明知道是必死的局,那么一向聪明的孝真公主是必然不会让自己冒险出来的,“好,我来掩护。”长平王应道,“请将军保护好圣人与太子。”
就在叛军势如破竹一路攻入兴庆宫时,京兆府周围的州郡率军来救。
“启禀圣人,左卫勋府中郎将薛瑾与扶风郡太守范元辅率兵增援。”高仙之与马麟带着仅剩的几个伤兵奏道。
众人听后大喜,唯有皇帝听出了他意,“增援的为何不是京兆府的宿卫军,扶风郡离长安数里远,他们是如何知道长安兵乱,又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赶来救援。”
疑心极重的皇帝不肯离去,“如果不是提前知道,那么就是一定是同谋,若是提前知晓,又为何不上奏,让长安遭此祸患,可见他们的不臣之心,朕焉能性任。”
“圣人,陛下,范元辅的忠诚,您是知道的。”陈元礼说道。
高仙之也连忙解释,“范太守已将宫中叛军击退,并且上洛郡的兵马也赶来增援了,相信要不了多久,这场叛乱就能平息。”
“上洛郡?”皇帝白眉紧皱,“上洛郡太守李守忠曾是边将,他是犯过死罪的人,无召带兵进入长安,这些人,如何能信。”
几位将军一边御敌,一边保护皇帝,同时还要劝说与解释,心力交瘁。
“大家。”冯力用身躯护着皇帝,“李守忠当年因兵败而获罪斩首,是崔贵妃娘子向大家求的情,之后李将军念大家宽恕之恩,身先士卒,大破吐蕃,将功补过,被重新启用调任至京畿上洛郡,委以重任。”
很快,禁军因不敌监门卫的叛军开始向后撤,皇帝也只能被迫后退,陈元礼带着剩余人马护送皇帝折返兴庆宫。
-------------------------------
——长安城——
李忱带兵前往兴庆宫的路上遇到了右领军卫大将军鲁明,鲁明正带着兵马在各坊平乱,安抚人心。
“十三大王。”鲁明跳下马,看着李忱身后的骑兵,提醒道,“大王,万年县反叛的禁军与府兵太多了,而且他们都是禁军出身,根本无法辨别,就连我右领军中也有叛军,他们杀了郎将与中郎将,现在场面无法控制,长安城中这些无辜的百姓…”
李忱给了鲁明一份名册,“这是可能出现的叛军军官,圣人有难,长安的百姓就交给大将军了。”
鲁明看到名册后,眼里直冒着光,他用力叉手,“末将一定会竭尽全力,保护好长安城,保护好百姓。”
作者有话说:
内容纯属虚构~
唐代的军职中,十六卫下面都有一个左右翊中郎将府,设左右中郎将四人,为高级武职,上将军基本不设,大将军也多为虚职,所以中郎将是主要掌兵的,这次叛变是有一个将军两个中郎将,其余的都是低级军官,低级军官接到的命令是负责杀掉上司,引发叛乱。
苏荷的意思就是两军对垒,统帅会站在高处观察情况来做出更换作战方式的判断。
其实叛军的人数其实并不多,只是叛军是有人统一指挥,有准备有目的,且在暗处,而禁军一盘散沙,就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主要还是吏治的腐败。
苏军在军事上超级有天赋~
第86章 长恨歌(四十)
地方兵力援助长安, 还未得手的邢载被迫退出了兴庆宫,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最后的监门卫手上,不过在他看来, 无论今夜起事是否成功, 他的目的最终都会达到,因为一旦起事, 太子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然而他不会想到的是,自己一手策划的兵变, 在这盘棋局中,不过只是一颗棋子而已。
邢载带着剩余人马在胜业坊与崇仁坊之间的十字街遇到了赶来增援的李忱。
地方折冲府的兵马与中央宿卫军的着装以及甲胄略有不同,“这长安城中怎会有如此多的地方兵马?”
“没有这些地方地团兵马, 狗皇帝早就被我诛杀了。”
被两路夹击的叛军见到如此情形, 知大势已去,便开始自乱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