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长安(104)

“驾!”

“阿爷说中秋夜的案子牵连了很多人,如今这样的形势,阿兄还要去东宫吗?”崔瑾舟问道。

李忱靠在车内,“朝中的争斗无非是天子疑心所致,我这副身躯,又有谁会起疑呢,形势再复杂,那也是我的兄弟。”

崔瑾舟看着兄长,很想说些什么,可又怕给兄长带来灾祸,“现在这样也好,阿兄至少可以远离纷争,不用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今后有嫂嫂这样厉害的人在身边,也没有人敢对阿兄动手了。”

------------------------------------

——永平坊——

“我的天爷呀,”从西市采买回来的青袖连连震惊道,她将几包点心从油纸里倒出装盘,“娘子,咱们还是回九原去吧。”

“怎么,这就想家了?”苏荷吃着点心说道。

“不是。”青袖跪坐下,一脸的惊恐,“刚刚小奴去西市,听到他们都在议论前几日的中秋夜。”

“是关于卫坚案?”苏荷问道。

青袖点头,“他们说好多人被贬了,太子殿下怕受到牵连,竟然把太子妃给休了。”

苏荷被点心噎到,急忙喝了一口茶,顺了顺心口,她似并不震惊,反而在意料之中,“这的确是他们李家人能够做出来的事,抛妻弃子,这可不是头一回。”

“还有一事。”青袖又道,“几乎是和卫坚案同时发生的。”

“什么事?”

“圣人在大明宫赐死了一位妃嫔,还是诞育过皇子的妃嫔。”青袖道。

听到这儿,苏荷皱起眉头,“在这些帝王眼里,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女子的命都一样轻贱。”

“我偏不信这些,谁生来就是命贱,总有一天,我要让他们明白,误国的是天子,而女子亦能救国。”

“内廷赐死的,好像是因为,那个妃嫔诬陷张贵妃和亲王有染。”青袖又道。

“什么?”苏荷重重放下手中的茶杯,茶水溅到了青袖脸上。

青袖擦了擦脸,不解道:“娘子,您干嘛如此激动…”

“你是说这件事与卫坚案是同时发生的?”苏荷问道。

“是啊。”青袖点头,“那些人讨论的,说都是在中秋夜之后,十六日发生的事,不过现在外头议论的大多都是卫坚案,小奴也是在巷口经过时,听见两个老丈在唉声叹气的讨论。”

“我知道为什么了。”苏荷闭上眼。

“啊?”青袖呆愣住。

苏荷旋即颤笑了起来,“天家如此薄幸,不念半分旧情,我怎就偏偏入了呢。”

“啊?”似懂非懂的青袖,大瞪着双眼,“天家薄幸,娘子是觉得,雍王今后也会变得像圣人那样么?”

苏荷冷下眼,“她敢!”

---------------------------------

李忱将崔瑾舟送回崇仁坊,离开崔宅时,在十字街哥舒撼已故妾室裴六娘宅的旁边见到有人摆棋,不过等车马靠近时,人群便已散去。

“看清了下棋的人?”李忱问道。

文喜摇头,“人太多了,摊主好像跟着人群走了,小人没来得及看清是不是戴假面的邢载。”

“罢了。”李忱摊手,“这人应该酷爱下棋,之后再会吧。”

“喏。”文喜跳上马车拾起缰绳,“郎君现在要去东宫么?”

“嗯。”李忱点头,“圣人不会当着孩子的面赐死其生母,但李愉那孩子很聪慧,即使没有亲眼所见,那些宫人也是骗不过他的。”

文喜觉得李愉可怜,便唉声叹气道:“十七皇子也是可怜。”

“生在这样的家中,又有谁不可怜呢。”李忱道。

天圣九年,徐昭仪被废赐死,十七皇子李愉交由东宫抚养,因生母变故,于东宫哭泣不止,太子久不能劝,命子至雍王府,雍王李忱动身前往东宫探望,李愉哭止,与太子诸子一同受学于东宫崇文馆。

作者有话说:

小细节

崔瑾舟每次与李忱单独说话都是蹲着的,这样会处于一个平视或者仰视的状态,其实也是一个内心细腻的人。

关于长平王,其实还有点小复杂。

唐代的确有很多富贵人家的女人不想屈服于世俗,追求平等,而成为道士,包括宗室,公主。

第47章 长恨歌(一)

两个月后

天圣九年冬, 十月初,岭南传来了卫坚的死讯,半月后, 宜春太守李长之在恐惧之下, 精神失常,未久, 服毒自尽。

进入冬日后,李忱就很少出门了, 大多时间她都是躲在雍王府东院的暖屋内。

屋外预备着一口装满水的大缸,每日早晨都有人来清理缸面上的结冰,以防起火, 屋内的北窗有毡布制成的暖帘, 可以阻挡从缝隙里吹入的寒风。

文喜脱下靴子,轻轻推开门, 只开到半个人宽,便侧着入了内,旋即又合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