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宿敌奉旨搅基+番外(98)

作者:唐不弃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第61章 长安陌上行

永安十七年,四月初八。

平乐侯爷兼征西骠骑大将军郝春于函谷关中伏,前后皆是敌兵,乌古尔部落出尔反尔,竟然与前后车师国联手反扑,在谷内狭窄处伏兵三万,只为了活捉郝春。乌古尔带兵的人是阿拉汗,他前次被郝春俘虏过,与郝春有不共戴天之仇,亲率乌突骁勇骑兵围堵于东路。

郝春持一杆红缨枪杀到浑身雪白战袍染成了血色,秾丽眉目间遍布煞气。他率着上千骑兵且战且退,好容易挣命似的,挣到了函谷关外。守关的陆几却闭门不出,厚重的石门关着,隔绝了他最后的逃生机会。

“开门!快开门!”

郝春麾下的亲信反复骑马冲撞石门,抬头冲守关的兵士怒骂道:“见死不救,难道你们竟然敢叛国吗?”

上头守关的兵士俯身望下来,也扯直了嗓门吼。“陆大人有令,说平乐侯爷出征前立过军令状,只有赢了才能回来!”

赢?他妈的谁不想赢?!

郝春回身望着铺天盖地的尘沙渐起,阿拉汗率着上万乌突铁骑正在追来,他逃了四天三夜,阿拉汗就足足追了他四天三夜。如今好容易距离大营就隔着两扇石门,门却不肯为他开。

函谷关,怕就是小爷我的绝命地了。

回不去了……

郝春自嘲一笑,环顾四周仓皇的亲信们,约还剩下三百人跟着他。“谁带着鹰?”

一人答了。

“传信回营,就说这战非小爷我贻误战机,而是说好的援兵特么不来!”郝春咬牙,这次他千里奔袭,眼见着就要直捣黄龙时却遭遇埋伏,他率众奔到约好三路军马汇合的界谷碑,那处却一个鸟儿都没。

说好了应援的人,怕都早就随陆几投靠了安阳王秦典,誓要杀他。

郝春抹了把脸,鬓边两缕发从银色鹰翼盔搭下来,湿汗淋淋的,混着尚未干透的血渍。“再有,给……算了,小爷我亲自写。”

回头是数不清的追兵,门上吊楼立着不肯为他开城门的陆几的兵,狼烟在沙漠中直直地燃起。郝春到底不服气,恨恨地写下可能是他今生最后一份奏折,参监军陆几贻误战机、见死不救。

郝春亲眼见鹞子兵领了他这份奏折,拨转马头,绕过函谷关大营直取小道沿着贩马贩骆驼的沙道送信去长安。

他嘴里头叼着笔,忽然想起来他居然还没写过家书,倘若他这趟当真死在关外,偌大一座平乐侯府该如何处置?王老内侍被帝君赐给了他,原本还指望着他养老呢!可惜人在马上,他能写家书的时间极短。函谷关山头敌军的叫喊声铺天盖地,山谷内有回音,听着似乎足有百万人。但一个车师国能有多少人?就算是上下车师国倾巢而出,也不至于有这么大动静。怕还是疑兵之计!

郝春心里头琢磨心思,下笔就歪了一瞬,落笔居然写了“寒君”二字。

寒君是那家伙的字,一开始在伏龙寺外遇见,那家伙就始终拿这字当名来糊弄他。他稀里糊涂地气了四五年,如今回头看,冥冥中莫非一切皆有定数?他在伏龙寺与那家伙相遇时,寺内光头和尚姬央正在念经,念的是《往生咒》。

《往生咒》是念给死人听的。

他如今,也快死了。

郝春自嘲地嗤笑一声,绢纸落下字句居然难得真实。他难得地、心平气和地与那家伙道——

【寒君先生,你我生皆不逢时,小爷我死了,亦无他念。你往后,好好过,平乐侯府夫人的名头留不住你。你往后爱同谁好,就与谁好。】

阿拉汗带的乌突人铁骑已近在眼前,马蹄声踏如惊雷。

“报——!”

“将军,东边儿角能突围,绕过函谷关后有个狭道!”

先前去送折子的鹞子兵突然杀回头,高声冲郝春叫嚷道:“将军,快!跟着末将去东北角!”

郝春嘴里叼着笔,忙一抖缰绳,扬鞭策马,顺着鹞子兵指的路率领残部夺命狂奔。约莫半个时辰后,果然见这座凹盘似的关口有个疑似能通一人的狭道,往常巡营时他经过此处,狭道都被蔓草掩住,今年春大旱,水退了,这才见到一条路来。

郝春顿时精神一振。

人一旦有了活着的奔头,就犯不着写这些个颓丧玩意儿了。他掷下笔,把刚才写给陈景明的那条绢纸团成一条,顺手扔给旁边传信的那鹞子兵。“得,这玩意儿也绑鹰腿上,寄给爷长安城里那位夫人。”

“是,侯爷!”鹞子兵满脸烟灰与血,响亮地应了,郑重地把郝春写给陈景明那封家书揣入怀中,仰起脸,又特地多问了句。“侯爷还有甚口讯要传不?”

郝春拨转马头,人已经蹿出去一箭地儿了,闻声遥遥回头,高喊道:“就一句!爷不同他过了。”

半个时辰后,郝春冲入的狭道突然爆发出一阵惊雷。惊雷声连绵不绝,车师国伏兵喊杀声震天,火光冲天而起。

郝春及他所率领的亲信骑兵们,尽数湮灭于火海。

**

长安。

永安十七年初夏的四月烈风卷袭沙漠,长安城内却暑光正艳,替郝春送折子与家书的鹞子兵从关外而来,奋力策马奔向长安。

可惜陈景明一不在御史台、二不在平乐侯府,他正在去往西域督粮的路上。

去年三月恩师与他说,郝春特地写了折子奏明陛下,说是从今而后都不要再见到他。朝廷要派督粮官?可以,只不能派他陈景明。折子被恩师程怀璟扣下,当面递与他看。陈景明当时当地如五雷轰顶,又觉得恍惚不能信,捏住文书问了又问,这折子……当真是平乐侯亲笔?

恩师只笑了笑,袖着手让他自个儿看。

陈景明看了,一个字一个字、如同不认得那些字那样地,逐个看完了,然后他又扬起脸怔怔地问,倘若他从今后竟当真不再见我,恩师,我该如何?

程怀璟挑动长眉,冲他笑得异常凉薄。寒君,你莫不是忘了,你二人本就有婚契在身,就算是战事耽搁,他不及今年赶回长安与你成亲,难道你就不能赴西域去寻夫吗?

陈景明眼底燃起一丝希望。

程怀璟起身拍了拍他的肩头,笑得意味深长。寒君啊,有些事……你须让一让他。比如这个夫与妻的名头,你既已占尽便宜,便在外场让他个面子,又如何?

感谢恩师点拨!陈景明当时瞬间霍然开朗,躬身心悦诚服地道,学生受教。

自此便是一年余。

平乐侯爷郝春惯来心狠,竟然当真凉薄到片语都无,从不肯寄信与他。他倒是学了恩师程怀璟所教授的那套,逢年过节,必定心平气和地主动去信问候郝春。有时廖淡几行字,有时是长安城的特产,还有次平乐侯府内的腊梅开了,他封了几瓣腊梅寄往边关,好让那厮也能嗅一嗅花香。

那厮惯爱的是桂子香,可桂子香被长安城的小倌儿如玉用过,陈景明吃不准那厮接到一袋桂子蕊时想到的是谁……是他陈景明,还是那个娇滴滴的小倌儿如玉?

陈景明垂下眼皮,自嘲又自失地笑了笑。马车轮子辚辚,外头风景渐渐转为荒漠。

“陈大人,可要歇会儿?”

陈景明撩开马车帘子,朝外看了眼,皱眉问道:“还须多久到达函谷关?”

“快了,约莫再走半个月就到了。主要粮草辎重,行不得快的。”

陈景明眉头拧的更紧了,沉默片刻,突兀地问道:“若是你押送粮草在后、本官先行呢?”

与陈景明搭话那人是从龙虎贲军中调来的小王五郎,永安十年曾在伏龙寺伴郝春冶游过的长安纨绔之一,因此很是晓得些郝春与陈景明俩人间的私事儿。小王五郎呵呵地笑了声,打趣道:“陈大人竟这样急?再多候半月又何妨?”

陈景明一双点漆眸内漾起笑意。“嗯,就这样急。”

顿了顿,又淡声道:“自古相思最急。”

**

五月初一,九龙殿内。

从未红过脸的帝君秦肃与大司空程怀璟在殿内吵的不可开交。程怀璟咬牙冷笑不已,拍案怒道:“你这是怨我不该派他去西域?”

秦肃浓眉紧皱,手底下文书奏章也拍的啪啪响,声调扯得极高。“郝春是朕相中的新帝,可你呢,你偏要说什么历来郝家军只认姓郝的人。如今可好了,他一条性命白白儿地填在那里!朕要选谁?朕难道要选安阳王那头中山狼做新帝?!”

上一篇:晚竹深处有然生下一篇:攻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