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太太(44)

作者:迟语公台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那怎么可能?琼林宴上多有高官在场,真弄成了瓦市子里地痞斗气的样子,那得多丢人啊!”

“他现在就不丢人了吗?说不定已经破罐破摔了。不过咱们得盯着点,他自己乱来也就罢了,万不能连累了状元郎。若真提出什么不恰当的比斗,咱们大伙一起出声,把他给堵回去!”

这些话,自然一字不落地传到了孙山耳朵里。

“陈姑娘,你说这些个人,会玩案戏玩到上瘾吗?”

“他们那么喜欢秀优越感,又年轻气盛,我觉得肯定能上钩!”

“好,那你跟陈保说说,卖的贵点!”

“你放心,坑不死他们!”

这一对假夫妻不约而同地露出了邪恶的笑容,甚至还生出了几分夫妻相。

琼林苑在城西顺天门外,与金明池正相对。此苑自圣祖时就开始修建,然而时至今日都不能算是落成,苑中亭台楼阁,清池假山,自南方上贡的花木盆景,每年都在新增扩建。

每逢科举,殿试唱名后的几日,新科进士们会穿上官袍,戴上金花,跨马游街,从东华门一路行到琼林苑,接受天子的赐宴,是为琼林宴。

琼林宴当日,整个汴梁城的百姓都走出了家门,涌到街上来看一看这些下凡的文曲星。

自然,行在队伍最前面的乃是独中三元的宋庠,他所经之处,必能得到最大的欢呼声。

而按照名次排位,孙山自然处于队伍的末尾。他骑马经过时,人群中的狂热基本已经消散,倒是总能听到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教育孩子。

“你可得好好读书,将来也像状元公那样骑大马,做大官!可别像你表哥那般贪玩,经书也不背,文章也不写,回头到了考场上,肯定要名落孙山的!”

“娘,什么叫名落孙山啊?”

“孙山就是最后一名的意思,你比孙山考得还差,不就落榜了吗?哎,你看,那个在最后一匹马上耷拉着脑袋的,就是孙山!你瞧瞧他那个样子,能跟状元公比吗?所以我儿千万要用心念书,学那独中三元的状元公,莫学那个最后一名的孙山!”

嘿!

中进士跨马游街的时候都能被人指着骂,孙山是万万没想到的。

而新科进士的队伍行进得很慢,为了让那些百姓看个痛快嘛。以致于孙山在马背上煎熬了一个多时辰,才终于抵达了琼林苑。

进到苑中,总算没有围观的百姓了。可孙山还是逃不开挨骂的份。

“听说了吗?咱们这科的末进士孙山,前几日曾放出豪言,要在这琼林宴上挑战状元郎呢!”

“竟有此事?还真是夜郎自大啊!”

“嘿嘿,不自量力的狂妄之徒。一会咱们就亲眼看着他一败涂地吧。说不定今日之后,这夜郎自大的成语,就能改为山郎自大了!”

“哈哈,先有名落孙山,又来个山郎自大。一人连出二典,也真是绝妙了!”

这样的议论,在三五成群的进士中随处可闻。

孙山已经懒得生气了,他摸了摸藏在袍袖里的小包袱,只盼着宴会上的繁文缛节能快些结束,让他能和宋庠在桌案上好好厮杀一场。

然而不管孙山怎样心急,琼林宴上的礼节却半点也马虎不得。尤其这还是新帝赵祯登基后的首次科举,飞龙金榜,更是要隆重操办。

二百位进士在宋庠的带领下向天子行礼,按顺序入席,举起第一杯御酒,共谢天恩。

除了官家赵祯之外,知贡举的刘筠,还有一众身兼学士,馆阁的高官也按照规矩陪席。

在刘筠的主持下,三巡酒过,天子与新科进士唱和了御制诗,整套礼节才算走完。

这之后,琼林宴才算是正式开始,与宴的新科进士不必再端端正正坐在自己的席位上,而是可以四处走动敬酒,甚至在苑中赏游。

琼林苑中有靶场,有球场,无论是投壶射箭,捶丸蹴鞠,都可随意游玩,哪怕私下设赌也是可以的,文人雅趣嘛。

而孙山等的就是这一刻,他随意对付了几口酒菜,掏出袍袖里的小包袱,就要起身去寻宋庠。

就在此时,先有一人拦在了他的身前。

“怀仁,愚兄听闻你要与宋庠赌斗,可有此事啊?”

拦住孙山的正是曾公亮。

“确有此事!”孙山自信地一笑,然后问道,“明仲兄该不是来劝小弟收手的吧?”

“哈哈!怀仁你若无把握,怎会贸然挑战呢?我是觉得此事有趣,特来一睹为快!”

“只是旁观就满意了吗?明仲兄若是有心,这场挑战也算上你一份,如何?”

“自无不可!不过怀仁准备赌斗些什么?我可一点准备都没有啊。”

此时曾公亮也盯上了孙山手中的包袱,饶有兴致。

而孙山却卖了个关子,直接把起曾公亮的手臂。

“走吧,我们找到大小宋,谜底自会揭晓!”

宋庠真的很好找,人最多的地方,被围在中央的肯定是他。此时宋庠就在琼林苑主殿旁的亭廊上,招呼着一众进士来填写《同年小录》。

一榜同年,日后肯定是要互相扶持照应的。这二百人的籍贯家世,生辰年月,全都要核实清楚,然后编录成册,印发人手一册。

此事其实并不急于一时,而宋庠却偏要在琼林宴上开始张罗,按孙山猜想,当是借个由头把人聚集在身边,就等着自己前来挑战呢吧?

无论是见证还是防患,自然是人越多越好了。

宋庠大概想不到,孙山也盼着人多呢。

“公序兄,我来了。”

孙山一句话,所有人都抬起头,齐刷刷地看了过来。

那些目光中有不屑,有嘲笑,也有戒备。宋祁也在一旁看着,却是面无表情,双目无神。

而宋庠只看了孙山一眼,却把目光停留在了另一人身上。

“怀仁,还有……哦,明仲也来啦。”

曾公亮是进士第四,而宋庠的排名,若无太后钦点,应该是第三。两人仿佛之间,学识上的差距并不大。

宋庠以为孙山拉来曾公亮凭为倚仗,自然会有几分忌惮。

此时榜眼叶清臣站了出来,对孙山说道:

“怀仁,这琼林宴上自有礼仪规矩,你与公序赌斗并无不可,只是还要有个分寸。若是比什么蛮力,酒量,那可就有失身份啦。”

“哦?那道卿看来,手谈对弈,会不会有失身份?”

不等叶清臣说话,宋庠先抢着答应了。

“棋盘之上蕴含天人大道,乃是智者之戏,怀仁以此挑战,我岂有不应之理?”

下棋?宋庠可没怕过谁。即便是对上曾公亮他也有信心取胜。

而孙山微微一笑,打开了手中的包袱,露出了一个精美的小匣子。

“如此甚好!不过孙山准备的并不是围棋,而是另一种对弈的游戏。正如公序兄所言,天人大道,智者之戏,尽数施展于桌案之上——吾称之为‘案戏’!”

西事图

“案戏是什么?以前可从未听说过。”

“听那名字,看这匣子,该是和叶子戏差不多的东西吧。”

“对弈的确是智者之戏,可是玩叶子戏?街角的孩童都玩得,又哪来的什么天人大道?末进士这是故弄玄虚唬人呢吧!”

围观的众进士议论纷纷,孙山只当耳旁风。

亭廊不远处矗立着一棵古树,下面有一张大石案,是个品茗对弈的好地方。孙山把宋庠带到了石案旁,还特意叫上了宋祁。

孙山在石案上打开了小匣子,把里面的东西一一取出。一旁的进士都伸长了脖子来看:

先是大小相等的四方木片,上面依稀刻画着图案,总数竟有小一百片。然后是数十个小巧的人形泥塑,只有大体身形,并无五官衣着。这些泥塑分为四色,红,黄,蓝,黑。有眼尖的分别数了一下,每种颜色的泥塑各八个,数量相等,想来这案戏是供四个人参与的?

可看着这些物件,跟叶子戏也不像啊?

此时这大石案已被不少进士围在中间,议论声不绝于耳,一时间竟和南城的菜市差不多热闹。

而石案四边的石凳上,宋庠,宋祁,曾公亮已经分别落座。剩下一个座位必然是孙山的,只不过他现在昂首挺胸,傲立于人群之中,向所有人讲解这案戏到底是何物。

“相传尧造围棋,用来教授阴阳之道,兴衰之理。后有贤者又造象戏,以棋子排兵布阵,重现楚汉争霸。而上至文人雅士,下至寻常百姓,均可乐在其中的叶子戏,则相传是淮阴侯韩信所创。在我眼中,这些都可以称为案戏。而孙山不才,斗胆效仿先贤,也制作了一套案戏出来。其名为‘西事图’!”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