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开百货+番外(171)

作者:雁过寒潭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车子里的气温和外头的冰天雪地形成了明显的对比,热的车窗玻璃都升起了一层薄雾。

正在暗骂这中年大叔体力真不错的罗夏至,瘫软地躺在后座上闭目养神的时候,就听到顾翰林在他耳边低声说道。

他抬起绵软无力的手,只感到一阵冰凉的温度。

借着车窗外,几不可见的,那盏车库外头的灯光,罗夏至惊喜地看着左手无名指上,这只银白色的,镶了小碎钻的戒指。

“我只是个穷教书的,买不起‘鸽子蛋’。”

顾翰林搂住他的肩膀,亲了亲他凌乱的,布满了汗珠的发顶,“你就委屈委屈吧。”

罗夏至摇了摇头,然后伸手往胡乱堆着的衣服里面一阵乱摸,果然摸到了一个丝绒盒子。

他打开盒子,将里头另外一只戒指拿了出来,戴在了顾翰林的手指上,然后放到唇边,轻轻地落下一个吻。

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是这样相互依偎着,十指紧扣了很久很久。

这国家风云变幻,这上海滩的风起云涌,这时代的剧烈转换又如何?此刻,坐在这里的,只是两个相爱的人。

直到罗夏至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两人这才穿好衣服,一路小跑着往楼上去了。

“洞房花烛”嘛,夜还长的很呢!

————————————————

“椿樱子结婚了!”

翌日,罗夏至揉着酸疼的腰肢刚走进办公室,就看到他的舒大秘拿着一份报纸,朝着他一脸兴奋地跑了过来。

“三爷,绝了!椿樱子居然结婚了!”

她扬了扬手上的日文报纸,这是上海日本商会的内刊,不过花钱也能买到。

“我二嫂改嫁你那么高兴呀?那看来我二嫂是不能葬进我罗家在绍兴的祖坟了……”

罗夏至千算万算,也没想到椿樱子滞留东京那么久都不回上海的原因,居然是因为她在日本筹备婚礼啊。

哎,算起来二哥死了也不少时间了,这个日本女人现在才改嫁,算起来已经很对得起罗沐泽这个“死鬼”了。

“她嫁给谁了?难道是乃木宏?”

说完,罗夏至也被自己的脑洞给惊呆了。

“三爷,瞎说什么呢,乃木家可是日本‘华族’,用我们中国的标准,那可是‘皇亲国戚’。那至少……也是个亲王家的后代吧。怎么可能娶平民家的女儿,而且还是商人出身的女人呢。”

舒文飞大摇其头,然后一脸八卦表情地说道,“我找我会日文的朋友看过这报道啦,这椿樱子这次嫁的,可是英国驻日大使,劳伦斯伯爵哦!”

蛤?椿樱子居然嫁给了英国人。

“第一任丈夫是中国人,第二任丈夫是英国人。”

罗夏至坐了下来,对着舒文飞比了一个大拇指,“椿樱子牛逼!”

作者有话要说:算起来,这一章有六个人结婚呐!!感谢在2020-11-28 23:34:14~2020-11-29 23:27: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八碗 7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1章 都是亲戚

五月, 罗夏至从南京返沪。

海王化工厂在南方的分公司,最终还是选择了南京江北的卸甲甸地区。据说这个地方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卸甲之处,项羽就是在这里逃入乌江。

南京水运便利, 陆运也有铁路之便捷。此次筹备工厂, 所有新机器都是从国外进口,轮船进入长江后, 在卸甲甸就地拆卸。

为了擘造工厂,樊东篱和罗夏至甚至斥巨资在江边专门建造了卸甲甸码头, 引入了万吨起重机设备, 将这一片滩涂打造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工业码头。

去年春耕, 经由罗夏至大力推广的“海王化肥”,快速在上海周边的江南农村铺散开来, 并且收到了惊人的效果, 粮食丰产带来的就是物价的稳定和商业的繁荣。

至少在去年冬天, 来上海讨饭的小乞丐可是比往年都要少。

为了给今年的春耕做准备, 从去年年底开始, 位于上海浦东郊县的那家化肥经销所,就已经处在满负荷的运转状态。

从天津港运来的化肥, 基本上是一下码头就被农民们抢购一空。只靠一个工厂,想要供应全国范围的化肥, 果然太过勉强,南方的这个分厂建设完工后, 才能有效缓解生产压力。

就连南京新成立的“农业部”也对他们的化肥工厂大加赞赏, 特意从南京批了一部分款子作为嘉奖。

当然, 这款子被层层盘剥下来之后,剩下的经费估计还比不上罗夏至每个月让人“送戏下乡”演戏的活动费呢。

不过要的就是这份“嘉奖”的“殊荣”。

中国人做生意么,没有点官方认可还真犯难。

罗夏至不但“送戏下乡”, 更是在把戏班子下到农村的时候,顺便把“时迈百货农村营销部”给一块捎带了下去。

这些农村地方,从地理管辖范围来说是“上海市”,但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去过上海城里,更不要说去大马路上的时迈百货了。

于是罗夏至就一边趁着农村赶集的时候,搭戏台,唱大戏,一边把仓库里那些囤积多年卖不出的东西打包到乡下搞“特卖会”去了。

这上海人买东西实在太挑剔,过了季的款式不穿,过了节气的东西不吃。任凭这时迈百货的生意再好,也有不少滞销货压仓库。

正好,这三五年前的款式,对于农村来说还是“新款”呢,送去农村发光发热吧。

“哎呦,这个‘上海女人’穿的裙子真是短啊,膝盖都遮不住的。”

“‘上海女人’的口红也太红了吧,涂了像是吃了死孩子……”

“特卖会”的大棚里,郊区的女人们听完戏,就手拉手前来购物了。

半天之后,她们嘻嘻哈哈地挎着特卖会赠送的,或是带着“海王化肥”几个大字,或是印着“时迈百货”logo的布袋子,手里拿着买东西附送的香烟牌子和美人挂历,高高兴兴地满载而归。

“阿水娘,明天阿水爹从山东回来,你穿上这个挂历上大美女穿的衣服,涂上口红,给阿水爹看看。保证你们明年,再生一个大胖小子!”

“哦呦,你怎么那么不要脸!”

“不知道下礼拜,时迈百货的棚子还会不会来呀,我还想再听她们的戏呢!《白娘子雨靴踏平金山寺》,今天只演了两折,后面还有两折呢。”

“下礼拜她们是去隔壁的纪王村唱。我有个小姐妹,嫁到那边去了。我们前一天出发,住到她家去,第二天一早去听戏,一点都不耽误。”

“好的,好的呀。我还要去看看有什么要买的。听说他们每个礼拜‘特卖会’的东西都不一样,我看看有什么新货。”

“听说过几天镇上还要放新电影呢,也是罗家出的《猛秋香三打唐伯虎》,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看呀!”

“好的,好的呀!”

————————————————

五月末,椿樱子终于回到中国。

不过回来的时候,她已经不只是“樱花百货”或是“大椿商社”的“椿樱子”了,更是英国驻华使馆上海领区总领事夫人暨劳伦斯伯爵夫人。

这位从日本东京新调任而来的总领事,春风得意马蹄疾。在南京使馆接了派遣令后,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东瀛作家笔下的“魔都”,繁华远胜于如今处在经济萧条中的东京,被称为“远东第一大都会”——上海了。

接到领事馆发来的舞会邀请函,罗夏至啧啧称奇,“椿樱子可以啊,这才回去几个月,都成伯爵夫人了。现在更是属于外交官的家属,享有外交豁免权……”

“人家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椿樱子何止让人刮目。简直是跨越阶级的转变。”

难得,总是一身长衫的顾翰林今天也穿了隆重的西式礼服——虽然是问罗云泽借的。他一边对镜整理着领结,一边从落地镜里看着满脸兴奋的罗夏至。

他是作为上海教育局的局长被邀请的。

“你都不会,我来帮你吧。”

罗夏至看他磨磨蹭蹭半天也打不出个漂亮领结,实在看不下去了,贴着他的后背,为他调解领结的围度。

又打开转身抽屉,低头挑选手表和袖扣。

大哥的衣服都太老派了,他的配饰都是最新潮的,可要好好挑挑,到底带什么去才相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