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帝王(199)

作者:青色兔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此刻,他把心底的火种捧出来,吹一吹,让它在清风朗月间烧起一点光芒,要子脩看一看这光芒。

曹昂与皇帝相伴近十年,当下第一次听到这等言论,既感震动,竟又觉得是皇帝会做出的事情。他细细回想从前皇帝泄露的只言片语,此时只觉“原来如此”。

曹昂已经习惯了每当皇帝有所提议,便立时跟进具体措施,此时顾不及心中撼动,已是顺着皇帝的思路考虑开来,轻声道:“您这是为万民之心,可是此举是要天下攘动的。陛下雄才大略,兴许能把持得住局面,顺利将这大好河山交给能让您放心的继任者手中。可是继任者再选继任者,天下形势变幻,后来者未必还能有如陛下一般的手腕。一旦后来者不能服众,便又是祸患无穷。”他其实还未能完全明白皇帝的意思,但已然被皇帝的态度感染,虽然语气仍是一贯的温和,声音却已带了轻轻的颤抖之意。

“你说的对,所以还需要一个能与之适应的、好的制度。这就需要慢慢琢磨了,不是一夕之间能够定下来的。其实从前秦始皇、汉高祖时,开国之初定下的许多制度都是好的,是与当时的天下情形相适应的。可是时移世易,当权者各为私利,原本的制度非但不能约束他们,反倒成了他们的利器,逼得百姓要揭竿而起。”刘协察觉自己说得深了,顿了一顿,转回话题,轻声道:“此事朕不曾对旁人提起,如今也还不过是一点想法。朕也只是先跟你透个底,免得你再去忙什么刘寿之事。”

曹昂清楚皇帝的脾气,他虽然说只是一点想法,但必然已是无可更改,因忧心忡忡道:“没有万全之策前,陛下切莫再与旁人提起此事。”

“朕知道轻重。”刘协望着他发愁的模样,不禁微笑起来,想起上一世的事情,有些怅然,当初若能把话说开,是否结局会不同?这丝惆怅不过转瞬即逝,他的神思又回到当下来,低声问道:“子脩果然没有再瞒着朕的事情了吗?”

曹昂摇头道:“再没有了。”

刘协拖长声调“哦”了一声,慢吞吞道:“可是朕问过医工……”

曹昂“啊”了一声,反应过来,忙道:“臣一时没想起这事来……”他的确是忘记了,满脑子都是皇帝方才放出的重磅言论。

“你也不想想,那是宫中的医工,你要他们掩饰你的病情,他们又岂敢瞒着朕?”刘协叹气道:“他们得了你的话,先放你走了,卸了他们自己身上的差事。回头再告诉朕事情,又不担半点干系。”

曹昂虽然是信臣,能力卓越,但比起他这个两世的皇帝来,御下的手段还是欠了火候。

刘协望着曹昂苍白的面色,心中且喜且悲。

若不是得知医工所报的子脩病情,他大约不会选择把话说开。子脩的病情,无形中为他洗刷了很多的嫌疑。而上一世的遗憾,又促使他选择赌一把,至少已知是错的路,便不要再一次踏上。

曹昂垂眸道:“宫中医工,陛下是清楚的,总是要把病情夸大几分,如此治好了是功劳,治不好也不是罪过。陛下不必放在心上。”

“朕知道的。”刘协顿了顿,又道:“待擒住袁绍,要他交待究竟是何毒物,总有法可解的。”

曹昂只管点头,心神还在皇帝那一席话上。

刘协缓缓起身,望向北边被火光烧得发红的天际,这漫漫长夜即将过去。

他弯腰捡起篙竿,轻轻撑船靠岸,低声道:“况且老死在皇位上,又岂是什么美事。”他上一世已然经历过,此生不想再重复那无谓的磨难,轻笑道:“待海清河宴,朕驾一叶扁舟,临风揽月,岂不美哉?”

曹昂微怔,抬头望去,只见皇帝年轻的面容上漾着笑意,如出水清莲,远离了世间纷扰。

他忽觉鼻酸,忙低下头去。

虽然皇帝聪慧多谋,不管是何等的险境中,都有昂然的勇气与处变不惊的镇定。

但在这乱世中,肩挑祖宗基业与天下万民,陛下他……一定也会疲累的吧。

倘若有的选,陛下是更愿意做皇帝,还是如他所说,驾一叶扁舟,周游天下,而不令人知其姓名呢?

船已靠岸,天色将明,刘协一跃上岸,回身伸手,笑道:“子脩,来。”

曹昂在晃动的船上站起身来,握住了皇帝伸来的手,借力走上岸来。

两只手交握的那一瞬间,曹昂下定了决心。

不管陛下选的这条路,多么奇险孤绝,他都会以余生追随。此志,至死不渝。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12-27 18:02:43~2020-12-28 11:24: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大莉水手 3个;青青翠微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周公瑾 10瓶;飘缈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74章

刘协回到官渡大营时, 正遇上张郃、高览领着三万袁军来投降,而留守大营的马超与曹军面对两个时辰前还曾交战的敌人,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张郃等人的诚意。

马超斜眼观察着张郃、高览二人, 躬身对刘协低声道:“陛下,小心这些人诈降。末将以为, 信不得。”

毕竟袁军人多势众,就算火烧乌巢得手, 断了袁绍在黄河南岸的粮道, 但也不至于立时就有大将领兵叛逃了。

张郃与高览有些紧张得盯着这位刚刚出现的黑袍年轻人。

他们吃了败仗,回到袁绍军中, 又听说了谋士郭图等人谗言暗害之事,一来生怕袁绍偏听偏信, 将他们治罪,毕竟刚直的谋士田丰已经被下狱了;二来对袁绍屡屡出昏招的状况也感到灰心,索性便领兵来投奔了曹军。

然而官渡大营中, 方才还与他们交战的几位将军显然信不过他俩, 认为这是诈降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张郃与高览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讨论结果,如果对方真的不肯相信,他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领着这三万兵马,寻一处三不管的地界,总也能成就一番事业。就在曹营中几位将军争论不休之时, 这位黑袍年轻人与另一位青年人走入帐中来,帐中的氛围立时就变了。那几位将军都望着新走进来的两人, 仿佛这二人是比曹操还要厉害的人物。而这两人中,又以那位黑袍年轻人为尊,因另一人始终错后半步立在他身后, 而那黑袍年轻人显然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相处。

刹那间张郃就明白过来,他与高览的命运如何,就看眼前这位黑袍年轻人了。

“你是张郃?”黑袍年轻人向他看来,目光如炬,“近前来。”

张郃趋步上前,又重复方才的话,“我乃袁绍军中中郎将,今领兵三万来投。”顿了顿,又道:“若将军信不及,只需让出一条路来,许我们离开便是。”

“你们来投奔的事情,袁绍现下知道了吗?”

“三万大军一动,袁绍定然知晓。只是他是否知道我们来投奔了曹军,那就不一定了。”张郃如实道,“就算他现下不知道,最多一个时辰,也就都知道了。”

“那还等什么?”黑袍年轻人立即便道:“马超,领兵跟着张郃将军,反攻袁绍在阳武的大营。”

马超大声应了。

张郃反倒微微一愣,到:“将军不怀疑我等?”

黑袍年轻人道:“这有什么好怀疑的?”他顿了顿,笑道:“袁绍手下的人,若是不叛逃,才是奇怪的事儿。”

张郃笑道:“将军好胆识!”

马超在旁嘟囔道:“什么将军?这是陛下。”

张郃愣住,“陛下?”

刘协微微一笑,道:“朕的身份在这帐中不是秘密。这一仗过后,朕在此间的消息,也就瞒不住了。”

直到离开营帐,前往反攻袁军的路上,张郃都还没有回过神来。

虽然在两军开战之前,朝廷表明了曹操的身份,皇帝下诏说曹操一直是汉室忠臣,身在袁营心在汉,但张郃没有想到曹操与皇帝之间的联系会如此紧密。以至于竟然在如此危险的前线曹军大营里,看到了本该在千里之外长安城皇宫中稳坐的君王。他既觉得惊奇,但是想到传闻中曹操的长子是天子第一信臣,又觉得理当如此。想到曹操的长子,张郃便又想到同僚淳于琼,据说淳于琼的儿子也跟在皇帝身边,可惜淳于琼不像曹操,是一心追随了袁绍,如今乌巢兵败,恐怕要落得个没下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