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凌薇有一种愧疚的感觉。
10岁的自己会因为体谅和懂事而选择挥手和漂亮的发卡们说再见,15岁却因为青春期的浮躁而质疑父母、为难自己。
五年时间,她有了足够的零花钱,可以自由支配,可以去完成小时候的那一点点愿望,发卡也没有当初那么贵,可是凌薇最多只是路过店铺的时候瞥眼一看,而不会有想要得到的迫切感了。
对漂亮发卡隐秘执着的喜欢也就是那么一小段时间,现在看起来根本没什么吸引力。
也许,这就是成长的痛苦与美丽。
豁然开朗。
凌薇忽然明白,所有的事情都会有以应有的方式结束,也会以合适的时机开始,如果不够大快朵颐,那么就不算结局。
不必急躁也不必去过分讨好,只管在特定的场合做特定的事情,该来的都会来,属于自己的永远是自己的,剩下的都交给时间。
我只负责成长,哪怕一路跌跌撞撞,终点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第二十二章
期中考试如约而至,三天时间,匆匆而过,有了月考的经验,同学们都还算习惯了九门功课连环冲击的刺激和压抑。
凌薇除了交卷之后依然故我地责备自己没有把握好时间、遗漏了重要知识点以外,还多了几丝担忧和慌张。
因为月底要开家长会。
全校性质,除特殊情况外,必须人人参加。
谁都不希望自己是“特殊情况”。
凌薇也是。
这次考试成绩出的很慢,试卷基本上都要讲完了,答题卡还没发下来。凌薇的心情伴随着讲题的过程起起伏伏,但总的来说,对那一张排名表还是有些期待。
于是她打算等名次出来,再把家长会的事情告诉爸妈。
“呦,119,进步了哈,我好想看看我语文涨了几分!”
从李默尘手中接过数学卷子以后,凌薇有点儿开心,但是又不想止步于这一点点长进,抬起头对站在身旁准备回到座位上的同桌说,“谢谢你!”
“客气客气,互帮互助而已。”李默尘一边说一边把自己的卷子塞进桌兜里。
“你怎么样,又是140几呀?”凌薇问。
“我这次考的不好,130多。”李默尘说的很轻巧。
“还是很厉害啊!”永远的崇拜者。
“行了,你就别夸我了。”万年不变的谦虚。
数学卷子总是第一个发下来,后面几科成绩也陆陆续续出来了,凌薇在草稿纸上加了一加自己的分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有一些暗喜,但并不想让别人知道。
除了李默尘和陈最。
因为九门科目的分数都彼此了解,所以即使总成绩比同桌低了二十多分,凌薇也无锱铢必较的嫉妒,更无略低一筹的难过。
课间休息,凌薇本来想告诉陈最自己进步了,结果得知对方成绩不太理想就打消了分享的念头,也忍住了退步原因的询问,只说了几句鼓励。
午餐,凌薇想来想去还是先开了口:“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影响学习了?”
“还是你了解我。”陈最叹气,“跟那个马归碌有点关系。”
“他是在追你吗?”凌薇很认真的问。
“可能是的吧。”陈最很认真的答。
“什么叫可能?”凌薇有点儿着急,“是不是他太不靠谱了,朝三暮四的?”
“没有没有,薇薇你想多了。”陈最立马解释,“放心吧,没事儿,不用担心,我有分寸。”
“你自己知道就好,反正有什么你都可以跟我讲的。”凌薇眼睛直直的看着陈最,满是真诚。
“好啦好啦,我知道的,你督促我学习行了吧!”陈最转移话题,“快吃饭。”
午饭后,便出了结果。
不同于月考,这一次班主任陈老师用了一个午自习的时间来分析期中考试的得失情况。
叶荨还是班级第一,文理兼同,年级总排名第三,理科总排名第二。
剩下的班级前十变动却很大,基本上只有三四个人还在荣誉宝座里,而新鲜的血液里有了同桌的一席之地:李默尘,班级第十名。
听到大神名次的时候,凌薇发自心底的为他高兴,在小本子上写到:Congratulations!Big Gog。(祝贺你,大神!)
Big Gog 这个合成词发明于凌薇,是在一节很无聊的英语课上,老师讲解一篇关于上帝造人完形填空的时候,她给李默尘起的绰号。
起初因为Chinglish(中式英语)而被他笑了好久,不过久而久之,李默尘也就习惯了被凌薇这样叫着,因为,也只有她会这样叫他。
也只有他会被她这样叫着。
“where where!(哪里哪里)”李默尘的回复也是很中式特色,写完还补了一句,“多亏了你的帮助,语文救了命,3Q!(谢谢)”
自从坐到第三排以后,俩人上课就不敢随便讲闲话了,那个小本子上从正面看都是作业和重要事项提醒,而翻到背面,就变成了他们俩的小型信息箱。
你一句我一句,从最开始很正经的交流,变成被符号表情甚至涂鸦填满的各种闲谈,偶尔一个人翻来,凌薇的嘴角都是微笑。
半个小时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只有前十和倒数几名的同学会被点出来当着全班的面分析成绩,而更多的像凌薇一样处于这之中的人就只能一边听着一边期待着,又伴随着失落或庆幸一边计算着自己的位次大概在多少名。
意料之内,成绩表又被贴在了教室后排的展示栏上,就在月考成绩单的旁边,据说高一一年的成绩都会贴在这里,只不过在大家心里那还有一段很遥远的距离,毕竟,现在只有两张而已。
下课后,凌薇受同桌之托也去到后排,站在几个同学扎堆在一起的同学后面,看着那张承载了她很多期望的成绩表。
“恭喜你呀,进步很快嘛。”从教室后门进来准备回座位的李炎枫对她说。
“谢谢。”凌薇很不走心的回应。
“喂,我欠你钱了大姐?”李炎枫一副找抽的样子,“该不会还在记仇吧?我上次不是故意的,你看我这次没作弊,只考了79,比你低那么多呢,开心了吧?”
“你是不是有病?”凌薇转过头对他说,“没见过谁退步了还这么高兴。”
“好好,我怕了您嘞。”李炎枫看她站在后面无法看清那一小行一小行的数字,索性拿了一张便利贴,利用身高优势,不到一分钟,就把凌薇的名次写在纸上给了她。
“那个,再看一下我同桌的。”凌薇直接忽略掉了感谢。
“行行行,这小子真是可以,那么在乎成绩不自己来看。”李炎枫啰嗦起来真像一个老婆婆。
“谢谢!这次是真心的。”凌薇结果纸条就回了座位。
李炎枫又看起了《哆啦A梦》。
收到纸条的那一刻,凌薇看着自己的排名进步了一些,很是开心,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大大方方地把家长会的事情告诉爸妈了。
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和陈最道别后,凌薇便立刻掏出了手机。
“妈,老师说我们下个周要开家长会,你和我爸……”
“下周末啊,我和你爸要去上海一趟,谈一个很重要的生意,估计回不来了。你跟老师解释一下,让舅舅去可以吗?”
凌薇话音未落就被妈妈打断,抿了抿嘴唇说,“好。”
“上个周考试怎么样?钱够不够用?最近冷了吧?没衣服穿的话周末和舅妈出去买几件,从上海回来我就回去看你……”
“都好着,放心吧,你和我爸也照顾好自己。”
入学以来,和爸妈的电话从每天一通到两三天一通,再到一周一次,凌薇习惯了迎着朝阳上学、踏着晚霞回家、再伴着夜色入眠的规律生活,也慢慢加深了独立自主、报喜不报忧、能少一事就不给家人制造麻烦的性格。
只是有时候,真的需要一个家人来分享别人无法理解的喜怒哀乐。
凌薇挂了电话,始终没有说出那句“我很想你们”,把记着成绩和排名的纸条捏成一团扔进了路边的垃圾桶里。
16、27、8。
凌薇考进了班级文科前十,数学也进步了15分,可是这份喜悦并没有告诉给她最想要分享的人。
或者说,她努力过,而失败了。
话还没讲完,母亲那头就有工作来电插入,只剩下一句“妈先挂了,晚上打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