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肖像交给阎立本,说道,“这一幅是朕年少时在晋阳所绘。朕已经难以想象当年的人和事。朕一向不擅此道,画技实在粗糙,不忍拿出来示人。便留你创作去吧。”
阎立本接过肖像,也吃了一惊,竟也不知陛下当年还能做出此等画作,素净,简洁,年少的他心中的贤妃竟然是如此这般美好的模样。
阎立本捧了画作回去,细心揣摩。人既有形,一切便容易多了。既然是年轻的侍女,便将这幅画中女子的模样再添上几岁,合着自己头脑中那匆匆一面的印象,也不难画了出来。
他数日便将草图画就,原以为八九不离十,再与陛下年少的画作相比,却发现他竟然把贤妃画得如此单薄,空有肌骨容貌,毫无传神之色。他是当朝数一数二的画家,嫔妃命妇不知画过了多少,竟然不如陛下当年匆匆画就。
难道这便是缺乏真心吗?但贤妃已逝,他又要如何去寻找那种灵感呢。他想了几日无解,便入府请教玄龄。
阎立本一见玄龄便连连诉苦,“房兄,我奉陛下旨意将贤妃作为侍女画入《步辇图》中,陛下又给我一张当年亲手所绘之肖像供我参考。原以为这并不难,但我几番画就,都好像画了个美人木头,我自己都不满意,何况陛下?想我作画,惟妙惟肖,还没有人物肖像能难得倒我。不想如今却着实犯难了。房兄你可知道缘故吗?”
玄龄请阎立本入座,打开卷轴细细看来,他摇了摇头,说道,“贤妃……只怕不能只画其容貌,得将她与陛下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尽数画了进去,才能有些传神的意味。”
“早在秦王府,我曾与贤妃有过数面之缘,她身上的那种清淡、唯美,的确与众不同。陛下既然让她以侍女入画,怕要的就是当年秦王府时的感觉。”
阎立本犯愁道,“这应当如何描绘呢,你说说,这种感觉……可是两情相悦?情意绵长?是曾经沧海?还是……”
“不,都不是,只怕是一种……若即若离,能倚七八分像。对了,贤妃小字盈盈,是陛下初见盈盈之时亲赐的,源自汉乐府中‘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一句,怕是一语成谶。你想想看,这是什么样子?”
阎立本听了,倒是有些参悟。他咀嚼着“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情境,仿佛瞬间参透了人间某种求而不得,失而复得又得而复失的情感,既分离,又相依,既美如秋水,又冷若冰霜。
他也琢磨着那一日与贤妃的相谈,她说“我怀抱琵琶,如同阎公拿着画笔”,这难道画着贤妃不正是在画着自己吗?或者是画着一个相似的灵魂。
于是他又求来贤妃这些年来所作的乐府谱曲,反复体会那不着痕迹的宫怨,还有那一日她挡在陛下身前勇敢的神情……
终有一日,他的灵感涌上心头,提笔绘就,泪水盈眶,终于绘成《步辇图》。
世民打开画卷,看着自己身侧的那位侍女,含情侧目,流光婉转,身姿婀娜,又有无限情深。她细腻,她幽怨,她听着自己的吩咐,她守护着自己,与自己长距半步之遥,却永远陪伴相依。这不就是盈盈在自己身边侍奉时的样子吗?
那最美好的,最纯净的她,给自己最多的她,也是自己最爱的,最不能离开的,最依恋的她……一切的一切,竟然这般浑然天成。
世民大喜,连连称赞,重赏阎立本。他传旨工匠,将《步辇图》用上等丝帛织就,挂在书房的正中。
每每看到此图,他都会凝神许久,仿佛盈盈又回来了,又站在自己的身边,陪伴着自己,用她那深沉的爱。
第194章 番外(2)
贞观十七年,魏征去世。世民悲恸不已。此后,他翻看起居注的时候更多了,玄龄时常卧病,褚遂良等人皆无力劝阻。
玄武门之变的笔调并未更改,“纳齐王孺人入宫,册封贤妃”一句赫然在列。史官的刀笔如实记录了自己是如何为建成、元吉迁葬风水宝地,如何做了法事加了封号,如何厚待他们的女儿,如何过继了儿子,又如何加封为王。也如实记录着后宫之中发生的种种,除了长孙皇后便尽是贤妃,还有自己在贤妃逝世之后是如何悲伤。他感觉到了这并不妥当。盈盈毕竟做过齐王孺人,史书上轻描淡写也就罢了,如此记载,岂不又将自己置于“戏说”与“流言”之中。
他不得不承认,虽然是因他而起,虽然是他亲手相送,虽然盈盈并未与元吉有过真情,虽然盈盈几次为他舍生忘死,但盈盈曾为齐王孺人这一段,一直都是他心里隐隐的介怀。
如今盈盈已去,他的思念也是真,但看到史书如此记载,心里却不安起来。
他甚至想提起笔来,把齐王孺人这一段从盈盈的生命里抹去,从他们相处的一生中抹去。或者,盈盈那曲折的人生就不要到了后来,便停留在她离开秦王府的那一刻结束,完美,悲壮。
世民对着身后的步辇图,伫立凝思着——她如果一生只是自己身边的侍女该多好。
那些日子,他又如前些年一样,惊梦到建成和元吉。这一次,他梦到的不是玄武门的喋血,而是年轻的时候元吉如何与他争抢盈盈。
这个梦仿佛暗合着他白日的心思。他梦到了元吉对盈盈的几度纠葛,在暗牢之中的身心□□,还有对盈盈收放自如的利用,甚至不顾她的安危死活……
他梦到她的恐惧,她的泪,她那些年的等与痛。
他还梦到了自己一生之中有多少次曾经辜负了盈盈……她做奴婢跪在他身边服侍的时候,为了无茵,为了杨藜而受委屈的时候,当她嫁入齐王府的时候,当她为妃的时候……
他被自己梦境中的黑洞所吓坏了,这是他从未想到过的,如今却出现的如此完整。
他梦到元吉掐着他的脖子,令他无法呼吸,元吉怒斥着他,“你辜负了她。你其实一早就辜负了她,真是难为她为你情痴奉献了一生。你自己好好想想,你究竟给过她什么。你给的无非是你高大威严智慧无双的幻觉罢了!
所以我恨你,我也恨她。我本想好好对她,但因为她爱的是你,所以我更加恨你,也更恨她……但我当年却无论如何也舍不得杀掉她,才让你再有机会拥有她,让你得逞。
世民,虽然她一生都在你身边,但只有我曾给她家的温暖。
而你呢,你好好想想。她无非是你的侍女,是你的妻子儿子女儿的奴婢,是你的乐伎,是你后宫中一个普通的女人,连她和你唯一的儿子都被你剥夺了……你怎么能对她如此狠心……我要让你为此付出代价……”
世民大叫,惊悚的醒来,他喘着粗气。今日他没有召幸嫔妃,而是一个人躺在寝殿之中。迟迟不能睡去。
他感受到夜的漫长,伴随更漏之声细数一分一秒。他十分害怕,他脆弱,这追逐他一生的惊梦,究竟何时是个尽头……
天色微微亮起,世民便早早起身,迎着日出来到书房。宫灯尚未熄灭,《步辇图》在清晨的光线里夹杂着一层朦胧的垂露,氤氲缭绕。
世民想到刚才的梦境,他站在《步辇图》前,凝视着,长叹一口气。
他在想一件令自己也觉得有些可怕的事情,萌生出一个令他自己都不得不接受一阵子的想法,却和刚才那个梦一脉相承——他想把盈盈迁葬入元吉墓中。
也许是他无法接受那种辜负一生的结论。实在太过伤害,让他背负沉重的心事,始终无法原谅自己。
也许是他想就此做个了结,让与玄武门之变有关的所有人都离去,好不再成为困扰自己内心的不解心结。
也许,他太爱着《步辇图》中的盈盈了,若能忘掉她的过去,她便永远只是秦王府中的侍女,永远美好,永远只属于自己。
也许,他会难过很久,也许他更加不愿面对,也许还有更多的惊梦。他已近天命之年,不再经得起这些索命还魂了。
果然,他做出一个近乎专断的决定,让盈盈为元吉陪葬。
然后抹去了她在后宫之中的所有记录,从此贞观一朝便再无贤妃。只在他的儿子李明出生的那一日,记载一句“曹王明,母为巢王孺人”。
第195章 番外(3)
迁葬之后,世民便固执地拿掉了盈盈作为贤妃近六年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