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是门技术活+番外(76)

“高昌国重新陷入内乱,再加上冬季雪重严寒、衣食紧缺,牲畜、百姓都多有冻死饿死者,想来短期内,克里木等人并不敢来犯边。”

嘉峪关易守难攻,那些贵人们可惜命得很,只要自家衣食丰足,在如此恶劣的情势下,自然不会以卵击石,损伤自己的实力,让敌人有可趁之机。

至于手无寸铁的高昌百姓为了生存而冒险犯边的小股劫掠,不需要出动兵马,边地的百姓就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因此说是眼下边境晏安,也不为过。

所以张澜留下来,与其说是戍边防御,倒不如说是要远离京城,独自疗伤……

想起独留边关的幼子,英国公看向皇帝的目光不由地复杂起来。

祁钰却以为英国公是心系边关,亦或是感激他在层层重压之下,仍旧以“护送”为名,坚持派出了一千御林军增援西北,因此十分动容地说道:“英国公为国为民、戍边御敌,劳苦而功高,朕代天下百姓,谢过了!”

说着话,便站起身来,隔着御案,向英国公拱手一礼。

英国公等人慌忙伏地叩谢。

“此乃为人臣子的本分,不敢当陛下如此重谢。”

“诸卿快快请起。”祁钰绕过御案,亲自扶起英国公,慨然道,“英国公府世代忠烈,能得如此良将守卫国门,是朕之大幸,亦是江山百姓之大幸!

“明日元宵节观灯,就请英国公与朕同登城楼,共赏这太平盛世之景!”

英国公连忙谢恩道:“臣,叩谢陛下隆恩!”

祁钰又询问了几句西北边关的情况,便放了人。

“英国公与明威将军已有三个年头未曾归家,想来家中甚是挂念,朕就不多留二位了。”祁钰笑道。

英国公与张潮连忙躬身谢恩。

“至于武德将军,还请暂留片刻。”祁钰转向张池。

嘉峪关雪夜一战,与张潮一同率众杀出城门的张池,与搅乱敌人后方的张澜均被擢拔为正五品的武德将军,而张潮则晋升为正四品的明威将军。

张池连忙拱手应命。

英国公和张潮见状,遂躬身退去。

路过张池身边时,英国公盯了他一眼,目露警告。

这小子自打得知黄小姐被册立为皇后之后,就一直愤愤不平的,待会儿可千万别一时脾气上来,在皇帝面前露了马脚。

张池退了一步,抱拳颔首相送,以目示意英国公放心。

气恼归气恼,这等关系身家性命、家族兴亡的大事,他还是拎得清的。

祁钰看到这父子俩的眉眼官司,并没有放在心上。

张池性情率直,不会阿谀奉承,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英国公担心张池言语之间不小心冒犯圣威,提点警戒一下,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这世上还有谁是能够让他无条件信任的话,英国公绝对算得上一个!

等人都退出去了,祁钰问张池:“当初尔等依计行事,设伏克里木,欲要一击吓破其贼心,使其不敢再犯边叩关,为何会失手?”

正因为那次失手,他才会被张首辅和母后等人再三诘责,甚至还因此被母后逼迫立即册立皇后。

幸而母后所选,亦是他心之所向,否则岂不是要为此赔上自己一生的幸福?

张池一五一十地说了,只是关于御林军校尉王忠贪功冒进,导致张澜等人被俘一事,他刻意没有提及。

王忠已经为了他的错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用身体挡住克里木射向张澜的致命一箭,不愧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军中竟然混有高昌国的细作?”祁钰惊讶挑眉,连忙追问道,“那细作都清理干净了吗?”

张池立刻恭声应道:“启禀陛下,事涉伏击失败的细作,都被家父借由雪夜偷袭一事查出并处置了。

“但是陛下您也知道,两军交战,互派细作,这是常态。家父不敢保证西北军中以及边民之间,有没有混入高昌国的细作,故而方才回禀,才没有提及肃清细作一事。”

祁钰点头,沉吟不语。

正如张池所说,这本就是无可避免之事。

更有甚者,有些人或许并没有想做细作,但却在无意之间出卖了主人……

祁钰余光瞥了冯林一眼。

那幅本打算用来做风筝蒙面的《美人图》,放置得那么不起眼,冯永亭又一向谦恭守礼,真的是在无意间看到此画吗?

冯林一心沉浸在西北军中混有高昌国细作这件事情当中,对此浑然未觉。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若是拿捏得当,便连向来都桀骜不驯的英国公,或许都能收入干爹麾下……

……

张池离开皇宫,回到英国公府时,英国公已经问明了黄宜安被册立为皇后一事的前因后果。

等张池回到家中,拜见母亲、兄嫂毕,抱怨黄家行事不端之时,不用英国公夫人开口,英国公就先喝止了他。

“先不说你尚未弄清实情,便轻率地指责人家行事不端,实在是有失君子之风,单说是如今黄小姐已经被册立为皇后,你却毫不顾忌,满口胡言乱语,就不怕给家里招来灾殃吗?”英国公肃眉呵斥道,“依我看,上次赏桂花会上的教训,你还没有吃够!”

张池立刻白了脸色,抿紧嘴巴。

那次的事情他一辈子也难忘,因为他的轻信愚蠢,母亲差一点就被明缃给害死了……

第97章 兑现承诺(五更)

英国公夫人见状,免不了心疼。

十几岁的孩子,刚从战场上舍命厮杀回来,如今好不容易回到家中,自然会不自觉地放松下来,说话也难免没有个分寸。

然而心疼归心疼,该有的训诫,英国公夫人却半句都不会短了的。

“你父亲说得对。”英国公夫人温声道,“你仔细想一想,但凡你行事谨慎些,上次能差点被人算计了去?”

若不是黄宜宁那孩子心地良善,一心救人,恰巧破了明缃和郑玉烟设的局,只怕明家便要如附骨之疽,一辈子都摆脱不了了。

张池自知造次,连忙抱拳认错,道:“孩儿知错了,还请父亲与母亲责罚。”

英国公见状,神色微霁。

勇于知错,还不算是无药可救。

英国公夫人则叹道:“我知你和澜哥儿兄弟情深,替他打抱不平呢。既是如此,你就更应该先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再说。”

说罢,便将事情的始末,包括黄宜安请托她央人将自己的名字从选后名册里划去,而冯永亭收了钱财不办事不说,还借此再三敲诈英国公府,以及黄宜安的应对之策,都一一说了。

张池听罢,一脸惭愧。

若不是他和澜弟带了一千御林军西赴嘉峪关,触犯了张圭与冯永亭的固守大计,冯永亭又怎么会故意借此机会,勒索钱财不说,还将黄小姐推上了皇后之位呢?

说是两宫太后亲点的黄小姐为后,可是天下谁不知道,冯永亭权势煊赫,深得李太后信任,他要想在李太后耳边煽阵风、点把火,本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黄小姐非但不跟他们计较,反而还想法子帮忙遏制冯永亭的威胁勒索,可谓是仁义之至。

英国公夫人说罢,顾不得安慰儿子,连忙蹙眉问英国公道:“您觉得,黄小姐此计如何?”

英国公沉吟片刻,道:“既然黄小姐言之凿凿,想来并非捕风捉影。且细查一查再说吧。”

要威胁反制冯永亭那样大权在握、深得圣眷的大宦,总得拿出一点有信服力的证据来。

英国公夫人会意,点头应下。

……

第二日,是元宵佳节。

一大早的,张溪就来了。

黄宜安正在吃早饭,得知张溪还没有来得及用饭,便请她坐下一起吃了。

桌子上摆着红枣糯米粥、素馅儿大包子,外加几个小菜。

张溪见了,便不由地心生感叹。

安妹妹虽然被钦定为皇后,然而黄家的生活却一如既往地简朴。

这样的好姑娘,这样的好人家,真是便宜皇帝了!

吃罢早饭,黄宜安与张溪便去了西厢。

闲话一巡,黄宜安见张溪似乎有话要说,便支开了阿梅等人。

兰心亦乖觉地出去,同阿梅守在外间伺候。

张溪从袖间抽出一封信,递给黄宜安。

“这是什么?”黄宜安笑着接过,随口问道。

“说是澜弟打听来的有关西北棉花种植以及高昌国长绒棉的情况。”张溪低声叹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