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旺夫娘子(555)

作者:秋烟冉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李佩玉不确定高宗的冷笑是同意呢,觉得是小事呢,还是不愿意帮忙在厌恶着穆宣才露出的冷笑。

她心里七上八下的。

“小事一件,我马上叫吉昌到大理寺去一趟,叫大理寺卿不要伤他性命。”高宗捏了捏李佩玉的下巴,说道。

李佩玉大喜。

她当即叩拜谢恩,“多谢官家。”

“要怎么谢我呢?嗯?”高宗伸手掐着她的腰。

“臣妾……”李佩玉红着脸,更加卖力的服侍高宗。

将高宗逗得哈哈大笑。

守在屏风外的吉昌直摇头,心说李佩玉使了什么手段,将高宗哄得服服贴贴的?

大白天的也不肯下床榻?

高宗尽兴之后,在床上喊着吉昌,“吉昌进来!”

“是,官家!”吉昌小跑着,走到床榻前,隔着帐子问道,“微臣在呢,官家。”

“速去大理寺,你对刘会说,穆家三郎的案子尽量斟酌着办,年轻人犯糊涂而已,能知错就改的话,罪不至死。”

吉昌一怔,高宗的话,这是想保穆宣不死的意思?

“是,官家!”吉昌回道。

他只是个内侍监,皇帝怎么处理事情,他是没有权利过问的。

更不敢过问。

擅自揣摩圣意,那可是掉脑袋的事情。

吉昌坐着马车,匆匆赶到了大理寺。

他将高宗的原话,一句不差地复述了一遍给大理寺卿听。

大理寺卿听得眉头直皱,这是放过穆宣的意思?

罪不至死?

那该怎么判案?

大理寺卿庆幸着自己没有立刻杀了穆宣,这要是杀了,拿什么回复高宗?

“吉大人,依你的意思,官家要本官怎么判案?”大理寺卿忙问道。

吉昌挑眉,“按字面意思办事。”说完,他就回去了。

按字面意思办事?

大理寺卿想了半天,不知怎么判案。

最后,他问了自己府上的客卿和师爷。

几个人商议出了一个结果来。

判穆宣流放柳州,没有召回不得回临安。

他将判决写了折子递给高宗定夺。

高宗提笔审批:革职,流放五年,罚钱一万贯。

李佩玉知道这个消息,松了口气。

罚一万贯根本不算罚,革职也不算什么,一个小小的六品,不当也罢。

至于流放五年,没准哪天高宗高兴了,提前召回穆宣也说不定。

穆家得知这个消息,也是齐齐松口气。

只要不丢命,罚钱革职都是小事。

当然,穆家大郎和二郎又少不了一顿奚落,“家里帐房上的钱本就不多,还要为他罚钱一万?哪有钱罚?叫他自己想办法。”

穆宣知道了自己的处罚结果,很是高兴。

看来,他将李佩玉送进宫里去,是明智之举。

五年不得进临安城不算什么大事,他也没打算在临安长住。

革职他也不怕,六品小吏满足不了他的欲望。

至于那一万贯钱,他也拿得出。

今天亏一万钱,将来一定十倍百倍的赚回来!

穆宣老老实实地交了钱,收了点细软,跟着两个衙役离开临安,往柳州去了。

消息传到榴月园,骆诚冷笑一声,“便宜他了。”

李娇娘却蹙起眉来,“他居然没有被处死!”

骆诚冷笑道,“听说,穆家老爷子在四处为他求情。还求到了衡阳公那里,不过,衡阳公并没有见穆大学士。”

李娇娘冷笑道,“穆大学士可没有能力救出穆宣,是另一个人救的他。”

骆诚问道,“谁?”

“李佩玉!”

骆诚挑眉,“她?她的能耐倒是不小。”

李娇娘冷笑一声,“能耐再大,能大过皇后去?”

骆诚问道,“皇后不喜欢她?”

李娇娘笑了起来,“哪一个皇后喜欢狐媚妃子?且看吧,她活不长久的。”

……

皇子的比试结束,穆宣的事情也处理完毕,临安城一连半月没有新鲜事发生,时间悄悄然地进入了五月。

整个临安城又渐渐地热闹起来,大家开始准备过端午节了。

李娇娘尤为高兴,早早就安排人选粳米,挑选好的粽叶。

去年这时候,她穿越而来,被骆诚捡回家里。

骆诚穷得饭都不吃起,哪里有米做粽子?

那个时候,她看到别家吃着粽子,羡慕极了,但她没好意思提起吃粽子的事情。

人家救她一场,没饿着她就不错了,哪能提别的要求?

第625章 棕子节

但今年不同了,她有钱了,不光吃得起粽子,连铺子宅子都能成套的买了。

今年无论如何,她也要好好包包粽子,吃一吃粽子。

才五月初一,李娇娘就叮嘱着庄里的仆人们,进山多采些包粽子的叶子回来。

北方包粽子多用芦苇叶,南方用箬叶。

箬叶也叫一叶兰,叶子大常年绿色,叶型优美。

在现代那世,不少人家种了盆栽放在家里观赏。

榴月园里也种了几株一叶兰。

李娇娘吩咐园中的仆人,去采箬叶时,骆诚马上皱眉说道,“庄子中的一叶兰叶子还小,不够包粽子。”

李娇娘笑了起来,“咱们起码要包几百个粽子,那几片叶子怎么够?”

庄中的一叶兰,没种下多久,只是小苗苗才一尺来高。

也就够看看,包粽子是不够的,全拔了也不够。

骆诚说道,“怎么要包那么多?”

李娇娘掰着手指头数着,“不多啊,咱们人多,再加上送人的,根本不多。琮儿两兄弟送一些,唐姐姐家送一些,衡阳公那儿送一些,陆三表哥那儿送一些,再说光咱们庄里就有二十几人了,几百个粽子真的不算多。”

骆诚讶然,“这样算来,确实不算多。”

李娇娘怕做少了,又拿了笔做起记录,写写划划分好数量后,她惊叹一声说道,“几百个怕也不够分,做一千吧。咱们庄里留下六百个,其他人每人送六十个。”

骆诚又说道,“甜粽子多做些。”

李娇娘轻哼,“我爱咸的,蛋黄和肉粽是我的最爱。”

骆诚笑着道,“好,一半咸一半甜。”

李娇娘又写明了,要包些什么口味的粽子,计算了食材的用量。

算好后,骆诚拿着清单叫人买食材去了。

……

快端午了,整个临安城的气氛,都热闹了起来。

按着惯例,高宗会对大臣们发节日赏赐。

掌管宫中财物的内务署那里,尤为热闹。

各家的管事仆人,拿着各家主子得的礼品单子,前往内务署拿赏赐品。

当然了,品阶高的,得到的赏赐最多。

比如秦桧家和衡阳公那里,东西得多拉了三马车。

布匹,珠玉,吃的,琳琅满目。

秦桧功劳大,割地赔款带来的太平日子让高宗对他极为满意,所以赏得也多。

衡阳公助高宗登基,功劳更是不小,再说他是高宗唯一的长辈,他得丰厚的赏赐,无可厚非。

芙蓉山庄的人,赶着马车装着衡阳公的赏赐品离去时,不少人投来艳羡与景仰的目光。

但看到秦桧家的马车时,人们厌恶得纷纷吐口水,“呸!贪生怕死的卖国贼!”

秦家的仆人怒目而视,打算跟路人对骂个痛快,但有一人发现了他们主子的轿子往这里来了,一起闭了口,等主子罚路人。

来的是秦桧。

秦桧听到街上路人的谩骂声,并没有理会,而是命轿夫继续往前走。

骂他的人多着呢,他总不能全杀了。

轿子直接抬进皇宫门,在吴皇后的宫苑前停下来。

一连几天他都没有上朝,今早吴皇后派了人去秦府请他,他才坐了轿子进宫来。

吴皇后特意派人来请,想必有重要的事情商议。

秦桧吃了点药,身体略精神后,就出门了。

进了大殿,吴皇后马上屏退了不相干的左右,只留下了两个心腹侍女在一旁服侍。

“娘娘请老臣进宫,不知有何事相商?”秦桧问道。

吴皇后道,“本宫将大人请来,有件重要的事情想与丞相商议,是关于立太子一事。”

秦桧眸光一沉,“官家主意定了?立谁?”

吴皇后说道,“立谁倒是没有说,但有一点,让我很怀疑,他会立赵琮。”

秦桧眯了下眼,“娘娘请说。”

吴皇后说道,“今早赐端阳礼,以前呢,两个皇子的赏赐品是一样的,但今年的端阳礼,两个皇子不一样多,赵琮多了一对玉如意。”

上一篇:榜下贵婿下一篇:京都梦华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