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易揉揉少年的头发,说:“夫郎说得对!”
温言羞得低下头,唐易抱了抱他说:“去准备下吧,一会儿大哥大嫂来吃饭。”
温言呀了一声,推开唐易跳下炕,赶紧洗菜去了。
唐易把银子放好,悄悄在温言耳边说了个数字,温言吃惊地差点把洗菜盆子掀了。
唐易笑到:“听着很多,读上一年书就都没了,读书真的是很烧钱呀!”
温言抿抿嘴:“那我明日起做些女红拿去卖吧。”
唐易笑着摇头:“不用,你相公会想办法的。”
温言便不再说话,只是心里认真盘算着要怎么省钱,怎么挣钱,他的相公要做读书人了,他也要做一个配得上他的夫郎才行啊!
唐实和周蓉很快就过来了,一大家子人在一起欢欢乐乐地吃饭,温言和周蓉用腊肉焖了米饭,又做了一道烧鸡,几盘青菜,香的不得了,一家人都吃得心满意足。
饭间唐易说起掌柜的事情,唐实和温言意见一致,只觉得人家是好人,还特地叮嘱唐易要好好学,万不可偷懒,白花了银钱。唐易都一一应下。
第二天一早,唐易便带着东西去了镇上,村口早有好事的人在等着,想看看唐家老二是不是真的要去上学了,还是说只是在吹牛呢。
唐易见基本上都是村里的熟人,有那么一两个生面孔唐易也没在意。打了个招呼就走了,村里人这才知道这家伙是真的找到了师父,纷纷议论,说什么的都有。
第16章 教你读书
唐易带着大包小包去了博广书肆,按照惯常的流程,交了束脩,进了拜师茶,掌柜的又叫他见了师娘,同样进了茶,这就算是成了,从此唐易就成了博广书肆掌柜的傅敬之的唯一学生。
傅掌柜的拿出一套全新的三百千,说:“寻常孩童启蒙都是从三百千开始的,你虽然年龄大些,但也还是要从最基本的开始。”
唐易接过书,这书封面很新,像是刚剪裁过的,白色烫金纸的封皮,不是书店中的那两套之一,一想便知是老师特地为他准备的,用心不可谓不深,于是恭敬接过,珍重地抱在胸口,承诺到:“恩师放心,学生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恩师厚望。”
傅掌柜的满意颔首,说:“你起步晚,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依我看,你的画还是暂时停一停,重点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吧。”
唐易同意,说:“只是我还需维持生活所需,您看我每月拿出一天时间画画如何?”
傅掌柜问:“你一天能做几张画?”
唐易想了想说:“从早到晚不停歇能做五六张吧。”
傅掌柜捻着胡子说:“一个月几十两银子,也够维持你的家用和学习了,虽然不是长久之计,但暂时就这样吧。”
唐易:“好。”
“时间如金,我们今日就开始学习吧,我先教你......”
当天唐易就开始了学习生涯的第一课,从识字写字开始,傅掌柜教的耐心而认真,唐易也学的认真,虽然三百千是他从小的国学启蒙书,但是由于时代不同,这边的文字是繁体字,也是需要认真学的。
而在学习时他头脑格外清明,所见到的文字源源不断地涌入脑海,深深镌刻,并且越学越神清气爽,没有半分疲惫感,这就是过目不忘的奖励了。
很快,傅掌柜也发现了这一点,这小子只读一遍便会背,只学一遍便会写,老头儿目瞪口呆,激动到无以复加。
他竟然收了个天才?!
这一日师生二人都十分尽兴,直到太阳快西沉,傅掌柜才意犹未尽地停止教学。
“没想到你竟是个好苗子,过目不忘,老夫还是头一次见,真真是令人惊叹”,傅掌柜的说。
“不过好脑子不如烂笔头,你还是要认真勤恳方能学得扎实。”
先生的教诲语重心长,用心良苦,唐易认真记下了。
亲师生明算账,唐易的笔墨纸砚还是从博广书肆买,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两人把双层关系分得清清楚楚,如此大家心里都舒服。
为了节约,唐易还是选择了那些泛了水渍的废纸习字,傅掌柜对这一点表示赞赏。
回到家温言正准备做饭,看见唐易就跑出门来问这问那,活脱第一天见孩子放学的家长。
“先生教了你什么?”
“你可曾认真学?”
“识得几个字了?”
“会写了吗?”
少年的问题让唐易忍俊不禁,他把人拉进怀里揉了揉,说:“你相公学的可好,先生只教了一遍,我就会背了。”
温言惊叫道:“当真?”
唐易:“当真。”
温言:“好厉害,那你都学什么了?”
唐易笑着说:“我背给你听。”
温言连忙点头,十分期待地仰望着唐易。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唐易朗声背千字文,温言听得如痴如醉,虽然听不懂,但是书籍带来的魅力依然势不可挡。
唐易就在院子里背着书,声音清朗,有许多村民也听见了,纷纷跑出来看,先是宋家人羡慕地趴在篱笆边上听着,路过的村民也纷纷停下脚步,震惊又眼红。
唐家老二唐易,真的开始读书了啊!
读书在村人眼中意味着两件事,一是前途无量,二是家底颇丰,前者是读书的后果,后者是读书的条件。
很多村人这番才真正意识到,唐易家是彻底翻身,改头换面了!
千字文背完之后,除唐易外的其他人还久久沉浸在小破房里书声琅琅这件事带来的震撼中,温言听完直接变星星眼,小声赞叹道:“真好听啊,原来书是这样的啊,难怪人人都说读书好,原来竟是这般的好!”
唐易心里一颤,突然意识到什么,扶住温言的肩膀把他拉进屋,柔声问:“阿言,你也想读书吗?”
温言愣了一下,连连摇头:“我是个哥儿读什么书啊,再说也没有教哥儿的先生,还要花......”
“我教你。”
“......钱”
温言大眼睛闪烁着不确定的光,似乎不敢相信:“你说什么?”
唐易认真地重复道:“你若想学,相公教你。”
温言的心怦怦直跳,读书啊,这可是读书啊,是他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
那是高不可攀的圣殿,那是不敢幻想的神圣之事。
在人生的前十六年,温言压根没想过自己能去读书,那是多么奢侈的事情啊,只有最尊贵的人家的哥儿才能读书,他算什么呢,一个乡下小哥儿,日子苦,命更苦,能挣扎求生已是极限,每日奢望的是一顿饱饭,哪有心思去幻想读书这样高贵的事情。
可是现在,他的相公认真地问他想不想。
温言张了张嘴,嘴唇颤抖,无声地挤出一个字:“想。”
是的,他甚至哽咽地没有发出声音。
唐易见少年这幅热切又小心的模样,十分心疼,在少年额头上轻轻亲了亲,说:“那我们就从这一篇千字文开始好不好?”
温言闭上眼睛,身体颤抖着,“读书”二字让他的未来突然被打破一个口子,外面一下子涌进大量的新鲜空气,带给他的是前所未有的开阔心境。
“好。”
于是当晚,温言一边做饭,一边听唐易背书,唐易十分有耐心,背一句便让温言跟着学一句,温言不比唐易能过目不忘,但是小少年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认真又努力,直到睡觉之时,也躺在被窝里默背不止,直到昏昏睡去,这份求学若渴的精神让唐易十分动容。
第二天唐易起床之时,温言又在做饭了,唐易想起少年昨晚不知默背到什么时候才睡,今早又早起,真是心疼不已,刚要开口就见温言扭头看他,张嘴就问:“龙师火帝后面一句是什么,我给忘了。”
唐易轻轻叹气,走过去摸着少年的头发说:“是鸟官人皇,阿言,你不必如此,万事都要有个度,过度了,只会适得其反,学习这事儿更是急不得,来日方长,慢慢来。”
温言微微低头,说:“我知道了,我只是觉得读书真的太快乐了,才......”
唐易笑道:“无碍,你喜欢读就好,今日回来我教你写吧。”
“啊?”温言说:“纸笔很贵,我不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