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后,袁应龙教授找到黎阳,跟他说,“老许让我把你看好了,说你这孩子容易被骗,连他的面都没见到,就被忽悠到这么远来。”
能和这么厉害的老师面对面的说话,黎阳十分激动,表示自己会好好学习。
“两年,两年之内把所有学分都拿到手。”袁应龙说道,他只给本科生讲课,会带硕士生和博士做实验,如果黎阳想要学习更多,从刚一入学,就得加大马力。
短短的十几分钟交谈,黎阳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已经有了清晰的规划。
当天晚上,黎阳一边拿着书看,一边在电话亭排队,把硬币投进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过去。
那边的接线员一边替他高兴,一边告诉黎阳注意身体,最后还加上一句,“多吃饭,这是你谭哥让我告诉你的。”
虽然学业繁重,但是黎阳还是订阅了几份报纸,在海城的一年多时间里,黎阳已经习惯了把报纸当做触角,来接受广袤土地上各个方向发生的重要事情。
虽然海城本地的报纸他无法看到,但是接线员告诉他,让他放心,都给黎阳留着。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这两门,黎阳早早的就看过了,听课的时候着重记录了自己漏掉的细节,并没有花太多的功夫。
涂林有一个小巧的收银机,可以收听到很多频道,甚至连俄语的都有,他在宿舍听时都会很小的声音,黎阳全身贯注看半天书,休息的时候,就会问他又听到了什么新闻。
涂林也是个新闻爱好者,他跟黎阳经常会一起讨论,相互交流见解,譬如温饱与道德,商品经济的利与弊,当然,说的最多的是我国工业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黎阳所在的学校,并不单单是闷头学习和搞学术,和这片土地的几百个企业和工厂一直有联络,跟B市和H市都有联合合作项目。
每年暑假或者是学生们实习,他们学校的学生都会深入工厂,在实践中学习和提升。
“差距”只有两个字,但是要一个个一条条的拿出来例比,这样的话,很快另外四个人也会参与到其中。
忙碌的日子过的飞快,眨眼金黄的叶子落了一地。
新收到的厚厚信封里,黄立安的字写的越来越清楚,看着最近的账本,黎阳慢慢皱起了眉头。
晚上,躲避着卷着叶子的风,黎阳站在电话亭外面排队,轮到他时,手里怀表的指针还有十分钟才到八点,黎阳让后面的同学先去打电话,自己往后退。
连着让了五六个人,到了八点时,黎阳还没拨号码,电话先响了。
“谭哥。”黎阳接起来,揉了揉冰凉的鼻子,“这次这么快就回海城了。”
谭帅的声音从那边传过来,黎阳道:“你们这次的行程时间变短不少,是不是超负荷开车赶路了?”
“不是,新来了几个司机。”
谭帅的卡车又增加了两辆,他和刘凯肯定是开不过来了,又找了四个人,一起轮流开车,只是工资下个月才开,所以账本上没有体现出来。
“我过年可能没办法回去了……”虽然早就有了心里准备,黎阳语气还是忍不住有些低落,“跟师兄们说好了,考完试跟着他们一起去市里的工厂做调查。”
这次调查的范围非常广,黎阳他们新生是没有机会的,但他们宿舍的人争当小尾巴,终于说服了师兄们。
“知道了,好好学。”
放下电话,黎阳赶紧跑回宿舍继续看书,到现在,期末考试的时间表还没下来,不知道哪科和哪门会相撞,他道现在也没法确定到底要考多少门,只能尽量都看着。
十一点准时熄灯,黎阳宿舍的六个人会象征性的在床上躺一躺,不是睡觉,而是说话。
“黎阳,海城的那个新闻你看了吗?”高材翻了个身,床吱吱呀呀的叫了起来,“那个摩托车厂,厉害啊。”
“产值那么高,会独立出来也正常,一个生产摩托车的和一个制作自行车链条的厂子,即便从前是一体的,现在也没法再捏到一堆。”
“改革就是这样。”李奇伟道:“优化产能,说的好听,其实就是淘汰那些落后的,想要前进的更快,首先就是甩掉身上的包袱,这个包袱可不止是落后的产业,还有人。”
“海城的事情我不知道,但是咱们眼前的,这种例子可不少。”涂林道:“这些年,技术更迭和革新迅速,船小的好调头,船大的容易搁浅。”
黎阳在报纸上看到了,原来的农机二厂已经脱离出来,更名嘉城摩托车厂,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扩张,原来被分割出来的地方不够用,已经在海城重新选址了。
于辉煌发展的二厂相反,另外三个厂子效益好像越来越差,没有了二厂的帮扶,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