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烧火吧。”李娇娘朝那胖妇人笑了笑。
蒸蛋羹,火不能太大,太大会蒸干,也不能太小,否则碗底的鸡蛋液一直不凝固。
她不放心这个一直朝她撇唇的胖妇人。
这可是试手艺,她不想第一次就搞砸了,她得亲自来。
那妇人乐得自在,拢着手,走到一旁闲站着去了。
和那张妈站一块,嘀咕着说起话来。
李娇娘麻利地点燃了灶里的柴火,她先是大火烧开水,等水一冒热气,马上改中火,半碗茶水的时间后,改小火慢煨。
约莫着一刻时间后,李娇娘揭开锅盖,取走那只盖着的碗。
热气腾腾中,只见蒸笼里,是一碗金黄色的,散着鸡蛋清香的嫩滑蛋羹。
那蛋羹上,没有一个小蜂窝。
两个厨娘惊讶了,为什么她的鸡蛋羹上面,没有蜂窝?
李娇娘淋上几滴麻油,几滴调味酱油,洒了几粒葱花,这才找了干净的布,端出了碗,放在灶台上。
“管家,您请看看吧。”她微微一笑。
管家一直在看李娇娘做蛋羹,他心里不以为然着。
这厨房里多少食材,怎么她偏要做碗鸡蛋羹?
蒸碗羹而已,这能显得出本事来?
但既然是来问的,他就引见好了,成不成,看老爷和夫人的意思。
“你候着。”管家招手叫过胖厨娘,“李妈,端着鸡蛋羹,跟我去问老爷示下。”
“是。”李妈应道。
她找了个托盘,将鸡蛋羹碗放上去,又找了个调羹放在盘子里,端起来跟着管家离开了。
另一个洗碗的厨娘走了过来,摇摇头说道,“我说小娘子,你这碗菜,怕是不入老爷的眼呢。”
“哦?为什么呢?”李娇娘微微笑着,看着她。
骆诚眉梢一挑,也看着厨娘。
他也担心呐,因为管家的表情,没有赞许之色。
张厨娘“唉”了一声,“咱们何家,什么好吃的没有见过?鸡鸭鱼肉,连咱们家的长工都吃腻味了,何况老爷夫人他们?你要做些他们没有吃过的菜式。可你却做了最最平常的鸡蛋羹,这种菜,穷得穿破烂的人家,也能天天吃着吧?”
原来是嘲笑她做了碗普通菜?
李娇娘笑了,这厨娘,可知做吃的,要投其所好?
怕辣的人你送他川味油辣子火锅,他会跟你翻脸,不会感激你的好。
见海味少的内地人,你整一桌醉生虾三文鱼片凉拌鱼籽酱什么的送与他,他会怒得翻桌子。
一岁的小娃儿,你送他一只蒸熟的阳澄湖大闸蟹,他会急得大眼瞪螃蟹小眼,哇哇叫着无从下手,但送上一颗糖果,他马上会笑嘻嘻。
八十岁的老太太,送一盘灯影牛肉给她,她会骂做饭的人居心叵测。
李娇娘看着张厨娘,依旧微微一笑,“等管家来了再说吧。”
张厨娘翻白眼,心中暗道,“想得美呢!八成叫你滚。”
等了一刻左右时间,管家回来了。
他身后跟着的李厨娘,神情古怪,手里的托盘上,依旧放着那只青花瓷大头碗,只不过,碗里空了,碗里的鸡蛋像是用调羹刮过的,特别干净。
张厨娘眨着眼,空碗回来的?
还空得这么干净?
李娇娘神情轻松一笑,对管家说道,“管家,这碗鸡蛋羹,何老爷是怎样判断的?”
第235章 厨艺
管家朝李娇娘拱了下手,客客气气说道,“娘子贵姓?”
李娇娘微微一笑,“我夫家姓骆,娘家姓李。”
“原来是李娘子,我们老爷夫人要见你,请随我来。”他做了个请的手势。
李厨娘和张厨娘对视一眼,更加的惊讶了,管家这么客气的?
老爷夫人要见李娘子?这是看好这碗鸡蛋羹了?
这鸡蛋羹明明没有出采的地方嘛。
李娇娘看懂了这二人的表情,心里暗笑,要知道,比厨艺比的是基本功。
复杂的菜式,看起来十分有噱头,但也只是好看,好不好吃,得吃了才知道。
简单的菜式,看着简单,但做到回味无穷,却是很难的。
她前世是个吃货,喜欢自己琢磨吃的,也吃遍了各地的风味美食。
但只要有空,她就做鸡蛋羹,也爱研究怎样做到嫩滑清香。
因为前世的奶奶牙不好,吃不了硬菜肉菜,她从十岁起就研究各种羹菜,以及豆腐的各种做法。
这府里的老太太是个八十岁的老人,嘴里的牙剩不了几颗。
按古时成亲早的年纪推算,何员外何夫人的年纪,也有六十岁上下了,牙口不好是必然的事。
送上一碗不费力咬的鲜美菜肴,正合他们的心意。
做菜嘛,好不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投其所好。
这两个厨娘连这点都想不到,难怪不要她们做宴席的掌勺了。
“有劳管家带路。”李娇娘微微一笑。
她朝骆诚点了下头,两人跟着管家,往宅子另一个方向走去。
厨房里,那两个厨娘还在议论着。
“喂,张家的,你说这个小娘子的鸡蛋羹,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叫老太太看上了她?”李厨娘看着空碗,想不明白。
张厨娘眨着眼,拿起调羹,将那碗里些微的残留蛋羹又刮了刮,刮了点来放进嘴里吸着。
“是呢,没啥特别呀。”张厨娘也想不出来。
李厨娘横了她一眼,“这都吃光了,这点沫子,能尝出什么来?”
张厨娘丢开调羹,撇着唇,“也是呢,不过,我还是想不通啊。”
李娇娘清理着灶台,“算了,老爷同意,我们也没得办法啦。”
……
李娇娘和骆诚,跟着那管家,来到一排高大的房子面前。
房子仿着城里大户人家房子的样式,雕栏画栋。
正屋门口一侧的廊檐下,挂着不少鸟笼子,有一个侍女在喂鸟。
还有一个侍女坐在廊檐下,绣着什么。
一个婆子在修剪园中的花枝。
上了台阶,李娇娘又看到,正屋里有一个丫头,拿着鸡毛掸子扫着柜子和大花瓶上的灰尘。
两个丫头一左一右站在一对老夫妻身侧,摇着扇子。
光正房的仆人就有这么多,可见,这家的家境,相当的不错。
不过,宋朝崇尚节俭,不兴穿丝绸,官家如此,民间更是如此,有钱的人家,也只是穿细布,细麻。
身穿深褐色细布长衫的何员外,约莫有六十岁的年纪,在看一本帐册。
同色衣裳的何夫人,是个圆盘脸的胖老妇,头发青中带少许白发,正歪着头同身侧的丫头说着什么。
管家走上前,“老爷,夫人,人带来了,这是李娘子,这是骆小官人。”
李娇娘和骆诚走上前,朝二人施了一礼,“见过何员外,何夫人。”
何员外何夫人一起抬头,先看了眼骆诚,点了点头,又一起看向李娇娘。
两人的目光中,都闪着惊讶之色。
何员外问道,“李娘子烧了几年的菜啦?”
这便是面试了?
李娇娘大大方方回道,“六年。”
何员外捏着胡子尖,问李娇娘,“你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就烧了六年菜,十岁开始烧饭?”
李娇娘点头,“是的,我从小就爱做饭,家里有人在龙泉县城一位官员的家里当厨,厨艺了得,便跟着学了多年,直到出嫁。”
她半撒谎半认真说道。
她是龙泉县的,姓李,这一查就查得到。
再说了,一个厨子而已,又不是找媳妇,何家才不会查那么严格。
果然,何员外点了点头,说道,“你刚才做的那碗鸡蛋羹,家母很是喜欢,是她同意要你留下的,不过,你也听说了,我家找的可是能主持宴席的大厨,可不是一般日子烧饭的厨娘。这一点,你心里该有数了吧?”
李娇娘朝何员外点头,“愿接受考核。”
骆诚皱眉,还有考核?
李娇娘信心满满地朝他眨眨眼。
“老爷,那就叫李娘子安排晚饭吧,今天提前一个时辰吃晚饭。”何夫人说道,“安排一桌酒菜出来,看看菜式和口味,要十个菜。”
“嗯,夫人这个主意不错,这就么办吧。”何员外道。
何夫人朝管家说道,“何安,你带李娘子两口子到厨房去,跟厨房里的两个厨娘说一声,叫她们务必配合李娘子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