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其实想找到新大陆,找土豆、红薯、玉米,这样良国就不会再有人饿死了。
萧定安听到这话,赶紧将人搂住,“瞎说什么呢。你老老实实待在家。不许离开我。”
林晓回头,“要是你对我不好,我还真有可能出海。到时候找个孤岛,自己做女王。”
萧定安将人抱起,直接回了主卧,往床上一扔,“让你乱说话。”
没一会儿,屋里就传来两人打闹的声音。
又过了几日,刘锦凝留书出走,关文淑收到女儿留信,后悔不迭,前来找林晓,“这孩子一定是生了我的气。娘不是不爱她,娘只是想多补偿采桃而已。”
林晓握住她的手,“婶子,锦凝没有吃醋。她一直说自己最对不起的就是采桃。她真的想出海看看。”
她将刘锦凝的心里话与关文淑说了。
关文淑哭个不停,“这孩子怎么这么傻。嫁人不好吗?有个家不好吗?这孩子怎么这么犟呢?”她摇头,“不行,不行,我要去广州找她,我要把她找回来。”
林晓拦住她,“刘婶,您要尊重她的意见。她自来就是个有主意的人。”
关文淑抹掉眼泪,“她从小就很听话。我一直认为她很乖巧,其实她一直都在忍让我们。”
林晓叹了口气,“既然你知道,就不该拦着她。船上很安全,都是萧家下人。他们不敢对她不敬。您放心吧。”
关文淑哭哭啼啼半天,最终也只能退让。
薛家那边也接到留书。薛胜宗可没办法到萧国公府见林晓,只能将自己关上书房,看着自己甄选出来的名单,默默将它撕掉。
云惜得知小姑子的决定也默默叹气,到书房劝丈夫宽心,“她会回来的。”
薛胜宗也不知该说什么,只希望她能平安回来。
另一边,薛旺全夫妻得知刘锦凝离家出走。
薛旺全头一个念头竟然不是担心女儿在外面受罪,被人欺负,而是欣喜若狂,他第一时间叫薛夫人收拾包裹,“我们终于可以回京了。”
担心下人拦着不让走,他叫薛夫人动作小点。
薛夫人有些担心,“胜宗会不会将我们赶回来。”
“不会的。之前他都同意我们待在京城,没道理现在不同意。他只是顾忌那死丫头罢了。”
薛夫人一想也是。
两人偷偷溜出村子,薛旺全哼着曲子,“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我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可算能走了。”
“真是没天理。居然有父母躲避自己的女儿。算那小丫头识相,自己走了。”薛旺全喋喋不休,丝毫没注意到脚下,一脚踏空摔进河里。
薛夫人都快吓傻了,眼睁睁看着他沉入河底,才想起来呼救。
可惜族里正在祠堂举行祭祀,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根本没有壮劳力在家。
听到动静,大家有心无力,只能叫祠堂叫人。
祠堂那边,族长没看到薛旺全和薛夫人,正在生闷气,“这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好在老夫从来没指望过他。”
说着自己举会祭祀,念排名。
祭祀举行到一半,正打算分吃猪肉时,外面有人冲进来,大喊大叫,“二叔掉进河里了。”
大家一听,赶紧去救人。
壮劳力往河里扎,找了半个时辰才找人拖上岸,郎中诊了脉,摇头,“死了,老夫也无能为力。”
好了,祭祀活动直接变成丧事。
这天,李秀琴派了葛婆子过来送分红。
第一批织布机已经卖了,林晓就分到白银三万两。
“夫人欠钱庄的银子已经全部还清了。还多了一万两,正打算给七七小姐打架子床呢。”
林晓也乐了,“咱娘还是很会挣钱的。第一批就挣了六万两,了不起。”
说着,打了个哈欠。
葛婆子笑,“那是。”
正说着话,张瑞和就从外面匆匆忙忙赶来,“夫人?”
林晓定睛看去,张瑞和已经到了近前。
葛婆子原本想避嫌,可张瑞和根本看不到她,直接冲林晓道,“夫人,萧宝齐谋朝篡位,已经成为大荣皇帝,正在集结五十万军队想要攻打我们良国。”
第302章
宣兴二十三年春,大荣五十万军士集结良国边城。
良国这边于十日前得知消息,快马加鞭,累死十几匹宝马,消息终于在五日前送达京城。
皇上得知此事,紧急叫了最任何的臣子到殿内商议。
边城有三十万,想要战胜对方,兵力至少要有15倍,也就是七十五万。
这么多士兵去战场,需要筹措粮草和物资。
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神机营指挥使、三千营指挥使、五大营指使挥、内阁三位辅臣以及御史中丞尉迟恭等人集思广益想办法。
户部尚书这边汇报,“户部这边能拨出来的军费有一百万两。”
军费向来是一笔巨资,一百万两用在别处能干好多事,用在军费上,那就是塞牙缝都不够。
一匹能做战的马少说也要三十两,再加上马具、弓箭、刀、铁甲、装备等,一套少说也要九十两。
就算不要战马,也得要六十两。七十五万士兵,每人六十两,那就是4500万两。
一百万两连个零头都不够,再加上士兵还要吃饭,要发军饷,战死还要发抚恤金等等。在4500万两上面翻三倍估计才勉强够数。
他这边刚说出口,兵部尚书就急了,“一百万两够干什么的。你们户部抠搜的,这次可是关系国家存亡,不能再勒紧钱袋了吧?”
户部尚书也冤得很,他不可能将老底都露出来给他看,便告诉他剩下的钱都有哪些用途。
也的确都是正当用途:有几个县城正在闹干旱,几十万百姓需要救济;河道需要修,要不然下游百姓会遭殃等等。
大家面面相觑,都没了主意。
萧定安主动上前,“皇上,粮草一事先由老大人们商议,现在不如先发布征兵令,双管齐下,如果太晚,臣担心边城会撑不住。”
边城那边只有三十万,肯定抵抗不了五十万大军。
皇上还没开口,内阁首辅就道,“我们正在商议筹措粮草,若是没有粮草,新兵就算到了边城,也只是让他们去送死。”
萧定安定定看着他,虽然对方没有明说,可萧定安听得出来,他话里潜台词是想向大荣求和。
皇上眯了眯眼,他向来是主战派,要不然当初也不会刚登基就自掏私库贴补军费。
现在内阁居然想要和谈,皇上焉能不气。
只是他话说得漂亮,众人也没有反驳。
皇上淡声吩咐,“吏部尚书再推两百个虚衔。”
历朝历代都有卖虚衔的事发生。这些虚官虽然不可以担任官职,也不管任何事。但它能让人从庶民升至官宦阶级。而且还可以免除一定的徭役和田税。
一个虚衔大概是五千两,两百个就是一百万两。
虚衔卖得越多,官府收的税就越少。平时皇上都是控制虚衔数目,为了打仗,也只能加推两百个。
吏部尚书应诺。
皇上又吩咐户部尚书,“给朕修的皇陵暂时停工,款项全部拨到军费上。”
皇陵开销每年都在一百万两。之前天寒地冻,所以这笔款还未动。
皇上又从私库拨了五百万两。
“剩下的军费,你们想想办法。朕不想听你们说难处。朕是一国之君,如何能与豺狼商议。先皇在世时,每年都都给岁贡,一年比一年高。将他们养得白白胖胖,缺钱花了,就到良国来打劫。这是养强盗,朕就算与良国共存亡,也绝不会被人当肥羊宰。”
众人看了内阁首辅一眼,此时他的脸色苍白的很,显见也知道皇上这是在警告他。
内阁首辅稳了稳心神,主动道,“皇上圣明,老臣建议在大朝会上号召官员们捐款,也为国家出一份力。”他主动道,“老臣这边愿意出一万两银子。”
户部尚书哼笑,这变得倒快,为了讨好皇上,居然这么舍得。
他这边开了口,其他臣子也都跟着表态,捐一千两、两千两、五千两等等。
皇上见他们肯掏钱,满脸欣慰,“就如你们所愿。”
说完这事,皇上就封萧定安为大将军,命他征兵。命户部尚书筹措粮草,命兵部尚书打制兵器等等。
翌日大朝会,皇上在朝堂上号召官员捐款,几乎每个官员都掏了。最低的十两,最高的一千两,再多的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