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保卫战(129)

作者:百媚千娇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若是站立不稳,哪会摔得这样厉害?莫不是凌睿使了气力?”月华立即提出自己的疑问。

常乐侯坚定地摇头:“我后来问过他在场的几位同窗,也都证实凌睿不过是将他拉扯开,他醉酒脚下不稳,所以摔倒在地上。当时众人还只当他是醉迷糊了,摔倒在地起不来。”

月华叹口气:“如此说来,果真是与凌睿有关了,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个误伤。”

“若是判个误伤,我砸锅卖铁,只要能保住睿儿一条性命,那也就认了。关键是在场的人里有居心叵测的,说睿儿与那沈士亭素有过节,是趁机起了杀心。所以那沈家人才不依不饶,非要将睿儿置于死地。”

常乐侯说着,又是忍不住老泪纵横:“娘娘您是知道的,我膝下只有这一子,他若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我活着也没有什么奔头了。你舅母已经病倒在床上,晕过去许多次。”

廉氏怎样,月华并不放在心上,只是看常乐侯,一时心软。

此案证据确凿,想要翻案那是不可能。若是依仗常家权势,莫说未必能行得通,就算是救下凌睿,泠贵妃与太后往陌孤寒跟前吹吹风,她褚月华也就永无翻身之日了。

也难怪太皇太后竟然舍得舍弃常凌睿,权衡利弊,因小失大的确不划算。

“五舅父又是怎样说的?”

常乐侯抹抹脸上的热泪,深深地叹口气:“此事你五舅为了避嫌,已经全权交与别人审理,不敢过问,只能暗中打点一二,不让凌睿受什么苦楚,”

“那沈家人舅父可见了?没有好生商谈商谈?”

“那是自然,除夕那日听闻出事以后,我便亲身拜会那死者家中府上,就是想赔礼道歉,哪怕磕头赔罪,好生央求,让人家消消气。可惜当即被轰赶出来,话都没有来得及说出口。沈家人定然是不会饶恕睿儿的。”

常乐侯唉声叹气懊恼道:“睿儿原本也是出于好意,否则那沈士亭众目睽睽之下欲行不轨,这般孟浪,传扬到书院里,莫说明年派遣去翰林书院进修的资格被取消,怕是澧水书院也留他不住。睿儿好心劝解,谁想竟然招来这样的祸殃。”

“众目睽睽之下?这沈士亭竟然这样胆大妄为,睿儿如何会与这样的人为伍?”

月华虽然知道此时并非是埋怨的时候,仍旧忍不住心里犯嘀咕。

“哪里?”常乐侯摇摇头:“睿儿与他虽然不算交好,但是此人平素里品行还是不错的,中规中矩,哪里这样孟浪?谁知道突然就鬼迷了心窍,迷迷瞪瞪地对着酒楼里的姑娘胡言乱语,还上下其手。”

“都说酒后乱性失德,果真不差,又是一群血气方刚的少年,没个人管束。”月华也觉得一筹莫展,不知究竟如何是好。

常乐侯懊恼地直捶头,应该是在暗悔将凌睿送去澧水书院一事:“凌睿平素里也不饮酒,这次是庆祝他们两人被选送去翰林书院进修,所以才多少饮了一些淡酒,一人不过八九杯光景,头脑清醒,并未醉酒。”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柳暗花明

“去翰林院进修?我记得凌睿的功课并不算是出类拔萃,如何就被选送去翰林书院了?这书院名头响亮,授课夫子皆是当朝学士。若是能得学士青睐,绝对受益匪浅,相当于一脚迈进了朝堂。听说每年也只给澧水书院两个名额而已,凌睿如何就这样幸运?”

常乐侯讪讪地敷衍一句:“这都是你大舅母的功劳。”

廉氏的功劳?月华立即明白过来:“你们贿赂了书院里的夫子,为凌睿争取到了这个机会?”

常乐侯尴尬地点点头:“你舅母说凌睿此次若是能够进了翰林院进修,那么以后仕途就可以一帆风顺,所以就花费了许多银两打点,争取到了这个名额。”

“书院里达官贵人府上的公子王孙比比皆是,不乏有钱有势,富可敌国的人家。侯府不算是多么殷实,怎样都轮不到凌睿,怕是廉氏借了别的名头吧?”

月华不假思索地问道。

常乐侯愈加汗颜:“你大舅母的确是借了太皇太后和你的名头,以权势相压,才夺了这个机会。那沈士亭又何尝不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假借了泠贵妃和太后的势力?”

月华心中突然一凜:“你说那沈士亭这名额也是不择手段得来的?”

月华突然疾言厉色,骇了常乐侯一跳,原本只是以为她怪责廉氏假借她的名头,听她这样反问,赶紧替廉氏辩解道:“可不就是,那沈士亭功课还不及凌睿呢。你舅母就是看沈家抢占了人家优等生的名额,一时眼馋,否则可能也不会招惹来这样的祸端。”

“你的意思是说,原本这名额已经选定好了学生,是他们二人生生将人家挤了下去?”

常乐侯点点头。

月华将他曾经说过的话重新梳理一遍,疑惑地问道:“当时出事的时候,都有谁在场?可有那被淘汰下去的两个学生?”

“有,其中指证凌睿与沈家公子有过节的那人就是。”

“这便是了。”月华猛然站起身来,略有激动。

常乐侯见月华一直紧追着这个问题不放,疑惑片刻就隐隐缓过味来:“你的意思是说,这件事情另有蹊跷?”

月华眉头紧蹙,犹豫道:“单纯听你讲述,我无法确定其中是否果真有内情,这需要舅父你自己前去求证。

其一,这沈士亭踉跄绊倒,磕在柱子上就会口鼻溢血而亡,此事过于轻巧。

其二,你想,沈士亭与凌睿二人不择手段,挡了别人的仕途,难免就会有人怀恨在心,除之而后快。只要沈士亭一死,凌睿获罪受到牵累,那么他们理所当然不就重新被选为保送进翰林书院的学生了?”

此言一出,常乐侯瞬间犹如醍醐灌顶,一惊而起:”果真是关心则乱,我怎么竟然就没有想到?当时在牢狱之中,我训斥凌睿不好生读书,跑到外面花天酒地,凌睿还曾经跟我辩解过,说是有人执意相邀,他觉得自己夺了他的机会不光彩,心里也委实愧疚,所以才一口应允下来,并且主动支付了酒席银两。“

月华也觉得仿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瞬间看到了希望:“此事有泠贵妃和太后娘娘干涉,我们无法疏通打点,这个疑点,就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今日正是年节,大理寺定然不受理案子,最起码要等过了初五之后。可是那沈士亭的遗体耽搁不得,赶紧求五舅安排仵作查验,应该还有机会。”

“大事不好,那沈士亭的尸体昨日已经被沈家拉回去,今日黄昏入殓,明日怕是就要下葬了!”常乐侯急得捶胸顿足,一时间慌乱得六神无主。

月华一时间也毫无头绪,焦灼如热锅蚂蚁:“那就麻烦了!如今官府不插手,若是一会儿棺木上钉上寿钉,就算是太皇太后亲自求情,怕是都难以验看了”

常乐侯心急如焚,却又一时间无计可施,眼巴巴地望着月华,将她当做自己的主心骨。

月华略一沉吟,将心一横:“舅父可敢冒险一赌?”

此时的常乐侯即将痛失爱子,莫说冒险,就算是让他拿老命去换,怕是都要感恩戴德。

“娘娘可是有什么计策?”

“此时心乱如麻,哪里有什么办法?只是眼看时辰不早,耽误不得,只能行此下策。”

“你说!”

“索性便让舅母带上一个有经验的仵作,大闹沈家,趁着入殓前亲人告别的功夫,看看那遗体究竟是否有什么疑点?再见机而动。只是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猜测,风险较大,若是错了也就不好收场了。”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拼命试试!哪里还顾得怎样收场,左右他们也不肯饶恕睿儿。”

常乐侯斩钉截铁地道,转身就要匆匆离开,被月华叫住了:“此事舅父去不太合适,还是舅母去比较好。胡搅蛮缠的功夫没有人可以比得上她。索性就借了吊噎的名头,务必要想办法混到灵堂里去。”

常乐侯略一沉吟,一口应承下,就匆忙出了清秋宫,弃了车轿,直接打马飞奔回侯府安排事宜。

月华提心吊胆,但是也无可奈何,只能在宫里焦灼地等待消息。

慈安宫。

林嬷嬷急匆匆地进来,向着殿里的宫人们使个眼色,宫人们立即识趣地退了下去。

上一篇:乾隆后宫之令妃传下一篇:灵台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