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坐在酒馆里,赚多少是多少。
清静,自在。
他心疼娇娘。
但李娇娘却高兴了。
今天明天不是赶集日,今天一上午,毛收入不到三百文,加上下午的,一天的毛收入定然不会超过一千文,也便是一贯钱。
除掉材料成本钱,再除掉她和骆诚还有陈来庆的工钱,收入顶多三百文钱左右。
明天的收入,也可能一样。
还不如给人打短工,赚他个两贯钱呢。
她名气打出去了,说不定将来有更多的人请她上门做大厨。
那收入就可观了。
“好,我去,地址在哪儿呢?陈叔?”李娇娘问道。
“是双河村,何姓员外家。”陈来庆道,“很好找的,我带你们去吧?”
李娇娘笑着摆摆手,“不用了,我和骆诚哥去就行了。陈叔就在店里照看着吧?”
陈来庆也会做饭,他帮骆老太做了多年的饭,自己家里,也是他做饭。
他虽然不会做酒席的复杂菜肴,但一般的家常炖煮清炒,他很拿手。
煮汤面的味道不及李娇娘的,但比普通人家做得好。
铺子里十分忙的时候,陈来庆也帮过厨,炒过一些简单的菜。
陈来庆点头,“好,我在这儿看铺子。”
李娇娘笑眯眯问骆诚,“骆诚哥,等正午一波生意过去后,我们就去何家问问看吧。”
骆诚摇摇头,“你呀你,不知道休息会儿的?这么热的天……”
李娇娘见过现代那世的农家宴席。
掌勺的人其实比在酒馆里做大厨轻松。
手头的人多呀,只需照看锅子,做好菜色就可以了,一只碗都不必自己洗的。
另外,主要还要讨好者,就怕大厨太辛苦了,在做菜方面敷衍,让他们在客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一点都不累的,人家是员外家,家里有仆人,有帮工,哪里会叫主厨做事?咱们去看看吧?”
骆诚皱了下眉,“好,一起去。”
娇娘最近敛财上瘾,只要听到哪里有钱赚,马上就过去了。
其实呢,他们现在不缺钱。
可李娇娘并不这么想,她时常掐着手指算着,蒙古军还有多久打到中原来。
要多少钱财,才够让她的子孙活到明朝的太平时期。
养活后代是个艰巨的任务。
所以,能敛财的机会,她一个都不放过。
把钱全部换成不易腐烂的金银玉器,埋入大山里。画个藏宝图,让后代们知道知道,他们的太祖爷太祖奶多么牛叉,连两百年后的子孙都照顾到了。
云和县是江南偏远的小县城,适合避难。
……
招待了正午来的两桌客人后,李娇娘和骆诚赶着马车,来到了集市附近的双河村。
村里的员外们,都是有钱的大财主。
家里不是有人在大州府里当大官,便是祖上是当官的,手里捏着先辈的巨额财富。
他们的手里最少有着百亩良田,大砖房数十间,或是在城里有数十间铺子。
资财都在万贯以上。
每村只有那么一两个人。
进了村,稍加一打听,就能打听到。
李娇娘问了个坐在树下纳凉的老太太,老太太马上告诉她何员外的家。
“沿着这路,一直往前走,看到房子最阔气的一家便是,他家院子门前搭着戏台凉棚呢,要办喜事了,很好找的。”老太太道。
李娇娘道了谢,坐着马车继续往前走。
果然,她和骆诚看到了一排阔气的房舍。
比金山村的黄员外家还有钱。
因为房子要更高大,围墙更高更长。
院子门更阔气。
院门口的戏台已搭好,一些娃子们正爬上爬下的玩闹着。
院子门大开着,不时地有人抬着东西进进出出。
骆诚将马车停在一处阴凉的地方,“我去问问看,娇娘你先在这里候着。”
李娇娘取下斗笠,拿斗笠当扇子扇着凉风,她笑着道,“好。”
骆诚走到院子门口,问着个指挥抬东西的中年男人。
那打扮,像是这家里帮工的。
中年男人是何家的管家,惊讶地看着骆诚,“你会做菜?咱们这可是大户人家,会设宴席百桌,你会应付吗?”
“不是我,是我娘子。”骆诚朝马车那里的李娇娘点了点头。
李娇娘笑微微走来,“管家好。”
管家更惊讶了,“你?”眼前的小娘子,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他轻哼一声,“你们是不是听说,我家员外老爷出的工钱多,才大胆前来问掌厨差事的?别闹了,那差事你们当不了。”
他挥着袖子,示意李娇娘和骆诚快走。
李娇娘不气馁,依旧笑微微道,“管家,你不相信我的能力,可以考验考验啊,不行再赶走我们,让我们输得心服口服。”
管家犹豫着。
李娇娘又笑着道,“实不相瞒,我们是乡里实惠酒馆的两口子,一个过路的人,向我们提起了何员外家,说家里在寻会掌厨的人,我才自荐而来。”
管家打量着李娇娘,道,“原来你是实惠酒馆的厨娘啊?”
李娇娘笑着道,“没错呢。”
管家刮目相看了,“那行吧,你跟我来,虽然说,你有掌厨的经验,但合不合我们老爷的心意,还得看你本事。我们家向来请的是县城里的厨子,只是这次出了点意外,才向本乡招厨子。”
李娇娘和骆诚,跟着管家进了何家大院。
这家的建筑规模,赶得上县里王员外家的级别了,不用说,家里巨有钱。
当然了,在乡下么,地广,随便建,在城里寸土寸金的,想盖大宅子,得花多倍的钱。
一路蜿蜒行走,李娇娘来到一排屋子前。
这是两间砖房。
门口还有口井,井旁种着一株高大的桂花树。
一张桌子般大小的竹扁筐里,晒着桂花。
院角砌着一个一张床大小的池子,池里长有几片荷叶,不少鱼儿在池里游着。
屋檐下,挂着成串的熏鱼干,熏肉干。
肉干有兔肉,猪肉,牛肉,鸡鸭鹅,还有野猪肉,獾肉。
一个婆子坐在一个小凳子上,洗着碗。
屋里,有切东西的咄咄声。
显然,这是何宅的大厨房。
“这是厨房,你跟我来。”管家朝李娇娘点了点头,又朝那洗碗的妇人说道,“张妈,这是来试手艺的,你们来看看。”
张妈先看骆诚,表情惊讶,又看李娇娘,也是惊讶了,好漂亮的小娘子,她心说。
又见李娇娘跟着管家走进厨房,那个小伙子只站在厨房的门口看着,张妈不淡定了。
一个十来岁的小娘子,来试厨艺?
呵呵,她四十来岁了,烧了三十年的饭,老爷也不满意,一个丫头片子,烧了几年饭呢?就敢来应试?
不自量力!
厨房里,还有个同年纪的妇人,同样也是惊讶的。
“李妈,你掌灶,让她试试厨艺。”管家指着李娇娘道。
李妈是个胖妇人,何宅厨房平时的掌勺人。
她鄙夷地朝李娇娘看一眼,走开了。
“这里有菜,你自己看着烧。”双手叉着腰,扬着眉,一脸的瞧不起。
李娇娘挽着袖子,目光飞快打量起了厨房。
不愧是有钱人家。
这家的厨房,比她那家酒馆的正堂还要宽敞。
有三个灶台,一大一小两个炉子。
各种调料堆满了一人高的柜子,新鲜菜蔬一筐一筐地堆在柜子前。
李娇娘走到一个篮子前,挑了三个鸡蛋出来。
两个厨娘眨着眼,纷纷暗想着,这小娘子想做什么?炒鸡蛋?
唉哟,她们家十岁小儿都会炒呢,还拿来秀厨艺?
笑死个人了!
那个胖些的李厨娘,还笑出了声。
李娇娘不说话,拿了个漂亮些的大头碗,用凉开水冲了冲碗,将三个鸡蛋敲在碗里。
接着,她又加了少许盐巴,抓了五根筷子,动作飞快地搅拌起来。
搅了会儿,她往碗里倒入凉开水,并舀了一勺猪油。
接着又搅拌。
随着搅拌动作的加剧,碗里浮了层细小的白沫子。
李娇娘拿着调羹,将沫子轻轻刮掉。
再接着,她往大锅里加入清水,放上蒸笼,将鸡蛋碗放在蒸笼里,又找了个大些的盘子,扣盖在碗上,这才盖上锅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