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他们的家资相比,连九牛一毛都没有。
皇上回了荣寿堂大发雷霆,“这些贪官,朕往日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他们够宽容的。现在敌人都快打到家门口了,他们依旧不肯出钱,只想着自己那点小家。简直可恶!”
荣华夫人拍拍他肩膀,“莫气坏了身子。好好与他们商议。”
她示意贴身宫女将匣子递上来,“这是你以前送给我的。你也知道娘根本不喜欢这些东西。摆在那儿怪可惜的。不如就将它卖了当军费吧?”
这匣子里全是皇上送给荣华夫人的珍宝。
皇上有些迟疑,“娘?这些都是送给您的,怎么能卖呢?”
“这有什么不能卖的。”荣华夫人拿起一颗东珠,“你也知道娘平日就是烧香祈福,根本不爱戴这些东西。你现在需要,那就给你喽。娘听说大荣那边富庶,等你打赢他们,兴许能收到不少战利品,到时候我再挑些好看的。”
皇上看着娘的笑脸,就像有泉水在心间流淌,泡得他浑身发胀。
“谢谢娘。”
皇上拿着匣子回了乾清宫,又开了私库,从里面挑了些可以出售的珠宝摆件,让人抬了送到户部衙所,让对方帮忙卖出去。
他又召了尉迟恭到御书房。
尉迟恭到了御书房,里面只有皇上一人,坐在书案后面批阅奏章,太监和宫女全被黄章请了出去。
皇上先是称赞尉迟恭,“这次大荣来势汹汹,军费紧张,朕恐怕要辛苦老大人了。”
尉迟恭每年抓的贪官无数。这几乎是无本的买卖。
不过尉迟恭查案讲证据,他抓的贪官几乎都是证据确凿,没有冤案。
皇上这话给了暗示,让尉迟恭抓贪官,以钱财为紧要。
尉迟恭哪里听不明白,他几十年清白不可毁于一旦,挣扎万分,“皇上,贪官需要一点一点查,这事急不得……”
皇上笑笑,“那是自然。但是边城百姓等不得。”他扶尉迟恭坐下,“老大人,朕可以答应你,若是证据不足,朕也不会杀他们。将来,若是真的查证有人是冤枉的,朕可以还他们清白。”
尉迟恭心里一个咯噔,这话的意思就是先把人抓起来,先抄家。至于清不清白,慢慢查……
“老大人,朕需要你。”皇上看着他,“谁不想当一位盛世明君,可朕若是连良国都保不住,如何还能当明君?”说到这里他又笑了,“朕可以说,这满朝堂像您这样清廉的官员连一成都不到。您只要抓了,就肯定能找到他们贪污的罪证。朕等着你。”
说着,叫黄章进来,亲自送尉迟恭出去。
皇上叫了暗卫首领进来,让他写一封密信到御史台。
尉迟恭这边出了宫,屁1股还没坐热,就有一封告密信送到。
这封告密信是江洋大盗所写,说他有一晚去工部侍郎家偷盗,看到他们家一地下私库,里面财宝无数。
信中详细描写财宝有多少,长什么样。
尉迟恭曾经查过工部侍郎的账,他账面做得很干净,根本没有问题。
可现在这告密信写得头头是道,不像是假的,尉迟恭有些犹豫,可想到皇上之前的嘱咐,他到底还是决定上报。
他不打算走内阁,如果走内阁,他们要自己提交证据,可他没有证据。只有一封告密信,连署名是谁都不知道,就要告三品大官,太过儿戏。也根本行不通。
他只能另辟蹊径进皇宫告状。
果然很缺钱的皇上看到密信大发雷霆,直接让禁军将工部侍郎家查抄了。
尉迟恭带着御史台官员去工部侍郎家里搜罗证据。
证据确实没有,但钱财却是真的。
主屋下面有一条密道,底下有个密室,里面藏有无数金银珠宝。而且这些金银珠宝的来历,工部侍郎根本说不清。
其实工部侍郎是真的不清楚,他家世代为官,父亲也是工部官员。
先皇在世时,蜀地那边有一座金矿,他父亲是负责金矿的主要官员,这些钱就是贪污所得。
到这代,他不缺钱,所以一直本份做人。
只偶尔会下密道看看这些钱宝,过过发财的瘾。
没想到就是这样,竟也有人知晓。
工部侍郎被抓之后,接着又有几位官员落网。
这些都是家中藏有不明财物。有的是上几代贪污所得,有的是自己贪污。总之没有谁是清白的。
靠着这些财物,户部终于凑了一半银两,萧定安带着集结来的四十五万大军出发。
大军虽然出发,可后续的物资停旧要源源不断送去。
尉迟恭这边不能停。京城这边的官员查得差不多了,他要去外地查贪官,皇上给了他先斩后奏的权力。
皇上命两百名护卫随侍左右。
大荣与良国这场战役打了两年,尉迟恭在去往外地途中,遇刺身亡,随行的护卫也全部被屠杀干净。
再接着,各地藩王纷纷自立为王。
原来早在皇上命尉迟恭下来查贪官,并且靠一封告密信就能扳倒三品大官,底下官员开始战战兢兢,生怕查到自己头上。
京官贪污算是少的,毕竟在御史台眼皮子底下,可是外地官员就不一样了。
虽然每个地方都有监察御史,可每个地方都是一个小朝廷,一个监察御史怎么可能斗得过那么多官员。于是就有不少监察御史为保性命,与他们同流合污。
尉迟恭带人下来查账,而且他又有先斩后奏的权力,那就是大杀器。
于是不少官员开始想对策。
有些官员铤而走险,打算刺杀尉迟恭,可都被尉迟恭身边的护卫干掉了。
可这次不一样。
这次尉迟恭要去蜀地查账。
本地官员早已投靠定王。定王有钱,两者唱了一出满天过海计,在山里养兵,两人联合将尉迟恭及护卫们干掉。
而后定王写了造反檄文,又有几位王爷响应。
全国乱起来了。皇上只能派兵镇压。
这场战役打了足足二十年。
期间因为粮草不够,萧定安及将士们战死杀场,萧宝齐攻入良国皇宫,成为良国皇帝,当今被逼无奈,从京城逃到江南。
命运的轨迹,不知不觉与原本的轨迹相合。
萧宝齐战死,萧宝齐的儿子登上皇位,没几年又战死,萧宝齐的孙子登上皇位。没几年卷土重来的皇上(原先的皇帝)杀了萧宝齐的孙子,再次统一良国。
良国上层阶级再次洗牌,而那个曾经算准“萧姓取而代之”的李天应早在战争来临之前就在贫困交加中死去,但他被后世称为第一术士。
第303章
林晓在屋里转圈圈,天已经黑了,要搁往常,男人早就回来了,可今天接到密报,直到现在也没回来。
林晓心烦意乱,她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以她对男人的了解,他一定会到边城打仗,可刀枪无眼,纵使是大将军,也危险的很。
巧儿端了鸡汤进来,细心嘱咐,“郡主,您刚刚就没怎么吃饭,还是吃点吧。国公应该很快就能回来了。”
林晓接过鸡汤,清亮的汤水看着就有食欲,她也确实有点饿了。只是还没等她凑进嘴边,胃里一阵翻滚,“快点拿走。”
巧儿手忙脚乱接过,见郡主歪在一边想吐,忙将鸡汤放在桌子上,过来给她拍背,“郡主,您怎么了?是不是胃不舒服?我给您请府医过来瞧瞧吧?”
林晓摆手,“不用了。我不想喝汤,你给我弄点干的吧。”
巧儿见她不再吐,点了点头,端着鸡汤出去了。
等巧儿端着饭菜进来,林晓用了一半,下人进来回报,“国公回来了。”
林晓扔下筷子,擦了擦嘴,直接迎了出去。
萧定安穿着劲装,从外面快步进来,见这么晚了还没睡,牵着她的手引她进屋,“怎么这么晚还不睡?”
林晓给他拿衣服,“怎么说?你是不是要去打仗?”
萧定安脱下衣服,有些不知该怎么跟她说,只能握住她的手,“晓晓,萧宝齐野心勃勃,他不攻下良国,他不会死心的。边城守将年事已高,恐怕支撑不了多久。我不能不去。”
林晓木呆呆看着他进了耳房,听着里面的水声,心里一阵乱麻。
她也知道他应该去战场。不说他是皇上最信任的将军,就说他在军士们心目中的地位,有他在,边城将就有了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