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876)

作者:夜雪行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被邓艾这么一说,将士们情绪开始被调动了起来,而邓艾随即又冲着崖下摊开了自己的双手:

“诸位将士!诸位兄弟!江油离我们不远了!难道我们要半途而废选择死在这里吗!不!我们的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成都!不打下成都我们绝不回头!我们要拿下它!”

说罢,邓艾将自己的佩剑先行扔下了山下,然后将随军携带的毛毯裹在身上:

“大丈夫建功立业就在今朝,不怕死的就跟我冲下去!”

就这样,邓艾裹着毛毯从山顶滚下山坡,而司马攸和邓忠也第二个滚了下去,之后师纂又带着一帮人跟随他们的脚步下了山坡,而所有人也豁了出去,一齐下了山。

虽然数百人不幸在滚落的过程中摔死,但是他们的士气却十分高涨,所有人都跟随邓艾直接朝着江油进发,到达江油城下后,司马攸灵机一动,让部将田章亮起了钟会的旗帜,做出了大张旗鼓要进攻江油的假象。

江油守将马邈看到魏军神兵天降,再加上他清清楚楚看到了钟会的帅旗,心想姜维把守的剑阁一定是被突破了,这种情况之下他再坚守也没有意义,于是便献关投降,邓艾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江油。

而等到邓艾的人马缴了江油守将的械之后,马邈才知道自己中了计,但为时已晚,司马攸的计策让人困马乏的七千余名魏军迫降了本可以凭借五千兵力坚守江油的马邈。

在这里邓艾得到了补给和战马,实力大增,掌握了战阵的主动权,但距离他和司马攸所设想的战略结果,还有一段距离……

(十八):蜀汉亡

江油失守的消息传到成都之后,引起了蜀汉朝野的震荡,谁都没有想到邓艾居然会突然越过七百余里的天堑降临在蜀中的腹地。

这时刘禅心中愈发紧张,而诸葛瞻则向令他提出了向东吴请求援兵的建议,同时也自动请缨率兵亲自前往击退邓艾。

由于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又是刘禅的驸马,所以备受朝中文武的期望,他们也认为此时此刻只有诸葛瞻有能力可以力挽狂澜,所以个个进言附议。

在这种情况之下,刘禅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他下令由诸葛瞻统领兵马近万人北上抵御邓艾,同时也下令时任尚书郎的黄权之子黄崇作为参军一同出征。

邓艾推进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以至于他逼降马邈占据江油的消息还没有来得及传达到镇守剑阁抵御钟会的姜维处。

但是诸葛绫却已经隐约感觉到了情势的不对劲,因为一直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得到任何有关于邓艾的任何动作,她始终认为邓艾的威胁是要高过钟会的,所以一直对他不放心,特地派细作前往阴平确认邓艾的动向,可是细作回报的内容确实邓艾驻军桥头之后就安营扎寨,并没有继续进军的意图。

姜维猜到了钟会自开战以来专横跋扈、排除异己的心思:

“钟会一直都不服气邓艾的功劳比他大,所以才会抢先占据剑阁要道,迫使邓艾没有了进军的路线,熟知蜀中内情的邓艾不可能不知道进军汶山是自取灭亡的行为,所以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钟会独得大功,暂时扎营停止行军也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地方。”

然而诸葛绫却不这么认为,她的脑海之中突然间闪过了一个不安的念头,于是立刻对着帐外大喊:

“哨骑何在!”

很快哨骑兵就快速徒步走进了帐内,诸葛绫走上前对他吩咐说:

“你立刻去涪城一带查探,看看那里有什么异常!”

哨骑不明白诸葛绫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谁都清楚蜀军的敌人钟会就在他们的北方,可是诸葛绫却李明玲哨骑去作为后方的南部去查探,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不过这毕竟是军令,哨骑也只能够听命而行。

等哨骑赶到涪城外围之时,却惊愕的发现城楼之上所插着的不再是蜀军的旗帜,而是魏军旗帜。他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等到他走进一看才确信,涪城已经为魏军所占据,这令他感觉难以置信,于是便去四周打探,并将打探的结果报知诸葛绫和姜维。

“你说什么!”

姜维亲耳听到了让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结果:

邓艾沿着阴平邪径斜跨七百余里杀到了江油,逼降了守将马邈,随后马邈作为邓艾的先锋,诈骗涪城守将打开城门,随后邓艾率军突然杀入,涪城很快就投降了……

震惊之余他瘫坐在坐塌之上,眼神开始有些涣散:

“怎么会这样?如此一来,我们就陷入了前后夹击的态势了,邓艾若是引兵沿梓潼、汉德一路北上,就可以从我们的后方狠狠插上一刀……”

虽然与姜维一样感到吃惊,但诸葛绫却并不认为邓艾会配合钟会的进军策略,包夹剑阁:

“我看邓艾不会北上,而是会继续南下进攻成都……”

一旁的老将廖化则认为邓艾进攻成都的可能性不大:

“哨骑的情报说邓艾七千余人,就算是有江油和涪城的降兵,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一万五千人,而成都有驻军三万,加之雒城和绵竹都有守军,虽然不多却可以迟滞邓艾的步伐,这样一来就算是邓艾这支孤军打到了成都,也会耗损过大,他会选择这种冒险的方式来赌吗?”

这时,哨骑还说出了自己刚刚忘却禀报的一个情报:

“对了,末将还听闻此次与邓艾一同进兵的,还有魏国的舞阳候司马攸。”

一听到司马攸也跟随邓艾出征,诸葛绫的表情瞬间大变,不过这也成为坚定她确信邓艾必定会直接攻打成都的可能性,因为他的身边,有司马攸在……

正如诸葛绫所猜测的那样,邓艾占据涪城之后已经取得了稳定的立足之地,但这对他来说只是暂时的,因为摆在他眼前的只有两条路:

其一:北上配合钟会作战,夹击剑阁;

其二:继续率领孤军南下进攻,直捣成都。

可是对于邓艾和司马攸来说,能够选择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继续南下,此时他们也收到了前线哨骑传来的军报:

诸葛瞻率领一万人从绵竹赶了过来,急速朝涪城挺进。

仔细看了地图之后,邓艾认为要想对抗诸葛瞻的话光靠守是没有用的,要趁着魏军现在连下两城的高昂士气,击溃诸葛瞻,否则等到蜀军缓过劲来可就不好办了。

他的想法得到了司马攸的认同,而司马攸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诸葛瞻此来也是气势汹汹,加之他高举昔日诸葛武侯之旗帜,在军中的威望很高,想要对付他就要趁着他还没有占据有利地形之前将他击溃。”

说罢,他指着地图上涪城向南五十里处的两处制高点对邓艾说道:

“只要我们抢先占据这两处,诸葛瞻就没有办法突破我们的防线,我们也能转守为攻。”

两人商量好之后,邓艾便下令由邓忠和师纂分别占据要道口的制高点,为了防止诸葛瞻抢先一步或者干扰邓忠和师纂完成战前部署,司马攸特地派遣部将田章率领一支骑兵作为疑兵赶到制高点以南十里处,隐伏于山林之中造成魏军已经大举主动进攻的假象。

这一招果真奏效,诸葛瞻察觉到林中有异动之后,担心是魏军设下了埋伏,于是便下令大军停止前进,而参军黄崇则认为魏军兵力有限,从林中的迹象来看不像有大规模伏兵,而穿过林道十里就有制高点,在那里扎营威慑魏军,邓艾可不战自溃。

但诸葛瞻生性谨慎,虽是诸葛亮之子,才能和天赋却远不及身为姐姐的诸葛绫,且第一次领兵,害怕中埋伏的他难免有些投鼠忌器,于是对于是否突破显得颇为犹豫。

就是在他犹豫的这短短几个时辰,师纂和邓忠已经占住了制高点,掌握了进出平原的主动权,并借此机会对诸葛瞻发起了主动袭击,可是诸葛瞻早就设下了埋伏,邓忠和师纂被诸葛瞻的部将张遵和理球合力击破,魏军损伤近千人,邓忠和师纂不得已退回高地坚守。

邓艾得知后深感愤怒,当即勒令邓忠和师纂再度出击,如果失败就军法从事。

在这种情况之下,邓忠和师纂第二次对诸葛瞻发起突然袭击,蜀军没有料到魏军刚刚才被击败就敢再度出兵,没有及时做出防备,结果蜀军遭受重创,诸葛瞻不得不下令率军退回绵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